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向所有姓聞的請教壹個問題

向所有姓聞的請教壹個問題

聞(Wén 聞)姓源流純正,源出有壹: 出自復姓聞人氏,是春秋時期少正卯的後代。少正卯是春秋末葉魯國人。他博學多識,很有名氣。他的有些主張與孔子不合,曾聚眾講學,同孔子唱對臺戲,使得孔子的不少弟子都跑到少正卯處聽講。後來孔子利用職權殺了少正卯。因少正卯是當時聲譽很大遠近聞名的人,被譽為“聞人”,所以他的後代支庶子孫有的便改為聞人氏。後有壹部分聞人復姓改為單姓聞,稱為聞姓。

望族居吳興郡(今浙江省吳興縣壹帶)。另有壹支是單字聞姓,文天祥(護國公)軍敗後,其二十四子帶其後人從江西吉安遷居至湖北省浠水(麻城)市,並改文為聞,與南方聞人氏不同的是此支後人比較高大。“聞”氏由“文”改來的說法最早出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第壹次修撰的《聞氏宗譜》:“吾姓本姓文氏,世居江西吉安之廬陵。宋景炎二年(1277年),信國公軍潰於空坑,始祖良輔公被執,在潛逃於蘄之蘭清邑,改‘文’為‘聞’,因家焉。”這裏所說的信國公就是文天祥,而蘄則是今天的湖北省浠水縣。

小雲南是由雲南北歸的兵戶聚集居住區域,這些北歸的人通常戲稱這樣的地方是"小雲南",在山東,其具體地點即指今青島市和即墨市的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而在山東的濰坊等地也有由雲南北歸而聚居的區域,也叫"小雲南"。也就說很多這樣的聚居地都叫"小雲南"。

在今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以及內蒙、天津、北京等省市,不少自清代至民國遷自山東的居民都稱祖籍"小雲南"或"山東小雲南"。而在山東省即墨市和青島市以外地區的不少居民亦有稱原籍山東小雲南者。數百年來,小雲南之名流傳甚廣,小雲南人後裔已遍布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甚至飄流海外。然而小雲南之名,正史不見經傳,而口碑流傳卻廣為人知,民間家譜亦有明文記載。今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諸省居民許多家譜中都記有祖籍"小雲南×××"或自"小雲南"遷來。經查這些民間家譜最早修於明代中期以至近代的民國年間。那麽"小雲南"在哪裏?近年來不少地方誌、地名誌中均提及小雲南,眾說紛紜,僅就其中三種說法表述如下:

小雲南在山西說

據民國《牟平縣誌》記載,"本縣戶籍,多稱系明初遷民時,自雲南遷來者。且有占山戶、買山戶、漏戶之別。父老蓋常言之,而莫明其原委……是明初遷民雖多,並無遷自雲南省者。或謂雲南為豫南、汝南之訛,或謂小雲南在安徽境,或謂小雲南為山西地,亦均為無稽。"《萊陽縣誌》對此亦甚懷疑,而意為即洪武四年山後徙民事,謂:"陰山之南,恒山之北,自昔即以雲稱。戰國趙曰雲中,秦漢置雲中郡,北周置雲中縣,隋置雲內縣,唐置雲中郡兼置雲州,宋置雲中府路,遼置雲縣,金元皆置雲州,其地俱在今晉察綏三省之交。則雲中、雲州之南,或雲崗(在大同西,為名勝地)、雲陽(谷名,在左雲縣)、雲泉(山名,在張家口西)之南,其土人必有以雲南稱者。登萊叠遭金元之亂,居民死亡殆盡,多是移民來此。其先至者領地開墾,為占山戶。後至者購熟地耕種,為買山戶。其土著遺民幸免兵匪驅掠者,為漏戶。而遷者不忘舊居,故傳稱雲南。又以非雲南省,故別之為小雲南。亦猶東府人僑居關外,概呼登、萊為海南耳。"說雖無據而近理。但本縣間有能舉其自雲南某縣某地來者,未必盡系傳聞之誤。或有其事而史未及載,或人民自動遷徙,亦未可知,闕之以俟知者。

又據山東省《文登市誌》所載:"金元之亂,境內人口十不剩壹。明初至清代中期,朝廷多次下令從山西、雲南、四川、江蘇、安徽等省移民入境。先到的稱'占山戶',後到的稱'買山戶',土著移民稱'漏戶'。民間傳說來自雲南和'小雲南'的頗多。"史載明永樂七年(1409年)以後,由雲南移民山東。清代康熙削藩,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反清失敗,其敗軍及眷屬盡遷山東。這是兩次規模最大的播遷。現存952個行政村,其中87%的村莊是明朝以後建立的。

這段記載可以說明,明永樂時期和清康熙時都有雲南人或"小雲南"人遷來這壹地區,這是事實。隨著時間推移,歷經數百年,壹些人把雲南和"小雲南"混為壹談,視為壹地,很有可能。

小雲南即雲南說

雲南,以其地在雲嶺之南而得名。因有滇池亦簡稱滇省。《辭海》"雲南省"條註為簡稱滇或雲。東界貴州、廣西,北界四川,西北界西藏,西界和南界與緬甸、老撾和越南接界。禹貢梁州南境、秦為西夷滇國,漢開置益州郡。又傳西漢武帝元狩年間(前122~前117年),因彩雲現南方,故稱雲南。西漢於彩雲南現的地方置雲南縣,治雲南驛,轄今祥雲、彌度兩縣。三國時改益州郡置建寧郡,又分置雲南郡。唐以後為段氏所居,號大理國。宋因之。元世祖南下,擒段興智,以第五子忽哥赤為雲南王、立雲南諸路行中書省。明置雲南播政使司,又在昆明設雲南府,清以後為雲南省。

今遼寧省新賓縣五區路家溝大背《張氏譜冊》序二記載:"吾張氏當聞之先祖,本貫在小雲南,住址無可詳考。兄弟四人,蓋因洪武年間荒歲頻仍,流寇侵攝,天人交迫,存濟維艱,不得已宗長常山、宗次雙山、宗三三山、宗四單山兄弟四人,同心往山東,路過長江,失去單山無所尋找。三人至山東登州府蓬萊縣縣城內七甲八社九蘭鄉住……至我宗龍公由登州跨海至廣寧府、東至清源縣南雜木南溝聶爾庫處居住。仉氏生有庫公。充當撥什庫,料理機匠事二十余年,又遷至興京縣五區路家溝大背處。"

另據遼寧省普蘭店市勞動局局長譚績斌主編的《關東譚氏家譜》中《譚姓先祖發祥地及遷移史略》記載:"譚姓關東家族的祖籍在山東省登州府寧海州譚家泊(1913年3月,寧海州改為寧海縣、膠東道隸),先人稱山東老家。"又說:"……據家書殘頁記載,到了明成化年間(牟平縣地名誌說是明隆慶年間),即14世紀中葉,出於發展生產的需要,移居在小雲南下柳河村(十八株柳樹下)的譚氏先祖譚興,也隨移民大軍,又返回到山東省,居登州府寧海州譚家泊,墾荒種田,發展生產,遂成為第三發祥地。"

前邊所說的新賓張氏"本貫小雲南","兄弟四人同心往山東路過長江"以此推斷"小雲南"應在長江以南。後者所述普蘭店譚氏,在明成化年間在小雲南下柳河村"也隨移民大軍又返回到山東"。張、譚二氏譜書所記其意:小雲南即雲南省或在雲南某地。

小雲南即雲南說,似有道理,而筆者不敢茍同。今滇省尚有雲南驛、祥雲縣、雲津橋等地名,獨不見"小雲南"之記載。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後,數次派使臣詔諭占據雲南的梁王歸順,均遭拒絕,遂令傅友德、沐英率軍征伐。傅友德征雲南時帶來的三十萬大軍,大部留駐雲南,分撥於衛所。直到洪武末、永樂初,奉旨轉駐山東各衛所軍戶壹萬五千余戶,七萬余人。這些軍戶雖大部分原籍並非雲南,但長期駐守雲南各地,妻室大部為雲南土著之民之女,他們中有相當壹部分子女是在雲南出生,後來遷到山東而以雲南為原籍,而遷居到山東的雲南同鄉們居地貫以小雲南名之以示對雲南故地的紀念,此為情理之中。但雲南並非就是"小雲南"。

小雲南在山東說

小雲南在山東的說法較為普遍,也被多數人所認同。

現收藏在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王姓家中《王氏譜書》,即王春芳始修於1958年,王彥興續修於1985年。其內容有譜序、世系等。譜書中所記王氏原居"山東小雲南大榆樹",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遷居遼寧入旗。所記"小雲南"人小腳指甲分辨復形的特征和王氏從滿習俗為其他譜書所不多見。

又據李林所著《滿族宗譜研究》壹書中宗族遷徙篇所記:"由山東遷居關外的漢人,在籍貫上有兩種,壹種是山東小雲南,壹種是原籍雲南,又遷到山東。小雲南究竟在何處?遼寧省岫巖縣《王氏譜書》記載:順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從山東小雲南大榆樹遷來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來判斷,所謂的'小雲南'乃泛指山東登州、萊州、青州壹帶的地方,並非現在雲南省地方。"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壹商業局張錫印所藏《張氏家譜》記載,張氏遷吉前原居"山東小雲南大榆樹下",於清道光年間遷居吉林。這亦把小雲南定在山東。另有今吉林省舒蘭市白旗鎮三胞親友聯誼會會長馬鎮洛先生所存《馬氏家譜》所記,馬氏原居"山東小雲南馬家莊",清乾隆時遷吉林永吉縣缸窯鎮,後遷舒蘭縣白旗鎮。

以上譜書記載,證實了小雲南不在山西,也非指雲南省而就在山東壹說。並且,其地域範圍在萊州、登州、青州即今山東半島地區。

小雲南在山東,已為大部分民間家譜記述佐證。那麽小雲南在山東何地呢?

明朝初年,倭寇不斷侵擾沿海地區,今山東青島地區,北東南三面環海,以山為岸,港灣交錯,島嶼羅布,是為海防重地,為防倭寇侵襲,自洪武中先後在登、萊、青三州,設置七衛、十二所,即安東衛分轄東海中所(在今江蘇連雲港市),隸青州府。大嵩衛分轄海陽所、大山所。靖海衛分轄寧津所。成山衛分轄尋山後所、百尺崖後所。威海衛分轄金山左所、奇山所,隸登州府。靈山衛分轄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隸萊州府。洪武二十壹年(1388年)開始在今山東即墨市東20公裏邊海築城設防,並於建文四年(1402年)置鰲山衛(即今即墨鰲山衛鎮)、分轄雄崖守禦千戶所(在今即墨市豐城鄉雄崖所)和浮山備禦千戶所(在今青島市浮山所)劃境而治,直隸萊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衛所等裁並於即墨縣。

鰲山設衛後,明政府先後從雲南烏撒衛等地調來許多軍隊,這些軍隊又自鰲山衛分撥到登萊青各衛所。其中僅鰲山衛轄墩堡四十余處,遷入軍戶約七萬余人。這些軍戶的祖籍遍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東、四川乃至雲南等廣大地區。隨傅友德平定雲南後,便落籍雲南守烏撒實行軍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樂初年,駐守雲南長達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長成。況且當年從軍之時大部分只身壹人,少數妻室家小是在駐守雲南後隨軍,而獨身者則多與當地女子結合成家,故轉駐鰲山衛後,他們多以雲南為原籍。查今山東省《即墨市地名誌》記載,今即墨市30個鄉鎮近1000個村莊,半數民戶多稱祖籍為雲南,或雲南烏沙(撒)衛。亦有雲南"槐陰縣"、"威寧"、"畢陽縣"、"樂歌屯"、"照陽山前"、"獅子口"、"鳳儀縣"、"哥嘎縣牛角胡同"。而多數家譜為"雲南烏沙(撒)衛,大槐樹"或"烏沙(撒)衛槐樹溝、大槐樹裏頭"等。獨無"小雲南"字樣。其遷移時間多為洪武末至永樂年間。而以隨徐輝祖自雲南烏撒衛轉防鰲山衛者為多。《明史·四川土司傳》說,烏撒,元置軍民總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蠻夷復叛,傅友德、沐英,因烏撒、烏蒙、東川、芒部四府離四川較近,上報朝廷,請將四府改隸四川獲準。直到清雍正年間鄂爾泰命改土歸流,因東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遠,經奏準將東川、鎮雄、烏蒙復隸屬雲南,烏撒則隸屬貴州。又據明萬歷版《即墨誌》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縣人口為13480戶,126800人。這其中鰲山設衛後壹次性自雲南遷來軍戶就達7萬余人,占當時即墨總人口的60%還多,而這些軍戶以鰲山衛為中心分屯在即墨東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島市區。明代,鰲山衛是即墨的政治、軍事中心,自雲南遷來的軍戶,集居在這壹地區,為不忘雲南故地又區別於雲南,而以小雲南之名稱於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臺市東北部、舒蘭市的西北部、榆樹市的西南部這壹地區沿松花江兩岸即有"小昌邑"之稱,正史雖不見記載,民間卻廣為流傳。其名則源於清代乾隆以後,這壹帶屬奉天府永吉州巴彥鄂佛羅防禦旗管轄,而這壹帶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後來自山東萊州府昌邑縣,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稱。

另據今山東省昌邑縣《譚府萬世譜書》所記"……余譚氏之相傳,於元明之際,自小雲南鰲山衛遷邑城之北、濰水之東,莊名海眼……"該譜系譚玉湘修於清朝光緒年間,譚春和作序。這壹記載明確表述了譚氏遷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鰲山衛,而鰲山衛即設在小雲南這壹地方。這種表述再清楚不過的說明了小雲南即指今山東省即墨市東部沿海和青島市區。今吉林省舒蘭市白旗鎮《馬氏家譜》序言中亦表述了馬氏原居"山東即墨小雲南馬家莊",於清代遷吉林省永吉縣的缸窯,後又遷到舒蘭縣的白旗鎮。這些都足以說明小雲南在山東,而確切地點在山東即墨東部沿海壹帶。

在今山東威海、煙臺、濰坊等地區以及今東北諸省,許多姓氏家譜和口碑流傳提及"小雲南"之名。可以想見,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樂年間集居小雲南(鰲山衛)的軍戶,自明中後期自小雲南又遷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譜中則有山東小雲南字樣。筆者的祖先,則是於明洪武十四年隨傅友德入滇,又於明永樂二年(1404年)轉防鰲山衛(自永樂以後鰲山衛地區開始有"小雲南"之稱),又於永樂二十壹年(1423年)北上,兄弟五人壹遷北京上林苑,兩遷濰邑(今濰坊),壹遷漁營,壹遷海眼。筆者祖先即為海眼譚氏,又於清乾隆年間遷居吉林。

綜上可知,"小雲南"不在山西,也不在雲南。小雲南在山東,其具體地點即指今青島市和即墨市的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

小雲南是由雲南北歸的兵戶聚集居住區域,這些人通常戲稱這樣的地方是"小雲南",在山東,其具體地點即指今青島市和即墨市的東部沿海地區,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在山東的濰坊等地也有由雲南北歸而聚居的區域,也叫"小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