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那些書比較出名的

有那些書比較出名的

太多太多了,我就列出中國古代的文學書籍吧

壹、經類8種

1.《周易》(亦稱《易經》,簡稱《易》)

其系辭傳、文言傳宜熟讀成誦,卦象傳六十四條可用別紙鈔出,隨時省覽。陳戍國校註本、周振甫譯註本或唐李鼎祚集解本。

★2.《詩經》(簡稱《詩》)

當全部熟讀成誦,即不爾,亦須壹大部分能其詞;可專讀國風、二雅。程俊英譯註本或清陳奐《詩毛氏傳疏》。

3.《禮記》(又稱《小戴禮記》)

選讀。中庸、大學、禮運、樂記四篇當熟讀成誦,曲禮、王制、檀弓、禮器、學記、坊記、表記、緇衣、儒行、大傅、祭義、祭法、鄉飲、酒義諸篇可多遊覽數次。陳戍國校註本或唐孔穎達正義本。

★4.《春秋左傳》(亦稱《春秋左氏傳》,通稱《左傳》)

宜選出若幹篇熟讀成誦。楊伯峻註本或晉杜預集解本。(梁啟超先生以為,或與《國語》本為壹書,由西漢人析出,當合讀之。徐元誥集解本或三國吳韋昭解本。)

★5.《論語》

當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註釋。楊伯峻譯註本、清焦循通釋本或宋朱熹《四書集註》。

★6.《孟子》

當熟讀成誦,即不能,亦須翻閱多次;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註釋。楊伯峻譯註本、清戴震字義疏證本或宋朱熹《四書集註》。南懷瑾《孟子旁通》可參。

7.《爾雅》

清郝懿行義疏本。

★8.《說文解字》(簡稱《說文》)

清段玉裁註本。(另推薦中華書局版無註本。)

二、子類18種

★9.《荀子》(又稱《孫卿書》)

解蔽、正名、天論、正論、性惡、禮論、樂論諸篇最當精讀,其余亦須全部遊覽。張覺校註本、梁啟雄簡釋本或清王先謙集解本。

★10.《孫子》(通稱《孫子兵法》)

楊炳安等校釋本或魏曹操等十壹家註本。

★11.《管子》

姜濤新註本、顏昌峣校釋本或唐房玄齡註本。

12.《韓非子》(又稱《韓子》)

須全部閱覽,孤憤、說難、說林上下、內外儲說、五蠹、主道、有度、和氏、亡征、解老、喻老、觀行、難勢、定法、顯學諸篇特別應精讀。張覺校註本、梁啟雄《韓子淺解》或清王先慎集解本。

13.《呂氏春秋》(又稱《呂覽》)

許維遹集釋本或漢高誘註本。

★14.《老子》(又稱《道德經》)

當熟讀成誦;專讀白文自行尋索為妙。陳鼓應註釋及評介本或朱謙之校釋本。南懷瑾《老子他說》可參。

15.《列子》(又稱《沖虛經》)

嚴北溟譯註本或楊伯峻集註本。

★16.《莊子》(又稱《南華經》)

內篇與雜篇中之天下篇最當精讀。劉文典補正本、陳鼓應註釋及評介本或清王先謙集解本。馬恒君《莊子正宗》可參。

17.《論衡》

劉盼遂集解本。

18.《明夷待訪錄》

19.《夢溪筆談》

20.《容齋隨筆》

21.《少室山房筆叢》

22.《日知錄》

23.《黃帝內經》

可專讀素問。何永等素問校註本或明吳昆素問註。

24.《淮南子》

劉文典集解本或漢高誘註本。

25.《抱樸子》

王明內篇校釋本。

★26.《六祖壇經》(簡稱《壇經》)

郭朋《壇經校釋》或丁福保箋註本。

三、史類16種

★27.《史記》(又稱《太史公書》)

以下前四史可根據需要和興趣摘讀,其列傳均當全體遊覽壹過,並選取若幹篇熟讀。(以韓兆琦先生《史記選註集說》為選文精當,茲推薦所選為精讀篇目,即項羽本紀、越王勾踐世家、陳涉世家、留侯世家、伯夷列傳、孫子吳起列傳、商君列傳、平原君列傳、魏公子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田單列傳、屈原列傳、刺客列傳、李斯列傳、淮陰侯列傳、張釋之馮唐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李將軍列傳、遊俠列傳、貨殖列傳等二十篇。當然,韓先生的視角是文學的,不是歷史的。)南朝宋裴骃等三家註本。(另推薦上海古籍版精裝全二冊與浙江古籍版精裝全壹冊橫排無註本,省錢且版本不俗、印裝精良。)

★28.《漢書》

清王先謙補註本。(另推薦上海古籍版精裝全三冊與浙江古籍版精裝全壹冊橫排無註本,省錢且版本不俗、印裝精良。)

29.《後漢書》

清王先謙集解本。(另推薦上海古籍版精裝全三冊與浙江古籍版精裝全壹冊橫排無註本,省錢且版本不俗、印裝精良。)

30.《三國誌》

南朝宋裴松之註本。(另推薦上海古籍版精裝全壹冊與浙江古籍版精裝全壹冊橫排無註本,省錢且版本不俗、印裝精良。)

31.《廿二史劄記》

★32.《資治通鑒》或《通鑒紀事本末》

當全部精讀壹過。元胡三省音註本。(另推薦嶽麓書社版全四冊橫排無註本,省錢且版本不俗、印裝精良。)

33.《明史》或《明史紀事本末》

(梁啟超先生謂,前四史之外,則《明史》***認為官修書中之最佳者,且時代最近,亦宜稍為詳讀。)

★34.《戰國策》(簡稱《國策》,又稱《長短書》)

宜選出若幹篇熟讀。繆文遠新校註本或漢高誘註本。

★35.《水經註》

楊守敬、熊會貞纂疏本。

36.《洛陽伽藍記》

周祖謨校釋本、範祥雍校註本。

37.《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或《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38.《史通》

清浦起龍通釋本。

39.《讀史方輿紀要》

可專讀敘論。

40.《大唐西域記》

季羨林等校註本。

41.《萬歷野獲編》

42.《徐霞客遊記》

略讀。

四、集類30種

★43.《楚辭》

屈、宋作宜熟讀,能成誦最佳,其余可不讀。宋洪興祖補註本、宋朱熹集註本或漢王逸章句本。

44.《文選》(又稱《昭明文選》)

選讀。唐李善註本或唐六臣註本。

45.《樂府詩集》

可專讀無名氏古辭;宜熟讀,能成誦最佳。

46.《古詩源》

宜熟讀,能成誦最佳。

47.《唐詩別裁集》(亦稱《唐詩別裁》)

宜熟讀,能成誦最佳。

48.《詞綜》

可專讀唐、五代、宋;尤其溫庭筠、韋莊、李後主、周邦彥、晏幾道、蘇軾、柳永、秦觀、辛棄疾、劉克莊、姜夔、王沂孫、吳文英諸家宜選出若幹篇熟讀成誦。

★49.《經史百家雜鈔》

宜熟讀,能成誦最佳。

★50.《十八家詩鈔》

宜熟讀,能成誦最佳。

51.《李太白詩集》

選讀。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註》或清王琦註本。

52.《杜工部詩集》

選讀。清楊倫《杜詩鏡銓》或清錢謙益《錢註杜詩》。

53.《韓昌黎文集》

選讀。馬其昶校註本。

54.《柳河東文集》

選讀。明蔣文翹輯註《柳河東集》。

55.《李長吉歌詩》

葉蔥奇疏註《李賀詩集》或清王琦等三家評註本。

56.《玉溪生詩集》

葉蔥奇《李商隱詩集疏註》或清馮浩箋註本。

57.《詩品》

呂德申《鐘嶸詩品校釋》、陳延傑註本或郭紹虞集解本。

58.《文心雕龍》

周振甫註釋本或範文瀾註本。

59.《藝概》

60.《廣韻》(又稱《大宋重修廣韻》)

61.《陶庵夢憶》

★62.《世說新語》(簡稱《世說》)

徐震堮校箋本、余嘉錫箋疏本或南朝梁劉孝標註本。張永言主編《世說新語辭典》可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