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了解莆仙文化的特色,是離不開對莆仙方言、地方民俗、特產風味的認識。也許,這些內容有助於人們揭示莆仙文化的神秘面紗,探究出個中真諦。 莆仙方言屬漢語方言系閩海方言群,因莆仙歷史上同屬於興化軍、興化府,所以,莆仙方言也稱為興化話。莆仙方言的獨特標誌是:八音分明,保存著大量的唐以前中原古漢語,保留著邊擦清音。
莆仙方言流行區域,除原莆田縣和仙遊縣全境外,還有周邊的福清新厝、江陰、壹都、東張、鏡洋、音西的部分村落與惠安塗嶺、惠北以東及永泰梧桐以南、嵩口以西等地區。莆田市旅外華僑及其後裔足跡所至的地方,習慣上仍操用莆仙方言。據統計,目前使用莆仙方言的人口約500多萬。
方言是壹種傳統文化表征,是經過千百年來逐漸形成不斷發展而來的。莆仙方言是古代閩越族原住人和不斷南遷的中原漢人產生文化交融的結果。歷史上,大量中原漢人遷徙入閩。據史料記載,漢武帝時朱買臣率兵南征東越王余善,部分漢兵就在莆仙定居下來。當年留下的雞子城和越王臺遺跡就是佐證。晉代“永嘉之亂”時八姓入閩,很多人也遷入莆仙,現存的氏族譜有清楚的載述。五代時中原人士避亂入莆,是較大規模的中原士族進入莆仙。莆仙方言是以中原古語、閩越語音的結合體為主,並逐漸吸取現代語匯和壹些外國語為輔的地方話。外地人剛接觸莆仙方言時,只聞嘰嘰喳喳,不知所雲,常常比喻為雀舌鳥語。其實,莆仙方言中保留著大量的上古漢語、中古漢語的語音特點。清代學者錢大昕提出的“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等著名論斷,可在莆仙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證。如“肥、飛、飯、蜂”等字,普通話讀為唇音“f”,而這些中古漢語中為輕唇音的字,用莆仙方言念白時,其聲母為p、ph。又如“中、直、蟲、抽、除”等字,今普通話的聲母為zh、ch,而興化話念白時,其聲母卻是t、th。在莆田南山廣化寺的宋代石經幢上,用中、梵文泐刻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梵文英譯的“伽、迦、俱、揭”,讀為k,kh,而“咤、侄、恥、胝”讀為t、th壹類,這與莆仙方言讀音如出壹轍。
由於大量古音的存在,莆仙方言中的口語使用大量的古語詞,如稱“腳”為“骨交”,稱“書”為“冊”、稱“繩”為“索”、稱“晚”為“晏”、稱“哭”為“吼”、稱“蛋”為“卵”、稱“立”為“企”、稱“房”為“厝”、稱“飯”與“糜”、稱“藏”為“囥”,稱“踩”為“蹂”、稱“嘗”為“味”等等。所以,莆仙方言和現行的普通話有很大的差異,外人確實會感到陌生。
另壹方面,莆仙方言帶有古代原住人閩越族的語音遺留。學者研究表明,莆仙方言詞匯中壹些土語與古越後裔的壯侗語有驚人的類似。如莆田稱鞋子、筷子的壹只或壹支為“戈”,這與壯族、布依族的(K’D’)壹致;又如北方稱牲畜居處為“圈”,莆仙則稱為“欄”,音義和壯族、水族、傣族相似。如莆仙方言的“阪”字,與壯侗語的(ban3)壹樣,意為村寨,多用於地名,莆仙帶有“阪”字的地名有近百個,諸如“沙阪、林阪、蒲阪、鄭阪、下阪、土阪、芳阪、南阪、阪洋、阪中、湖阪、後阪、龍阪、洋阪、”等等。在語法上,莆仙方言中的量詞、動詞、形容詞、能願動詞都帶有黏著狀態,都可以得疊,這與古越語的黏著特征極為相近。經過千百年的交融同化,莆仙古代原住人閩越族群逐漸成為弱勢群體,至今已無法尋覓其蹤跡了,但在《閩都別記》中,記載著宋代莆田涵江還有古越族的後裔木客的存在。
在原莆田縣和仙遊縣境內,莆仙方言基本上相通,但仍存在十裏不同音的現象。在語音上,莆田沿海壹帶壹般都帶有鼻化韻,俗稱“界外腔”;莆田江口壹帶受福清話影響,俗稱“江口腔”;仙遊機亭和園莊壹帶,口音則挾雜“閩南泉州腔”;而遊洋、石蒼、鐘山、象溪、莊邊、新縣、大洋等山區鄉鎮的口音,則有明顯的“山裏腔”。在詞匯上,也存在壹些差異。如莆田方言壹般把“海蠣”稱為“蚮”,楓亭卻說成“蛾”,大概是指其形狀如蛾蟲;又如涵江常把“蜘蛛”稱為“八大爺”,是源於壹個蜘蛛織網迷敵,救了明正德皇帝大駕的傳說。莆田方言稱“兒子”為“囝”,仙遊方言則叫“乃囝”等等,加上“乃”的稱謂是古代人的習慣用法,如“乃父”“乃翁”等。 莆仙鏡內的民俗保留中原古風,又獨具地方特色。莆仙與中原壹致的歲時節令有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除夕等等,諸如上元賞燈、踏青祭掃、龍舟賽會、中秋賞月、重陽登高、辭歲迎春等節俗活動,與中原古俗壹脈相承。在婚俗、壽俗、葬俗、民俗、飾俗等方面也大都有中原古代文化的遺存,表現出和睦相親、尊老敬賢、勤勞儉補、助人為樂的風尚。由於歷史文化的積澱十分豐厚,傳統的地方性文化藝術如莆仙戲、十音八樂等內容無不滲透於歲時節令、婚姻、壽誕等民俗活動之中。
千百年來,莆仙人民傳承著壹種正義剛烈、不畏強暴的民族精神。在看似尋常的歲時令中,透出強烈的愛憎情感。如春節貼“白額春聯”,以示對侵犯者殺戮無辜的抗爭;正月初四“做大歲”,牢記倭寇入侵曾犯下的滔天罪行。有不少的民俗活動是為紀念歷史上英勇反抗外敵而壯烈犧牲的英雄人物,如林居裔、陳文龍、陳瓚、魏升、林蘭友等,都被尊奉為保境安民的神靈。
在仙遊楓亭,為紀念南宋抗元鬥爭英雄陸秀夫而每年舉行的留春節更是值得宣揚:南宋末年,元軍南下,宰相陸秀夫全家死於兵亂之中。他保護年幼的皇帝趙昺,轉移到仙遊楓亭,募兵抗元。當地的年輕姑娘蔡荔娘慕其氣節高尚,嫁給陸秀夫。後來,陸秀夫兵敗崖山,負帝投海盡節。噩耗傳回,蔡荔娘和楓亭父親老灑酒海濤,揮淚拜祭,唱起了令人蕩氣回腸的留春詩:“擊戰鼓兮唱留春,唱留春兮忠魂。崖山怒源空拍岸,蛙鼓數聲誰與聞……”蔡荔娘那裏正懷著陸秀夫的骨肉,生下的孩子便是長大後決不食元朝俸祿的陸文釗。
這個悲壯的故事在民間形成了留春節的風俗,也鑄就了莆仙人的民族氣節,那便是在元朝和清代前期莆仙人大多不願為官的緣故。
在莆仙民俗發展演變的歷史進程中,傳承著許多傳統的美德,也不可避免地滲透著不少落後迷信的消極因素。如畏天、敬神、事鬼的陋習和族權觀念、歧視婦女等封建思想,形成了壹定的危害。 莆仙地區人多地少。受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有山海之利,物產豐富。海產品主要有帶魚、黃魚、馬鮫、鰳魚、梭子蟹、蟶、蛤、螃蟹、海蠣、蝦、海帶、紫菜,淡水魚有鯽、鰱、鯰、鰻、鱺、鰍等。山珍野味和豆蔬類品種繁多,幾乎應有盡有。本地的茶葉、蠶豆、甘蔗和荔枝、龍眼、枇杷、文旦柚、紅柿是著名的特產。宋人範正敏在《遁齋閑覽》中稱“今莆陽荔枝遂為天下第壹”。黃庭堅也曾以“子魚通印蠔破山,不但蕉黃荔子丹”的詩句,列舉出壹串莆田的特產。
莆仙豐富的特產,加上人民群眾的智慧和飲食習慣,便創造出許許多多的風味小吃。這些風味小吃,往往以獨特的文化意蘊超越它原有的價值。不少風味小吃都有關於它的來歷佳話,充滿著趣味感。所以,當妳品味著壹種風味小吃,並了解它的來歷時,便會感到那種趣味遠遠勝過任何美妙的滋味了。
如關於興化米粉的故事中,不僅有錢四娘倡建木蘭陂的內容,還有明代才子柯潛應對的傳說。明景泰年間,莆田闊口有個艷麗的才女,家裏以加工米粉為業。她十分羨慕柯潛的才學。有壹天,她得知柯潛要到闊口買米粉,便在闊口橋頭出對,並說柯潛要是能對得出來,她就願意嫁給柯潛。她的第壹上對是:“地名闊口何無舌”柯潛應簽:“山號壺公豈有須”。第二個上對是“八刀分米粉”;柯潛見到這個拆字對,想了半天也對不出來,只好先買了米粉回去。他走過闊口橋時,隱隱聽到莆田梅峰寺的鐘聲,突然靈機壹動,想出“千裏重金鐘”的下對。他急忙返身去找那女子,誰知已經來不及了,她見大才子柯潛也對不上,自己此生再也找不到意中人了,絕望之下縱身躍入闊口海波中自盡了。
柯潛後來中了狀元,官至少聊,仍忘不了那個做米粉的才女,以致於終身不娶。諸如此類的,還有關於春卷的傳說、盤舍米龜的傳說、光餅的傳說、煎粿的傳說等等,不壹壹列舉。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莆仙民間的傳統風味小吃既登大雅之堂,又入小康之家;在旅遊文化中,成為壹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