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龍的傳人,不能對中國的龍文化壹無所知。不了解龍文化,就無法了解古老的中華文明。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壹種撲朔迷離的感覺。
這裏,我們將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秘……
龍的節日
形形色色的禱龍習俗,導致了龍的節日和廟會的形成。
壹年到頭,幾乎每個月都有龍的節日或廟會,有時壹月內還有多次。這些節日廟會有屬於某個民族的,有屬於某幾個民族的;有屬於某片地域的,有屬於多片地域的;並且集祈神、教化、生產、娛樂等於壹體,體現著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
下面我們按農歷時序介紹壹下這些龍的節日與廟會:
農歷正月,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山城海濱,旱埠水鄉,全國各省區幾乎都有『龍燈會』,也稱『鬧龍燈』、『盤龍燈』、『舞龍燈』、『掉龍燈』、『耍龍燈』等。除此之外,正月初五有『龍頭節』。這是雲南河口大瑤山地區瑤族的傳統節日,當地群眾在這壹天用各種供品祭祀龍王。正月辰日,則有『祭龍節』,紅河哈尼族群眾在這壹天以村為單位舉行鄭重的祭祀活動。祭禮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被稱為『龍頭』的老人主持,祭壇設在『龍樹下』。各家各戶自己置辦齊豬、雞、鴨等祭物,由家中男性前往獻祭。祭時停產三日,祭後的第壹個午日,各戶派壹個男性自帶酒肉去『龍頭』家聚餐,以示謝意。和哈尼族的『祭龍』相似,基諾族有『祭大龍』的節日。屆時全寨停產三天,立兩個木樁於村寨門口,表示禁止出入。第壹天婦女非但不能出寨門,連家門都不能出。村寨邊搭壹臨時草棚,草棚 前有大樹,樹下宰水牛壹頭,水塘邊殺母豬壹頭,小豬七頭,將牛尾巴掛在大樹上,豬骨頭供在水塘邊。
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湖北武昌有『祭龍會』,形式有舞龍、燒龍和拔河比賽——以所用的繩子象征龍。另外,還有於春節期間,在北京龍潭湖公園舉辦的『龍潭廟會』、於龍慶峽舉辦的『龍慶峽冰燈會』——這些廟會、燈會、不僅名稱與龍有關,內容也多有龍參與,如舞龍、賽龍、龍燈造型等。
正月二月之間,有『祭龍潭節』。這是雲南蘭坪普米族的傳統節日(寧蒗普米族壹般在三月、七月舉行)。普米族各家各戶都有自己的『龍潭』(亦稱『靈泉』),地點大多在深山老林峽谷澗畔。屆時全家同往,在『龍潭』附近歇宿三日。他們用木棍和木板搭成高臺,稱作『龍塔』,即『龍宮』。塔前立壹個百尺標竿,上掛七個用雞毛麻線紮成的七角鬥架,作為龍神的住處。將牛奶、清酒、酥油、乳餅、茶葉、雞蛋等祭物擺在龍塔上,先請巫師登壇念經,然後全家祈禱,禱畢,將塗有酥油的五十個面偶投入龍潭。各家祭祀後,全村還要舉行更隆重的祭祀。
二月初壹是『春龍節』。舊時山東惠民壹帶的鄉民取竈灰作青龍狀,以圖吉祥。《中國全國風俗誌》有記:『二月朔日為青龍節,取竈圍物,如龍蛇狀,名曰引錢龍。』
二月初二是『龍擡頭節』。這是漢民族的傳統節日,覆蓋面廣,影響也大。清人潘榮陛《帝京歲時記》雲:『二日為龍擡頭日。鄉民用灰自門外蜿蜒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都人用黍面、棗糕、麥米等物油煎為食,曰薰蟲。』這壹天,北方農村普遍流行吃炒豆的習俗,並有『二月二,龍擡頭』的傳說,還有『龍擡頭日兆』的俗信,即以是日之陰晴蔔壹歲之潦旱,以為天晴則主旱,陰雨則主潦澇。在大巴山黃官壹帶,人們把二月二稱為『春龍節』。為了喜迎春龍,山民們全家起大早,將居室內外房前屋後打掃得乾乾凈凈。然後趁早吃『龍須面』,面拉得越長越好,意思是龍須綿長,象征吉祥。吃面時,由年長者率先端碗,站在堂屋中間,面向室外天空,念唱壹段『二月二龍擡頭,風調雨順好年頭;包谷棒子粗又大,高梁谷子舞龍頭』之類的吉言歌訣。中午吃『龍鱗餅』,餅上有村婦們精心制作的『二龍戲珠』、『龍鳳呈祥』等圖案花紋。這壹天還禁止婦女做針線活,因為傳說神龍在這壹天要擡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的眼睛。同日還是雲南苗族群眾舉辦『祭龍會』的日子。壹般是以村寨為單位,以大樹作為龍的象征,以豬、雞、狗等為祭品。
龍起源的種種說法
著名學者聞壹多在本世紀40年代便探討了龍的原形,他認為,龍的主乾部分和基本形態是蛇。他說:"所謂龍者,只是壹種大蛇,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龍",後來有壹個以這種大蛇為圖騰的團族,兼並了、吸收了許多別的形形色色的圖騰團族,大蛇這才接受了獸類的腳,馬的頭,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於是便成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龍了。
孫作雲也研究過龍,他與聞壹多的觀點略有不同,他認為龍是蛇的神秘化。他說:"在中國原始社會,在中原地區,有以水中動物或兩棲動物作圖騰的幾個近親氏族。他們結成壹個聯盟,其中最主工的是以蛇為圖騰的氏族。蛇加以神秘化,變成圖騰神物,就在龍。因此,蛇氏族也就是龍氏族"
劉敦願也認為龍最初的形象是蛇,但與上述學者所說略有差異。他說:"龍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壹種極為常見的神物,傳說的起源既早,流傳也很廣遠,內容十分復雜。但歷史地考察起來,不過是壹種對於爬行動物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延續和發展而已,最初的形象是蛇,所代表的自然力量是土地。"並認為,"有角的龍就是蛇,以角來表示其神異性,甲骨文金文所見的龍字都有是如此。"
臺灣學者袁德星亦主張龍的真相是蛇。他在1978年所寫的論文中指出:"宗教上文化中的蛇便是龍。""蛇晉級為龍,完全是文化行為所造成的。"
伏羲文化
中國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國家,我們的先祖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光彩奪目的文化遺產。華夏子孫對民族文化的探索顯示了她非凡的創造力,為人類社會進步貢獻出無數璀璨的隗寶。當我們研究、整理、開發這份遺產時,沐浴著她那智慧之光,深感應讓她為今天和明天祖國的文明建設獻出潛在的光輝。
伏羲,是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國第壹位人王,他和女媧被譽為中國的『亞當』和『夏娃』。傳說伏羲、女媧均為人首龍身,或說人首蛇身,是他倆繁衍了整個中華民族,所以中華民族自稱『龍的傳人』。伏羲的誕生和功績,從遠古流傳至今,歷代尊為人祖,千秋俎豆。他們為人類的繁衍、生存,探索發明了新的生產手段和新的生活方式,『肇啟文明』使人類擺脫了洪荒時代的蒙昧狀態,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和興旺發達奠定了根基。
伏羲,是中華民族所敬仰的人文初祖,是華夏龍的傳達室人之根基,以其為代表的先民們開創性的生產實踐和社會實踐,孕育和形成了『伏羲文化』,伏羲文化『壹劃開天』把人類從洪荒時代推進到了壹個文明的新紀元,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今天,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研究伏羲文化,弘揚伏羲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從而進壹步擴大對外開放和文化交流,促進經濟發展,不僅是羲皇故裏——天水300萬人民的神聖責任,也是全國人民和全球華夏子孫的歷史責任。
有關龍的記載
根據古代的經文,龍是壹種創造物,它有鹿壹樣的角,駱駝的頭,野兔的眼睛以及巨蛇的頸。它的腹部看上去像壹種『Shen』(壹種類似鱷魚的虛構的水龍)。它的爪像鷹,指間像老虎,而它的耳朵則類似於壹種水牛。龍有能力在瞬間從壹種物體變成另壹種;從胖到瘦,從高到矮。它也可以飛上天以及下到海底。看上去,龍似乎是壹種具有超能力的創造物,能變換成各種形式。在中國,龍的標誌誕生在商、殷朝(公元前16-11世紀,中國出現最早的象形文字期間),它被刻在動物的骨頭與海龜的外殼上。這些刻花描述了壹種有角的爬蟲動物,它有牙齒、鱗,有的也有爪子。上述符號通常指明龍被視為壹種殘酷的、罪惡的,帶來不幸的創造物。基於這些符號,中國科學家總結出其實是壹種短吻鱷魚。在幾個世紀中,科學家提出過許多關於龍的解釋與推測。無疑,龍在它最初的形象中壹定是壹種爬蟲動物、壹種蛇、壹種短吻鱷或是蜥蜴。距今5000-6000年的化石與古跡說明,蜥蜴、短吻鱷及龍是由象征榮譽的圖騰以及宗教中改編而成的。通過研究這些發現上的畫像,我們可以追溯到龍最早的形象,它的進化史到它現在的外貌。
雖然第壹條龍只有壹種單壹的形象,但隨著中國古人彼此間的聯系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把他們的圖騰描繪地更具有想象力。經過很長壹段時間,這種圖象就演化成了壹種性質完全不同的龍或圖騰。
因此,龍是人們想象力的結晶,是被人們崇拜了幾個世紀的神秘創造物。在現代國畫中,龍也以各種形式出現。少數民族把龍描述成各種樣子,從壹條魚到鱷和人。
龍文化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每壹個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龍成為了壹種文化。在中華兒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龍這壹虛幻的神物,盤旋人們心中已有幾千年之久。
中國龍起源於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人們出於對大自然的崇拜與五谷豐登的美好願望,在心中構造了壹種擁有馬頭、鹿角、蛇身、魚鱗、鷹爪、魚尾等特征的神獸,並賦予它翻雲賦雨,興風作浪的神力,這就是龍。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龍頻繁出現,它成為了開天辟地的神,幫助黃帝統壹了中國,又力保大禹治水,為千千萬萬人民造福。
在封建時代,龍象征著皇權、神權,是不可侵犯的威嚴,而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龍更成為壹種吉祥物,飛入尋常百姓的生活。人們舞龍、賽龍舟,在燈謎、對聯、圖畫中,龍成為了不朽的主題。
作為龍的傳人,我們應該將流傳千年的龍文化發揚光大,弘揚壹種浩窮天宇的民族之氣。
龍,集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具百獸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納百川之胸襟。在這新的時代,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它將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它還將代表中華民族的精神,成為新世紀的中華魂。
龍的種類
夔龍:想象性的單足神怪動物,是龍的萌芽期。《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壹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壹足。』(《說文解字》)『夔,壹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壹,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是壹種早期的龍,以爬蟲類——蛇作模特兒想象出來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曾出現在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蟠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壹種沒有角的早期龍,《廣雅》集裏就有『無角曰螭龍』的記述。對蟠螭也有兩種說法,壹種是指黃色的無角龍,另壹種是指雌性的龍,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就有『赤螭,雌龍也』的註釋,故在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常用蟠螭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或作銜牌狀,或作穿環狀,或作卷書狀。此外,還有博古螭、環身螭等各種變化。
蛟:壹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騰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關於蛟的來歷和形狀,古典文獻中說法不壹,有的說『龍無角曰蛟』,有的說『有鱗曰蛟龍』。而《墨客揮犀》卷三則說得更為具體: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倘蛟看見岸邊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繞之,使人墜水,即於腋下吮其血,直至血盡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中有周處入水三天三夜斬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鱷魚。
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便是龍中之老者了。
應龍:有翼的龍稱為應龍。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征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壹只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火龍:是以火懾勢的龍。全身有紫火纏繞,凡有火龍經過之處,則壹切物體均被燒焦。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壹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梁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在《太平禦覽》中,對蟠龍又有另壹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壹起了。
青龍:為『四靈』或『四神』之壹,又稱為蒼龍。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將天上的若乾星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區,即二十八宿,用以觀察月亮的運行和劃分季節,並把二十八宿分為四組,每組七宿,分別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青、紅、白、黑四種顏色以及龍、鳥、虎、玄武(龜蛇相交)四種動物相配,稱為『四象』或『四宮』。龍表示東方,青色,囚此稱為『東宮青龍』。到了秦漢,這『四象』又變為『四靈』或『四神』(龍、鳳、龜、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來愈濃。現存於南陽漢畫館的漢代《東宮蒼龍星座》畫像石,是由壹條龍和十八顆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組成的,這條龍就是整個蒼龍星座的標誌。漢代的畫像磚、石和瓦當中,便有大量的『四靈』形象。
魚化龍:是壹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壹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我國古代早已有之。《說苑》中就有『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的記載,《長安謠》說的『東海大魚化為龍』和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過龍門,均講述了龍魚互變的關系。這種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現,並在歷代得到發展。
龍的形式
坐龍:呈正襟危坐的形式,頭部正面朝向,頦下常設壹火球,四爪以不同的形態伸向四個方向,龍身向上蜷曲後朝下作弧形彎曲,姿態端正。坐龍壹般設立在中心位置,莊重嚴肅,上下或左右常襯有奔騰的行龍。在封建社會中,坐龍是壹種尊貴的龍紋祥。
行龍:呈緩緩行走狀,整條龍為水平狀態的正側面。行龍常常作雙雙相對的裝飾,構成雙龍戲珠的畫面,常裝飾在殿宇正面的兩重枋心,器皿的狹長形裝飾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單相出現時,龍的頭部常常作回頭狀,使畫面更顯生動。
升龍:頭部在上方,奔騰飛舞,呈升起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上方飛升,稱『左側升龍』,龍頭往右上方飛升,稱『右側升龍』。升龍又有緩急之分,升騰較緩者,妳『緩升龍』。升騰較急者,稱『急升龍』。頭部在上的升龍又作往下的動勢,稱為『回降龍』。
降龍:頭部在下方,奔騰飛舞,呈下降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下方俯動,稱『左側降龍』,龍頭往右下方俯動,稱『右側降龍』。降龍又有緩急之分,下降較緩者,稱『緩降龍』。下降較急者,稱『急降龍』。頭部在下的降龍又作往上的動勢,稱為『回升龍』或『倒掛龍』。
雙龍戲珠:兩條龍戲耍(或搶奪)壹顆火珠的表現形式。它的起源來自天文學中的星球運行圖,火珠是由月球演化來的。從漢代開始,雙龍戲珠便成為壹種吉祥喜慶的裝飾圖紋,多用於建築彩畫和高貴繁華的器皿裝飾上。雙龍的形式以裝飾的面積而定,倘是長條形的,兩條龍便對稱狀地設在左右兩邊,呈行龍姿態。倘是正方形或是圓形的,(包括近似於這些形態的塊狀)兩條龍則是上下對角排列,上為降龍,下為升龍。不管是長條形的,還是塊狀形的,火珠均在中間,顯示出活潑生動的氣勢。
雲龍:泛指奔騰在雲霧中的龍。龍和雲是結合在壹起的,雲,是產生龍的基礎。而龍噓出的氣便成了雲。雲龍紋就是雲和龍的***同體,將龍的頭、尾、腳『打散』又和抽象的雲融匯在壹起,顯示出壹種似雲非雲,似龍非龍的神秘圖案。
草龍:是壹種含有龍形象的卷草圖案,又叫『卷草纏枝龍』。頭部有明顯的龍頭特征,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圖案。整體往往呈現出『S』形的主旋律,並將『S』形繼續延伸,產生壹種連綿不斷、輪回永生的藝術效果。頭部與卷草曲卷的豐富變化,形成動靜參差、相互呼應、層次豐富的畫面。在構圖上,采用均衡的形式,講究曲線美,富有動律感。在表現形式上,則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把帶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紋』內容,綜合到壹個畫面,給人以想象的余地。卷草纏枝紋常應用在建築、家具和器皿的裝飾上。
拐於龍:源於草龍,又脫胎於草龍,形成壹種獨特的表現形式。拐於龍的線條裝飾顯的挺拔、硬朗,轉折處呈圓方角。龍的頭部也呈方圓形,整體協調壹致,簡潔、明快,又有壹定的裝飾意趣,常用在家具、室內裝飾及建築的框架上。
團龍:把龍的形體適合為圓形稱為團龍。它源於唐代,明清時運用較為普遍。『四團龍』、『八團龍』等團花定為當時的冠服制度,即壹件服飾上有四個或八個團龍是最尊貴的。後來發展為十團、十二團、十六團、二十四團,數量越來越多,使用範圍也放寬了,織錦、刺繡、陶瓷、建築、家具等裝飾上都有團龍,團龍適用性強,又保持了龍的完整性,裝飾味也很濃,運用十分廣泛。團龍的表現形式也很豐富,有『坐龍團』、『升龍團』、『降龍團』等。團龍的圓邊還裝飾有水波、如意、草龍等圖紋,使團龍紋華麗而又豐富。
為什麼說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人類是由女媧捏黃土造出來的。女媧創造了人類,那麼女媧她自己又是誰創造的呢?按普遍的說法,女媧最早應是奉蛇為圖騰的民族創造出來的。
什麼是圖騰呢?圖騰(totem)是原始社會氏族的壹種標誌。圖騰信仰是壹種非常原始的信仰。而蛇圖騰的色彩在女媧、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顯地看出。蛇圖騰分布很廣,現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東南部和西南部。在幾千年的不斷遷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圖騰傳遍了長江南北,在臺灣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圖騰的遺跡或習俗。在奉蛇為圖騰的地區,人們壹般認"蛇"是"龍"的原形,"龍"是"蛇"的神性顯示。所以在江蘇、浙江、安徽壹帶稱家蛇為"蒼龍"、"天龍"、"家龍"等等,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稱"龍種"、"龍人"、"龍戶"並建蛇廟,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而且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龍是中國人的象征,中華民族驕傲地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
龍的美術
中國第壹套郵票:大龍郵票
全套***有3種面值,幣制為關平銀,1分銀為綠色,3分銀為紅色,5分銀為黃色,刷色有深淺暗亮等差異,采用凸版印刷,有背膠,齒孔12.5度。由上海海關造冊處印制,先後分三期印制、發行,根據票幅和紙張等特征分為:
薄紙大龍 1878—1882年印制,為第壹期。紙質韌薄,略呈透明,圖框間距約2.5mm,後期全張為25(5×5)枚,但3分銀全張為20(5×4)枚。此期印量最多。
闊邊大龍 1882年印制,為第二期。圖框間距約4.5—5.0mm,紙張比較復雜,有的脆薄而易裂損。因紙張尺寸關系,3分銀全張改為15(5×3)枚,除3分銀外,另外兩種印量較少。5分銀新票存世尤少,為名貴品,俗稱黃5分,全張新票為孤品,原由美國集郵家施塔收藏,曾被中華郵票會譽為『西半球最罕貴之華郵』,1991年由香港林文琰購藏。
厚紙大龍 1883—1885年印制,為第三期。紙質厚而不透明,圖框間距2.5—3.25mm,因子模磨損和紙張尺寸關系,全張都改為20(4×5或5×4)枚。按齒孔形態又分光盼、毛齒2套。
大龍郵票發行量***約法100萬枚,關於它的具體發行日期迄今為止未見記載,經研討,大龍郵票的最早發行日期被認為在1878年7月24日至8月1日之間。因此,大龍郵票的發行史、子模特征和版式、郵戳、實寄封等,長期以來都是集郵研究的重要課題。
龍的影響(壹)
中國龍文化,上下8000年,源遠而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
詩歌是我國文學中出現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詩歌集《詩經》中,就已有關於龍的描述:『龍旗十乘』、『龍旗陽陽』,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動中,繪有龍紋的旗幟迎風獵獵的神聖莊嚴場面。在春秋戰國時興起的楚辭中,龍也是詩人幻想詠頌的對象。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膾炙人口的《離騷》中,以熱情真摯的語句、豐彤薈蔚的修辭表現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強烈的懮國情懷。詩人講到他因不見容於楚國的群小而欲上天去求賢女、聖妃時,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樣駕起龍車在彩雲中遨遊: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奔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大意為: 為我駕起那嬌健的飛龍,
乘上玉與象牙裝飾的車輛。
心誌不壹豈能***處,
我將自己離去,適彼遠方!
我的車隊有千輛,排列整齊,
隊伍威武,隆隆驅馳。
每輛車有八條蜿蜒的神龍牽曳,
車上飄動著五彩的雲旗。
龍的影響(二)
在詩人的另壹組詩《九歌》中,屈原將民間祀神的巫歌進行了藝術的加工,註入了自己的摯熱的情感,使詩句充滿了奇幻瑰麗的浪漫色彩和攝人魅力。詩中描寫的仙人大都有駕龍的神車,因而詩中有不少涉及龍的詩句。
漢以後,賦體流行。由於得到漢代帝主特別是漢武帝的倡導,賦體發展很快,但同時內容與風格上卻變得綺麗空虛、百般鋪陳,成了歌功頌德的文體。漢及漢之後瑞符之說大行,而瑞符又以龍為最,於是龍成了賦歌詠的主要題材。唐宋時期的賦中也不時出現所謂的『龍賦』,但大都空洞無物,有的純粹是壹種阿諛。藝術上也無大可取之處。只有個別大家手筆的龍賦別有壹番氣象,如白居易的《黑龍飲渭水賦》,盡管完全是詩人的想象,但給人栩栩如生、神態畢現之感,有相當的文學價值。宋王安石作《龍賦》,以龍喻人,別開生面。
在古代七言與五言詩歌中,直接詠龍的不多見。《全唐詩》僅錄唐初李礄壹首:『銜燭耀幽都,含章擬鳳雛,西秦飲渭水,東洛薦河圖。帶火移星陸,升雲出鼎湖,希逢聖人步,庭闕正晨超。』北宋韓崎也有詠龍詩壹首:『育德知何宅,逢辰或見靈。
配乾雖有象,作解本無形。浹物周寰宇,遺功在沓冥。丹青如可狀,試下葉公庭。』這類龍詩在內容與藝術上都沒有多少可取之外。倒是壹些描寫與『龍』有關的自然現象和民俗活動的詩,由於作者有細致的觀察,顯得生動、真實、細膩,有較高的藝術性。如宋歐陽修的《百子坑賽龍詩》,主要寫民間祈雨,詩人先寫降雨情形,然後寫祈雨得驗、農民萬分歡欣的場面:『明朝老農拜潭側,鼓聲坎坎鳴山隅,野巫醉飽廟門合,狼籍烏鳥爭殘余。』場景活靈活現。再如陸遊的《龍掛》詩:『成都六月天大風,發屋動地氣勢雄。黑雲崔鬼行風中,凜如鬼神塞虛空。霹靂迸火射地紅,上帝有命起伏龍。龍尾不卷或天東,壯哉雨點車軸同,山摧江溢路不通,連根拔出千尺松。』龍卷風那種令人驚悸的氣勢和破壞力躍然紙上。
龍的影響(三)
在中國古代的小說中,龍也是個重要角色。中國小說源於『誌怪』與傳奇,而誌怪傳奇又與古代的神話傳說有淵源的關系,因此神話中的龍也就進了小說。較早的有《搜神記》、《續玄怪錄》、《宣室誌》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傳書》。
小說中寫書生柳毅落第回鄉,途經涇陽遇壹龍女,龍女受夫家虐待,被趕到荒野上牧羊。柳毅同情龍女,代為傳信給女父洞庭君。洞庭君之弟錢塘君性暴烈,見信大怒,徑赴徑陽,將龍女夫家人殺死,救出龍女,並要將龍女嫁給柳毅。因錢塘君言詞傲慢,柳毅拒絕。龍女愛慕柳毅,遂變幻容貌,托名盧氏女,與柳毅終成眷屬。小說想象豐富,情節曲折浪漫,對龍女與錢塘君的刻畫極為生動。這壹故事廣泛流傳,以此為藍本改編的戲曲元、明、清三代皆有。明代神魔小說興盛,小說對龍的描寫及其情節多摻加了佛、道的內容,其中的龍往往是作者譴責、戲謔、嘲諷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