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浩氣長存自為仙——讀呂洞賓《絕句》

浩氣長存自為仙——讀呂洞賓《絕句》

獨上高峰望八都,黑雲散後月還孤。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

最早讀這詩是在高中時候吧,那時候心高氣傲,覺得神仙就是不壹般,寫詩也不忘把世人都損壹頓。後來偶然才發現,原來這詩還有兩種版本。所謂兩種版本,其實都是絕句,只不過壹種是單獨成詩,壹種是數十行中的其中四句。

這幾句詩出自呂洞賓的絕句。呂洞賓是八仙之壹,流傳的詩除了風流傲骨,便是丹道。猶記“花街柳巷覓真人,真人只在花街玩”之句,灑脫自然。雖借煙花為諭,卻不失坦蕩無懼。

撇下這《敲爻歌》不談,單看《絕句》。唐人絕句,有五言,有七言,往往以四句為限,嚴謹者平仄對應,格式工整。但呂仙這絕句,洋洋灑灑六十四句(十四字為壹句,似合六十四卦之數)。而仍以絕句為名者,應取絕句之義。絕者,不來也。

“捉得金晶固命基,日魂東畔月華西。”開篇就是丹道之語。更有“於中煉就長生藥,服了還同天地齊。”全文旨趣明示。然“莫怪瑤池消息稀,只緣塵事隔天機。”成道者與世俗迥途。後面盡是丹道隱語,世人難測。待到道成之時,無以言傳——“有人問我修行法,遙指天邊日月輪。”自古求道者甚,修道者眾,得道者稀。何以故?“學道須教徹骨貧,囊中只有三文。”僅此壹句便嚇退多少男兒!也難怪仙人自語,“茫茫宇宙人無數,幾個男兒是丈夫。”

既至道成,然俗緣未了。有試道——“偶因博戲飛神劍,摧卻終南第壹峰。”有入世——“三入嶽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有俠義——“劍術已成君把去,有蛟龍處斬蛟龍。”有傲氣——“朝泛蒼梧暮卻還,洞中日月我為天。”有自愛——“起來旋點黃金買,不使人間作業錢。”亦有傳道。然傳道何其難哉——“匣中寶劍時時吼,不遇同人誓不傳。”

世上人求仙,不知仙也求人。只是世人以仙為仙,卻不知仙在何處。仙人以真為人,故而見人而似不見——“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忠孝義慈行方便,不須求我自然真。”這世上何為仙,何為人。呂仙全詩皆言丹道得道,唯此四句別有它意,豈其謬哉!非也,能行忠孝義慈之方便,則何須求仙?既於仙無求,則於仙等尊。此丹道第壹步,亦是最後壹步。以天地浩然之氣始,亦以天地浩然之氣終。故而後有以道安世之句——“背上匣中三尺劍,為天且示不平人。”

修仙實為易事耳,何者為難?忠孝義慈,與人方便,浩然之氣長存,難事也。非於人為難,於仙亦難。故能浩氣長存,則仙道自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