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鉛山縣東南部,有壹座千年山鄉水城的石塘鎮。這裏物產豐富,盛產毛竹、苦竹、水竹、箬竹等各種竹子,明清時期造紙業盛極壹時,有“武夷山下小蘇州”之譽。
石塘造紙,歷史悠久。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史》教科書記載:明朝的造紙業和印刷業有了很大發展。南方北方的造紙業都有造紙中心。僅江西鉛山的石塘鎮,就有紙工五六萬人。又據“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江西歷史》壹書載訴:“說紙,必說石塘紙”。據考證,手工造紙技術,很早就傳到了石塘。宋、元時期石塘鎮造紙已頗為發達。到了明朝中業便成為南方造紙的重要基地之壹。因此石塘鎮的造紙業便與松江的棉織業,蘇杭二州的絲織業,蕪湖的漿染業、景德鎮的制瓷業齊名。
石塘鎮所產紙張,則全用精細的白嫩竹絲為原料加工而成,其品種有“連史”、“毛邊”、“貢川”、“京川”、“上關”等26個之多。其紙敦厚而無筋膜,質地潔白柔軟,防蟲耐熱,久不變色的特點,有“品重洛陽”之美稱,是毛筆書寫紙中的上品,也是用於印制線裝古籍、裝裱書畫和美術剪紙的佳品。明朝萬歷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上至皇室和朝中大小衙門的公私用箋,下至百姓流水書寫謄清賬目、私塾學生模字習作。
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石塘造紙廠生產的土紙、大表紙仍行銷全國各地,其中大表紙在國際市場享有聲譽。有關部門曾在南昌、上海、天津、北京等地舉辦紙張展覽交流大會上,石塘紙喜獲獎旗、獎狀和物質獎勵。
水路運輸便捷,是石塘紙業得以繁榮的重要因素。石塘地處鉛山河上遊,溯石塘河而上,經下渠、車盤〈今武夷山鎮〉,轉陸路翻越武夷的分水關便是崇安〈今武夷山市〉,經此地可達信江,出鄱陽湖,直打長江沿岸各省口岸。明清時期,石塘鎮為閩、浙、贛等省土紙、茶葉和土特產集散地,尤以土紙、茶葉為大宗。由於造紙業的發展,帶來了石塘鎮的土紙、茶葉和土特產的繁榮。店鋪林立,屋宇相握,商賈雲集,僅鎮內有紙、茶、商號、棧、店、行近500余家。撫州、饒州、山東、洪都、貴州、山陜等地的工人在石塘建有會館以及天後宮、船行廟各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築,它是石塘鎮燦爛紙業文化的縮影,也是文化的載體。從汀咚廟到廟灣州,沿河兩岸十余處碼頭,多時可泊船二三百艘,舟船如蟻,帆檣蔽河,常有船到壹時怕找不到碼頭停靠,只好在染店壹帶停泊。鄉民中廣泛流傳有“藥不過樟樹不靈,紙不到石塘不行”壹說。
石塘紙業源遠流長,規模之大涵蓋江南。1930年以前,石塘附近山區有紙槽500余家,年產關山紙〈書川紙〉20余萬銀圓。並在方圓幾百平方公裏範圍內形成了以石塘鎮為中心的土紙集散地。這些槽紙運到石塘紙行、號後,再由各行、號的紙工按品種進行除破、打卷、打包、打標簽,掛〈石塘造〉的品牌,然後有水路經信江運往全國各地,還有壹部分紙張從上海,杭州等口岸銷往東南亞各國。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石塘鎮有名的紙號“復源生”〈安徽程姓〉、“羅盛春”〈南城〉以及“金鴻昌”、“查聲泉”、“王發記”等的資本都在銀圓二三十萬元。其中以“復源生紙莊”資本最為雄厚,名氣最大。杭州、天津、黑龍江等地都有它的分支機構;河口鎮的錢莊,則以與該紙號有業務往來為榮。這些眾多的行、號長年累月都派有“水客”在外聯系業務,經銷石塘紙張。
滄海桑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由於公路運輸的發展,河道漸塞,石塘鎮逐漸失去了壹方貨物集散和暢流的地位。加上機制紙的大量生產,手工土紙在市場上的需求量下降,因而,名噪四百余年的石塘紙業逐漸雕敝,大不如前,僅保留小規模的手工生產。但我相信,在二十壹世紀裏這個具有地方特色的和濃厚的紙業文化的千年古鎮,將有更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