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古代人是怎麽進行“考古”的呢?

中國古代人是怎麽進行“考古”的呢?

古代人的"博物館"

事實上,考古作為壹個籠統的廣義概念,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從春秋戰國時代起,人們就已經建立起了對古物進行收集、收藏和研究的意識。

在東周的首都洛陽,周天子設置了壹種名叫守藏室的部門,專門進行國家古籍和珍貴禮器的收藏,就類似於現在的國家博物館和檔案館。春秋時代的思想家老子就曾經擔任過"守藏室之史"的職位,也就是管理守藏室的壹個官員。因此,老子可以說是中國有史料記載的最早的壹位"博物館管理員"。

老子

在古代,由於古物的鑒定和收藏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所以壹般都由皇家進行運轉和操作。漢朝時期,在宮廷之中設立了"天祿閣"、"石渠閣"、"蘭臺閣"等建築,專門進行珍貴檔案和典籍的收藏。在北宋時期,宋徽宗創建了壹個規模宏大的皇家博物館,並把收錄在其中的所有珍貴文物都進行分門別類的記載,形成了《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圖》等文獻著作。時至今日,我們很多的考古學家對壹些古代文物進行鑒定時,仍然需要參考宋徽宗的這些記錄。

宋徽宗雖然是個昏君,卻對考古界有巨大的貢獻

可以看出,古代人也喜歡發掘、收藏、研究古物,他們雖然不把這種行為稱作"考古",但其實是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那麽,既然古代人喜歡研究和收藏古物,那他們都發現了哪些類型的文物呢?

青銅器

在中國古代,發現最多,被人們收藏和研究最多的古物,當屬青銅器。青銅器在商周時期大都作為祭祀用的禮器,代表著王權和天命。所以,當古人挖掘到青銅器時,壹般都會將其獻給當時的皇帝,並作為壹種祥瑞昭示天下。也正因如此,這種重大的發現也都會被記錄在史書之中。

比如在《史記》中記載,漢武帝時期,在汾陰(今山西運城)壹帶就曾發掘出了壹個青銅大鼎。這個鼎的出土被當時的人們視為上天恩賜的祥瑞,所以轟動壹時。漢武帝為了把這個鼎迎入長安,竟然親自前去迎接,後來還專門去了泰山舉行了封禪大典,並且把年號改為了"元鼎"。

除了挖掘,古人還具備了壹定的鑒定能力。《史記.封禪書》中記載,漢武帝有壹個古老的青銅器,卻無法辨識這件器物的年代。於是,他就去問壹個名叫李少君的方士,李少君通過辨識上面的銘文,判斷出這件青銅器制造於齊桓公時期。《宋史》中也記載,北宋真宗時期,在乾州(陜西鹹陽)壹帶曾經挖掘出壹件青銅鼎,上面有21個字銘文。真宗皇帝命學識淵博的儒臣進行考證,判斷出這件文物的名稱為"史信父甗"。

諸如以上史料都說明,在中國古代,我們的祖先早已開始了青銅器的考古和鑒定工作。到了北宋時期,這些收藏和鑒定的成果還被編纂成了書籍,形成了很多著名的青銅器鑒定名錄,例如呂大臨的《考古圖》,以及前文中提到的宋徽宗的《宣和博古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