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二十四節氣中“小雪”後氣候有何特征?

二十四節氣中“小雪”後氣候有何特征?

分類: 文化/藝術 >> 民俗傳統

解析:

“小雪”時值陽歷11月下半月,農歷十月初或者下半月(因閏月而異)。“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

隨著冬季的到來,氣候漸冷,不僅地面上的露珠變成了霜,而且也使天空中的雨變成了雪花,下雪後,使大地披上潔白的素裝。但由於這時的天氣還不算太冷,所以下的雪常常是半冰半融狀態,或落到地面後立即融化了,氣象學上稱之為“濕雪”;有時還會雨雪同降,叫做“雨夾雪”;還有時降如同米粒壹樣大小的白色冰粒,稱為“米雪”。

本節氣降水依然稀少,遠遠滿足不了冬小麥的需要。晨霧比立冬更多壹些。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壹般而言,河南以北的大部分地區農時是基本按照節氣而約定的,比如芒種割小麥、霜降收大白菜等。而在黃河以南,基本上就難以與節氣相契合了,至於秦嶺以西,由於地勢形成的小氣候影響,也不太符合二十四節氣的特點。節氣的小雪與天氣的小雪無必然聯系,不過從這時候開始,大部分北方地區都陸續開始降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