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秦漢時期的梳子什麽樣

秦漢時期的梳子什麽樣

中華梳篦演變歷程

源遠流長的歷程

中國的梳篦,自遙遠的史前時代壹直沿用至今,歷史悠久,淵源流長,內容宏富,積澱了數千年來古老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文明,因而能以舉世獨步的風貌和豐富多彩的內涵昭示天下。我國古代梳篦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劃為渾樸、斑斕、大同、奢華、敦厚五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尤其是宮廷梳篦更加完美的反映了中華梳篦六千年演變史。

渾樸的時代

這壹階段自距今6000年左右年至商代末期,大體經歷了3000余年漫長的歷史。

中國考古學大師蘇秉琦先生曾經將中國史前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劃分為六大區系:

1、以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為重心的北方;

2、以山東為中心的東方;

3、以關中[陜西]、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

4、以環太湖為中心的東南部;

5、以洞庭湖與四川盆地為中心的西南部;

6、以潘陽湖——珠江三角洲壹線為中軸的南方。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史前時期的梳子以東方地區、東南地區出現的最早,而北方地區、中原地區、西南地區出現的較晚。史前時期的梳子,材料有骨質、牙質、木質、玉石質等,以骨梳、象牙梳,以及鑲嵌著玉質梳背飾的骨牙梳子應用較為廣泛。這壹時期的梳子,以長方形為主,還有為數不多的扁方形,造型較為單壹。壹般通高16~8厘米,寬為5~6厘米。大多註重對梳背部分的加工與裝飾,梳齒的加工較為粗糙。時代較早者,梳齒較長,齒縫稀疏;而時代較晚者,梳齒較短,齒縫較密。

中國史前文化的多元格局,決定了這壹時期梳子發展的不平衡性。史前時期的梳子,在地區上的差異較大,東部地區梳子出現的時間較早,種類較多,結構復雜,逐漸形成了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梳子,如大汶口文化的扁方行骨梳、良渚文化“凹”字型與“凸”字型玉背飾梳子等。中原和西部地區梳子出現的時間稍晚,種類較少,結構簡單,只有陶寺文化的長方形玉石梳子較為突出,但數量發現的不多。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的梳子實物雖未見出土,不過在河南汝州洪山廟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卻發現了彩繪的梳子圖案。汝州洪山廟遺址發掘出136件陶翁棺,這些翁棺均為大口直壁缸,內盛人骨。編號為W32:1的大口缸上,用白彩繪出壹周寬帶紋,上下用黑彩畫兩條平行線。白彩之上用黑彩畫出三組圖案,因器物表面嚴重剝落,僅可辨識出壹組圖案的內容為兩個梳形紋。梳子的形狀成長方形,壹件有7枚齒,另壹件有12枚齒。同樣的圖案還見於W69:1等陶器。這些圖案應是當時梳子的真實寫照。

史載“夏有萬邦”、“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禹貢》將這時的地獄為“九州”,大體包括了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下遊地區。《詩經·商頌》稱“邦畿千裏,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商代的疆域主要包括今河南、山東、河北、遼寧、山西、陜西、湖北、安徽和江蘇、浙江的壹部分,以及江西、湖南與內蒙古的某些地方。

夏時期的梳子、出土的數量很少、僅限於夏人活動的中原地區。商時期的梳子、出土的數量較多,既見於商王朝統治中心的王畿,又見於北方的重鎮,還見於東土和西土的方國,尤以河南鄭州商城和安陽殷墟的發現最為豐富。夏商時期的梳子,材料有骨質、牙質、玉質、銅質等,以骨梳和牙梳應用較為廣泛。

夏商時期的梳子,大都屬於長方形,壹般通高11~7厘米,寬4~5厘米左右,梳背多呈倒梯形或風字形。商代前期,主要流行平脊的梳子,梳背通高略高於梳齒,梳背上飾以數道凸凹弦紋或方格、斜線等幾何形的紋樣。無論在形制特征上,還是在裝飾手法上,這壹時期的梳子與史前時期的梳子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商代後期,古樸的平脊梳子已經很少見了,代之而起的則是凸脊和丫角脊飾的梳子,這些背脊新穎的梳子,梳背明顯高於梳齒,加之背脊上站立的飛鳥和突起的鈕飾,背齒之間在高度上的差距越發懸殊了,而這種背脊突出且裝飾精美的梳子,似乎正是為了便於插在頭上而設計的。這壹時期的梳背上,往往以獸面紋和三角形紋為飾,其裝飾風格同殷商青銅器、玉器上的紋樣如出壹轍,體現了殷商壹代的典型風格。

夏商時期,各地區的文化輻輳於中原,在史前時期六大區系的基礎上形成了多元壹體的格局。在當時各地區間的交往中,中原地區已經顯示出強大的樞紐作用或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在以後的發展中愈來愈強烈,從而奠定了日益壯大的華夏族的核心。中原地區的政治與經濟地位突顯,其物質文化也因之豐富多彩。夏商時期的梳子,既傳承了史前傳統古樸的造型特征,又開啟了時尚新穎的裝飾風格,特別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獸面紋,雖然只是器物上的附加裝飾,卻反映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史前時期至商代這壹階段,人們主要是將梳子插在頭上作為冠飾的。考古發現的跡象表明,遲至距今5500年左右,包括插梳在內的頭冠之飾,已經構成了當時服飾儀態的重要環節。到了商代,這種依冠式以序等列的首服之制,以已規度初顯,其章其式,可稽而窺。誠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插梳,當時的插梳習俗只為少數權貴或上層社會階層的人們所享用,並成為他們和她們標識身份的壹種重要標誌。從梳篦發展史的角度來看,這壹時期的梳子,造型古拙,尚處於發展初期的渾樸時代。

斑斕的時代

這壹階段包括西周和東周時期,大體經歷了800余年的歷史。西周時期,自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殷開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殺、周王朝遷都今天的洛陽為止;東周時期,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開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壹六國而結束。史學上壹般又將東周時期劃分為春秋、戰國兩個階段:春秋的年代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至公元前476年周平王元年;戰國的年代從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

西周時期的都城在豐京與鎬京,位於今陜西長安縣範圍內的灃水流域,同時在今河南洛陽壹帶建有東都。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平室不再具有控制諸侯的力量,形成諸侯立政的局面,整個東周時代,當時的都城今洛陽壹帶僅在名義上是全國的政治中心。

西周時代的梳子,主要發現與中原的王畿地區和北方的燕國地區,其中陜西寶雞 1

國的墓地的出土數量最多。東周時期的梳篦,在王畿地區、周邊列國地區乃至邊遠的北方和西北等地都有發現,尤以湖北江淩楚故城周邊的楚國墓地的發現最為集中。兩周時期的梳篦,材料有骨、牙、角、玉、木、竹、陶、銅質等,以骨梳和木梳蓖的應用範圍比較廣泛。這壹時期的梳篦,有長方形、扁方形、六邊形、亞字形、馬蹄形、聯背形等,造型豐富多彩。

西周時期,主要流行各種凸脊的梳子,背脊的中央往往凸起壹塊。春秋時期,以平背的梳子為主,背脊兩端的鳥飾較為發達。戰國時期,弧背的梳篦崛起,並迅速發展起來。在裝飾手法上,西周早期的梳子或多或少的保留了商代後期梳子的特點,而西周中期以後的梳子基本上擺脫了拘謹、呆板的傳統,東周時期的梳篦更給人以舒展、活潑的明快之感。

周人的始祖發跡於邰今陜西武功壹帶,最初的活動在涇渭流域。周人滅商後,實行同姓分封的諸侯國輸入了大量的周文化擴展到陜西以外的其他地區。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國的墓地出土的梳子,其形制紋飾與西周都城豐京所在陜西的長安張家坡西周墓地出土的梳子基本相同,這些現象大致的反映了歷史的事實。

周平王東遷洛邑,王室衰微,諸侯興起,政治上的長期對立,因而導致了文化方面地域性差異的出現。這壹狀況在梳篦的造型上亦有所反映。雙鳥式魚尾形梳篦,主要流行於春戰之交的泗上諸侯列國地區,這種以鳥為飾的裝飾風格,在該地區春秋時期的銅器上也頗為流行。亞字形梳子,盛行於齊國地區,並成為這壹地區東周時期梳子的主要款式。馬蹄形梳篦,集中發現於楚及其以北的列國地區,這種形制的梳篦已經構成了楚國漆木器的主要品種之壹;扁形組合式梳子,則是西北天山東南壹帶極富有特色的器具。各種不同的造型,在各地區競相出現,從而使這壹時期成為中國梳篦發展史上的斑斕的時代。

隨著首服之制的制度和規範化,昔日那種“插梳為冠”的俗尚,以不再流行了。兩周時期的梳子,以梳理頭發作為主要的功能。用來取虱蟣的篦子的發明成套梳篦的出現,以及盛裝梳篦的竹笥、竹盒及漆木盒等妝奩器具的使用,都充分說明彼時的梳篦已經步入了專門梳妝的行列。

大同的時代

這壹階段從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開始,到公元589年陳國滅亡為止,包括秦、西漢、東漢、王莽政權、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前後經歷了800余年。

據文獻記載,秦“初並天下”,“分為以下三十六郡”,其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姜中,南至北向戶,北據何為塞,並陰山至遼東”。漢反擊匈奴,屯田戌邊;征樓蘭、伐大宛、破姑師,通西域;出使夜郎,開發“西南夷”,從而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統壹的思想文化。

秦代的梳篦,僅見於中原和西南地區。漢代的梳篦,廣泛見於東、南、西、北及中原各地,尤以西南、東南和西北地區的發現較多。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梳篦,主要發現於東南、南方、北方、西北等地,又以江蘇南寧、江西南昌和新疆尉犁、民豐、洛浦等地的出土數量較多。這壹時期的梳篦,材料有木、骨、象牙、玳瑁、銅、鉛、銀等多種質地,其中木質梳篦的應用範圍最為廣範。

秦代的梳篦,屬於清壹色的馬蹄形。兩漢的梳篦,以馬蹄形占大宗,僅有少量的長方形、扁扇形、六邊形,以及聯背形和不規則形。魏晉以後的梳篦,大都屬於弧背,除了馬蹄形之外,還出現了箕形。馬蹄形梳篦,可謂這壹階段的主流樣式。這種形制的梳篦,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分布範圍亦不斷地擴大,秦時主要集中於中原和西南地區,西漢開始遍及中原、東南、西南、南方、北方地區,東漢以後又擴展到西北的甘青和新疆,進而覆蓋了全國各地。隨著不同地域之間差異的逐漸縮小,中國梳篦發展史上迎來了大同時代。

秦始皇對全國的統壹,標誌著地方割據時代的結束,從此統壹的格局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以王朝為尺度,秦朝可以被看作壹個時間段落。但從主流的梳篦演變的角度而言,自戰國晚期開始,彼時的馬蹄形梳篦占據了西南、東南、中原等大半疆域,這種內在的壹致性是前所未有的,為秦漢時期大統壹的格局奠定了堅定的基礎。

秦漢時期的馬蹄形梳篦,主要因襲了戰國時期的傳統的造型;魏晉時期的箕形梳篦,則是在馬蹄形的基礎上演進而來的。這壹時期的梳篦,及拘泥於舊法,又力圖創新,處於潛移默化的發展時期。不過,在那微波蕩漾的表層之下,已經湧動著變化的暗流。

秦漢之際,人們十分註重裝束,梳妝用櫛已成慣例。晉代伊始,婦女插梳之習開始興起。這壹階段的梳篦,通常是組成配套使用的,有的壹套為兩件,即壹梳壹篦;有的壹套為三件,即壹梳二篦或二梳壹篦,這些梳篦大都盛於專門為其量身定做的梳妝奩、梳篦盒以及櫛袋之中。秦代流行圓形單層漆奩,漢代既有圓形單層漆奩,又有圓形雙層漆奩,還有長方形的漆木奩;漢魏時期,西北的新疆地區還出現了壹種毛氈綢作為櫛袋。各種化妝品、香料、刷、笄、銅鏡、鑷、削刀、眉筆,也是梳妝奩中的常見之物。可見,當時的梳妝用具已經相當齊備了。

奢華的時代

這壹階段從581年隋建國開始,至1297年南宋滅亡為止,包括隋、唐、五代、北宋和南宋五個時期,大體經歷了近700年。

隋朝的統壹,開起了隋、唐復興之盛運。唐朝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經濟文化發榮昌盛,社會生活呈現出萬紫千紅的壯觀景象。兩宋時期,雖然始終未能統壹,但社會的風尚大體因襲了舊制,壹切文化生活朝向世俗化的方向普及與深入。

隋唐時期的梳篦,主要表現於中原、東南、西南、北方、西北地區,尤以陜西西安和新疆吐魯番等地的出土數量較多。兩宋時期的梳篦主要表現於中原、東方、東南、西南和南方地區,以江蘇無錫、武漢壹帶的出土數量較多。這壹階段梳篦的材料有木竹、獸骨、牛角、象牙、魚骨、玉、水晶、滑石、,瑪瑙、琉璃、琥珀、金、銀、銅等,種類之豐富,可謂空前絕後。

隋唐時期,弧背的箕形梳篦十分流行,平背的梳篦已很少見了。唐代中葉以後,開始出現弧背的半圓梳篦。五代伊始,半圓形的梳篦發展趨勢迅猛,很快便取代了箕形梳篦。到了兩宋時期,傳統的箕形已經走到了盡頭,半圓形的梳篦完全占據了主導地位,同時又湧現出橢圓形、抹角長方形等造型新穎的梳篦。

箕形梳篦,在造型上雖然繼承了馬蹄形梳篦的衣缽,但在形制上卻明顯地朝橫長的方向發展。半圓形梳篦,寬度顯著加大。器體更加扁平,屬於名副其實的橫長形態了。當然,箕形梳篦和半圓形梳篦的差別,不僅在於整體的形狀上,更在於齒根的形態上。前者的齒根平齊,梳齒的長度相等;後者的齒根弧曲,梳齒的長度有中央向兩側依序遞減。這種變化,反映了梳篦加工技術的進步。

自隋朝以來,梳篦往往被用作婦女的首飾,女性頭上的插櫛,業已成為壹種社會風尚。隋唐時期,插櫛主要是貴族婦女時興的裝束。到了兩宋時期,無論都市婦女,還是鄉村的婦女,皆時興戴插梳的裝束。唐、五代時期,流行插小梳,插多梳,前額的上方、壹側和兩鬢及後腦皆可插之。兩宋時期,流行插大梳,通常在後腦插壹把大梳。當時插戴於發髻上的還有金、銀、珠、玉、角等做成的各種簪、釵、步搖等,放映了人們不同的審美情趣。

由於婦女頭上插飾之習盛行,以至於社會奢靡之風橫行,中國梳篦的發展進入了壹個奢華的時代。為了限制這種奢華趨勢,朝廷不得不頒布侈令。史載唐文宗在太和二年828年曾專門對公主宣旨到:“今後每遇對日,不得廣插釵梳。”不過,從敦煌高窟第61窟曹氏家族供養人和榆林窟壁畫的供養人頭上的插櫛多達六件來看,五代時期“廣插釵梳”的風潮,似乎有增無減。北宋時期,宮中尚白角冠梳,人爭相防之,梳子的長度有的逾尺,甚至影響乘轎和走路。皇祐年間,宋仁宗曾下詔規定:“婦人所服冠,高無得過四寸,廣無得逾壹尺,梳長無得逾四寸,仍無得以角為之。”但仁宗以後,奢靡之風又盛,將白角改作魚魫,又易作象牙、玳瑁。《古今事物考》謂,象牙:南番者長大,廣西安南者短小。新鋸開粉者最佳。雲南麓川出,作梳子,直者好,橫者易斷。玳瑁:南番山海中大龜背文為玳瑁,有黃多黑少者,有黃黑相半著,其黃好密。黑如漆,最佳。至於魚魫,相傳南番大海中有鶴魚,頂中紅如血,可作帶,曰鶴頂紅。若以其魚魫作梳,則號鶴頂梳。可知,象牙、玳瑁、魚魫、皆為珍貴的材料。北宋晚期,又盛行“太妃冠”,以金或以金塗銀飾之,或以珠璣綴之。各地宋墓地出土的金背木梳,或木梳背包金、銀者,應為這種俗尚影響的真實寫照。盡管從北宋的太宗到南宋的寧宗,都頒布過奢侈禁止令,但有宋壹代,侈靡之風始終未能禁。這壹階段的中國古代梳篦的發展,可以說進入了壹個奢華時代。

敦厚的時代

這壹階段包括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從907年遼建國,到1911年清朝滅亡,大體經歷了1000余年。

契丹、女貞兩族,先後割據東北乃至整個黃河流域,而蒙古又進入關內並橫掃了亞歐大陸,最後滿洲顛覆明室,形成壹個部族狹義的政權,綿延了240余年之久。北方民族的不斷興起,改變了古代中國傳統文化的格局,為人們的世態風情和生活習俗帶來了新的特色,加強了個民族的融合。

遼金時期的梳篦,主要表現於北方及東北地區,以河北宣化和北京郊區等地出土的數量較多。元代的梳篦,多見於中原、北方、東方和東南地區,以河北石家莊等地出土的數量較多。明代的梳篦,主要表現與東方、東南、西南和南方地帶,以南京和上海壹帶的出土數量較多。這壹階段的梳篦材料,主要有木、竹、骨、角、象牙、金、銀、玳瑁等,清代後期的還出現了用化學材料制作的梳篦。

遼金元時期,弧背的半圓形梳篦最為盛行。明清時代,弧背的弓形梳篦異軍突起,開始與弧背的半圓形梳篦平分秋色。這壹階段還出現了弧背拱形、弧背魚鰭形、平背扁方形,以及葫蘆形等形狀不甚規則的梳篦。

五代以降,橫長的弧背造型,成為時尚梳篦的主流。遼金時期,弧背半圓形梳篦,有寬背和窄背之別,其中寬背式半圓形梳篦,梳背與梳齒間的界限往往不甚分明,齒根部參差不齊,既不同於箕形平行等長的形態,又區別於窄背式半圓形依序遞減的形態,在造型上表現出壹定的原始性。進入元代,弧形的半圓形梳篦,無論寬背式,還是窄背式,梳背與梳齒間的界限均已相當分明,梳齒的長度皆由中央兩側得依序遞減。明清時期,弧背的半圓形梳篦,背部大都較寬,形體更加規整,有的還在壹側加把手,而平背的扁方形梳篦,以厚重的圓柱狀梳背取代扁薄的長條狀梳背,更加利於手握。這壹階段的梳篦,既有繼承、又有舍棄、還有創新,體現了壹種敦厚的時代風格。

從黑龍江阿城金幕出土的花羅櫛袋、江蘇蘇州元墓出土的銀鏡架等實物資料來看,當時人們對於梳發、理容十分重視,遼代壁畫中的“梳妝侍奉”、明《千秋絕艷圖》、清《月曼清幽圖》等繪畫資料也形象地證明了這壹點。不過,由於契丹、女真、蒙古、滿洲等北方民族,提倡節約,並保持了純樸的舊風,衣冠服飾比較拘謹和保守,給人以質樸、簡潔和自然之感。元代伊始,插梳之習漸趨式微,到了明代,更是日薄西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