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 xíng sǎn
2 《癥因脈治》卷三 2.1 方名潛行散
2.2 組成黃柏(炒)。
2.3 功效滋陰補腎,壯骨健行。
2.4 主治熱痹。
2.5 潛行散的用法用量
口服。
2.6 制備方法上為末,水為丸。
2.7 附註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潛行丸”。
3 《醫學綱目》卷十二引丹溪方 3.1 方名潛行散
3.2 組成黃柏(酒浸,焙幹)。
3.3 主治痛風。血虛陰火痛風,及腰以下濕熱註痛。
3.4 潛行散的用法用量生姜汁和酒調服,必兼四物等湯相間服妙。
3.5 制備方法上為末。
3.6 附註《濟陽綱目》本方用法:每服三錢,煎四物湯調下,多服取效。
4 《萬氏家抄方》卷壹 4.1 方名潛行散
4.2 組成黃柏(酒浸)。
4.3 主治腰半以下濕熱註痛。
4.4 潛行散的用法用量入湯藥調服。
4.5 制備方法上為末。
古籍中的潛行散 《雜病廣要》:[外因類]歷節物湯,加桃仁、陳皮、牛膝、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潛行散,熱飲,三四十帖而安。又朱宅閫內,年近三十,食...
《醫學綱目》:[卷之十二·肝膽部諸痹]痛痹(即痛風)(朱之病,即朱閫攣痛醫十月不應,而丹溪起之也)潛行散治痛風。黃柏壹味,酒浸焙幹,為末。生姜汁和酒調...
《證治準繩·類方》:[第四冊]痛痹有效者也。二陳湯(見痰飲。)控涎丹(見行痹。)潛行散(丹溪)治痛風。黃柏(不以多少,酒浸,焙幹為末...
《格致余論》:痛風論四物湯加桃仁、陳皮、牛膝、生甘草,煎入生姜,研潛行散,熱飲三、四十帖而安。又朱宅閫內,年近三十,食...
《張氏醫通》:[卷六痿痹門]痛風(歷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