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有紙。
最早的紙在2200年前,西漢初期已有了紙(而三國時期在其後),但還是很粗糙,不被廣泛應用。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後,被認為是現代造紙術的鼻祖。
“莎草紙”並不是現今概念的“紙”,它是對紙莎草這種植物做壹定處理而做成的書寫介質,而中國所發明的造紙術,打破了植物纖維的原有排列,使之重新無規則交叉排列,這樣制作出來的成品,才能叫做“紙”。
華夏殷商時期,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春秋時期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產生了紙。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 ,造紙術與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壹起,給中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技術的基礎。紙的發明結束了古代簡牘繁復的歷史,大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
擴展資料:
中國四大發明之造紙術: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壹,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壹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壹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壹個很好的載體。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羅河的紙草來記述歷史;在古代的歐洲,人們還長時間地利用動物的皮比如羊皮來書寫文字;而中國,在造紙術發明以前,甲骨、竹簡和絹帛是古代用來供書寫、記載的材料。
但是甲骨、竹簡都比較笨重,秦始皇壹天光閱讀奏章,就要整整壹車;絹帛雖然輕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貴,也不適於書寫。
到了漢代,由於西漢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甲骨和竹簡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求了,從而促使了書寫工具的改進——紙被發明出來了。
造紙是壹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壹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壹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百度百科—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