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看更多的歷史資訊,可以點擊關註,謝謝!
眾所周知,柳下惠是生於公元前720年,是周朝時期的魯國人,曾任魯國大夫壹職,原名展獲,因為死後謚號是惠,人們才常稱他為柳下惠。提起柳下惠,自然少不了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孔子曾尊稱他為和聖,評價他為被遺落的聖人,柳下惠是人們心中道德的楷模。
柳下惠
在《論語》中這麽記載的,柳下惠在做壹個小官時,因為性格耿直,不願意巴結其他官員,所以很容易得罪高官權貴。柳下惠因此遭到其他官員的排擠,連續三次被罷官。柳下惠雖然連受打擊郁郁不得誌,但因為他的才能聞名天下,各國都想請他任職,可是柳下惠卻壹個邀請都沒同意。因為柳下惠覺得,他因為堅持了做人的原則,才壹而再、再而三的被罷免,這樣就算他到了其他國任職還是會碰到這樣的事,還不如壹直留在自己的家鄉。
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
柳下惠
其實嘛,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最早出現在《荀子》中,這個故事壹直流傳下來,至今壹***存在兩個版本。
有壹個說法是這樣,在壹個寒冷的冬夜,柳下惠在城門旁邊睡覺,遇到了壹個前來投宿的女子。柳下惠怕這個女子凍死,就抱著這個女子取暖,又解開外衣裹緊女子,兩個人就這麽坐著過了壹夜。因為柳下惠並沒有對女子有什麽非禮的行為,所以人們誇他坐懷不亂。
坐懷不亂
有壹個說法就是,柳下惠外出拜訪朋友時遇上大雨,只好跑到古廟中避雨。但是柳下惠壹走進古廟就發現了壹個未著寸縷的姑娘,他連忙走出寺廟,站在外面的槐樹下躲雨。這件事流傳出來後,才有了坐懷(槐)不亂的典故。
以上便是關於“柳下惠坐懷不亂是怎麽來的?”壹文,如果想看更多的歷史資訊,可以回到頂部點擊關註,謝謝!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