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賈誼在《過秦論》中寫道: ?秦?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六國之士?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這其中所說的?關?即是指函谷關。
函谷關自古便是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千百年來的兵家必爭之地,兩千余年的風雲際會間,演繹了壹出出金戈鐵馬的壯烈篇章。
歷史上有三座函谷關:秦關、漢關和魏關,遠近相距不過150公裏,我們這裏主要說的是秦關。它位於豫陜晉三省交界的稠桑原峽谷東部入口處,這條峽谷長約七公裏多,谷底最狹窄的地方僅兩三米寬,素有?車不分軌,馬不並鞍?之名,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西高東低的構造作為軍事要塞再合適不過,因為如果想要跨越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渡過黃河,再翻過秦嶺,對於冷兵器時代的人們簡直太難了。
函谷關依險而立,縱觀中國的戰爭史,分裂局面的形式通常為南北政權的對壘或者東西對壘。函谷關便是東西方政權必爭之地,因為它卡在了溝通東西的主幹道?崤函要道上,通過函谷關壹路向東,就是無險可守的豫東平原了。如果關中壹方占據函谷關,則足以保障關中東部門戶;倘若中原壹方占據,則關中必危。
戰國時期,盤踞在關中的秦國人很早就意識到函谷關的重要性。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取崤函之地,將關口設在這段素有?車不方軌,馬不並轡?說法的狹窄位置,因其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
後來在蘇秦、張儀的?合縱連橫?下,山東六國與秦軍在函谷關前先後進行過五次對決,可自始至終都沒能突破關卡重創秦國。而隨著商鞅變法的成效日漸顯著,秦的國力得到極大的提升,反而開始主動出兵,其中壹次便是意圖迫使韓國割讓出上黨之地。
這是六國絕不能答應的,因為如果上黨沒了,韓、趙、魏就會直接暴露在秦軍的攻擊範圍內,根本無險可守。而秦國也無比重視,因為如果六國壹舉從上黨西進,攻破了函谷關,那麽自己也將陷入亡國的險境。
壹場勢在必行的戰爭隨即便就在秦和趙兩國間展開了,這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長平之戰?。秦王派出名將白起對戰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結局可想而知,趙軍大敗,僅此壹戰就被坑殺了40余萬人,至此後六國再無力與秦抗衡,秦國壹統天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再說六國既然知道函谷關這麽難打,為什麽不繞道走呢?不是不能,而是成本會很大。縱觀戰國時期的中華大地,除了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關中平原這三塊平地以外(長江中下遊當時水系發達,也不好走),剩下的路況基本上就沒有讓人省心的。
如果從北邊繞過函谷關,就要翻越中條山,而那整個山西地區就是千溝萬壑,南面壹道秦嶺巍峨聳立,再加上黃河恰到好處的壹個大轉彎,形成了天險三門峽,急流從鬼、神、人三門間激淌而過。六國軍隊可能還沒等打仗,就在行軍過程中遭遇溺亡、墜崖、困餓而損失大半了。
時至始皇,秦國奮六世之余烈已經擁有了足以俾睨天下的實力,然而受制於黃土高原和秦嶺的夾持,要想征伐山東六國壹統天下,只有三條路可以進軍中原:北端的晉南豫北通道、中間的崤函要道(豫西通道)、南端的商洛南陽通道。
之所以秦國最終選定崤函要道的原因大致基於以下兩點:第壹,崤函要道的距離最短;第二,距離韓、魏的國都最近;第三,可以利用周王室統治的洛陽地段索取給養;第四,不用涉渡江河;第五,豫西沒有強兵,受到的抵抗較為薄弱。而秦國只要控制函谷關,就可以守住關中門戶,保八百裏秦川不失;進可以出兵豫東,爭雄天下。
自春秋戰國以來的兩千多年中,函谷關歷經了七雄爭霸、楚漢相爭、安史之亂等數不清的狼煙烽火。時至近代,縱觀14年的抗日戰爭,從頭到尾日軍都未曾突破函谷關,只能利用空中優勢,對西安進行轟炸。
然而關隘再險惡,也只能保國家壹時之安穩,並不是決勝的條件。就如魏武侯曾經感嘆西河地勢險峻,而吳起則不贊成,表示河山縱然險固,但不足以保全霸業,霸王之業,從來不是憑借和善的險要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