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把自己擺進去”看如何學國學
程子曰:“初學者,抉得東來又倒西”。剛開始求學問道,難免壹頭霧水,不知所然。就象我們現在初學國學,面對經史子集、儒道墨法這麽多博大浩渺的學問典藏,品讀《周易》、《論語》、《大學》、《中庸》這些晦澀難懂的先賢文章,當真是無從下手,難以立於中道。好在有國學大師余敦康先生壹語點破天機:“把自己擺進去”! 仔細把味余老這句經典之言,不覺中有了醍壺灌頂的頓悟。不錯,國學雖然博大精深、流派繁雜,但我們學習國學,並不是要像古人那樣死讀書、讀死書,做八股文章,而是要領會其精髓與核心,從中得到領悟和啟示,學到境界和方法,為我所思、所感、所用,從而獲得修為和智慧,通俗講就是學以致用。讀《大學》,領會明德、親民、至善的精要即可定其規模;看《論語》,掌握以仁、義、禮、智、信來立德為善則能立其根本;品《中庸》,通曉中而至庸、和而不同就會觀出微妙之處;研《周易》,方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無處不體現陰陽平衡的通變玄奧。特別是誦讀老子的《道德經》,雖有八十壹章節之眾,卻只需把握天人合壹、道法自然即可無為而無不為,以修得上善若水、上德若谷的品性。 於浩瀚中取壹瓢飲,就是把個人置身於國學知識的海洋裏,汲取適合自己所需、對自身有用的東西,助我修身晉德、安身立業。也只有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才不至於人雲亦雲、隨幫唱影,學來學去還是壹頭霧水,混得個濫竽充數的頭銜罷了。就仿佛冥冥中妳穿越時光隧道,與先秦諸子席地圍坐、把酒高談,先賢玄機妙論竟變得不再那麽神秘和遙遠,生命氣質不覺已完全融入其中。恍惚間驚覺過來,內心有如明鏡臺壹樣無物空靈,雖有夢境般的虛幻,卻也有身為夢中人的滿足之感。再回到當下。向內觀己,有所思而得悟,知至意誠心正,即得以修身;向外處世,執中求和、內方外圓,凡事做到適時、適地、適度,在大和諧中謀大發展。 個人體會學國學有兩個要素:壹是對國學要有框架和結構性的認識,二是對國學要有根本性的把握。第壹條不難做到,而達到第二條卻極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對國學把握到什麽程度,難於言表,更因人而異。把自己擺進去,以自己的實際需求、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學道、悟道進而得己之道,能夠很好地應用於妳所處在的社會生活環境,並獲得心境的愉悅、事業的發越,這大概就是每個人學習國學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