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長春中醫藥大學是幾本院校?

長春中醫藥大學是幾本院校?

根據教育局規定,已經沒有明確的壹本,二本的概念。長春中醫藥大學(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簡稱長中醫,位於吉林省長春市,由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應用研究型高校B類,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

學校肇始於1950年成立的長春市立中醫進修學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長春中醫學院,2000年,吉林省職工醫科大學和長春中醫學院附屬衛生學校並入。2006年更名為長春中醫藥大學。

學校教學理念

學校始終恪守“啟古納今,厚德精術”的校訓精神,牢牢抓住“立德樹人”這壹根本任務,形成了從高職教育、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人才,校友遍及海內外。學校突出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產學研結合,不斷提高對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學校館藏資源

據2020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圖書館收藏各類圖書233.4萬余冊其中紙質圖書121.4萬余冊,電子圖書66.8萬余冊;期刊2719種(含過刊);館藏古籍2700種,近3萬余冊。購置了中國知網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EBSCO西文數據庫、中國中醫藥數據庫檢索系統、超星讀秀、超星電子圖書、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愛迪科森網上報告廳、百鏈、移動圖書館等40余種數字資源。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創刊於1985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廳主管,長春中醫藥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類科技期刊。設有理論研討、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證經驗、臨床報道、現代醫學、方藥研究、綜述、文獻研究等欄目。

2007年8月,榮獲首屆吉林省高校科學研究促進獎;2009年10月,榮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同年,榮獲吉林省壹級期刊;同年,在中國醫學期刊影響因子表(2009)中名列第8位。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有壹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個,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9個,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4個,省重中之重學科2個。

壹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中醫學、中藥學

壹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基礎、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 、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博士

壹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中藥學、護理學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基礎、中醫醫史文獻、方劑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骨傷科學 、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五官科學、針灸推拿學、中醫心理學、中西醫結合基礎、中西醫結合臨床、中西醫結合臨床基礎、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制藥工程學、社會發展與管理藥學、藥物經濟學、中藥資源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中藥分析學、中藥藥劑學、中藥生物技術、中藥炮制學 、中藥鑒定學、臨床中藥學、護理學、中醫藥信息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藥學、護理學、公***衛生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內經學、中醫腦病學、中醫心病學、中醫肺病學、中醫骨傷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中藥藥理學、藥用動物學、中醫絡病學、中醫兒科學、中醫神誌病學、中醫眼科學、中醫康復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護理學、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全科醫學、中醫預防醫學

吉林省重中之重學科:中醫學、中藥學

吉林省重點學科: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

吉林省長白山學者特聘計劃設崗學科:中醫學、中藥學

優勢專業

國家級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醫學、中藥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藥學、護理學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藥學“兩段雙向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精品課程:《中醫骨傷科學》等

國家級精品資源***享課:《中醫骨傷科學》等

省級壹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制藥工程、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藥學、藥物制劑、護理學

省級品牌專業建設點:中醫學、中藥學、針灸推拿學、護理學、制藥工程、公***事業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針灸推拿學、護理學、制藥工程、公***事業管理、藥學、藥物制劑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針灸推拿學專業“3+2”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基於中醫基礎類課程中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制藥工程“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架構於實踐實訓的立體多維中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臨床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