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袁的個人生活

袁的個人生活

少年時期

袁1901農歷五月初十出生在當地的漢源家庭。她是家裏的長女,年輕時叫李灌。其曾祖父袁繼茂為道光二十七年第二進士。他是國子監的編輯和刑部主任。他的曾祖母左希宣也是壹位文學才女。他的曾祖父曾勇是清朝的壹名院士。曾任江蘇常州府武進縣知府,江西吉安府知府。其祖父袁學昌在光緒五年任陪審員。曾任安徽省滁州地區全椒縣知府,湖南省大使。祖母曾軼是晚清著名的女中醫、女詩人,她的二叔袁是末代翰林,是皇帝的老師。他的父親袁,是民國初年著名的銀行家,主持交通銀行。從上述家族成員可以知道,袁家族是壹個有著悠久書香門第和官宦子弟歷史的家族,可以說是壹個有詩有禮的家族。

作為名門望族,袁三歲背詩,四歲學畫,看到了才女的第壹條線索。但是,在這個封建宗族世襲觀念根深蒂固的家庭裏,女人無才便是德。女生只需要認識幾個字,但是要遠離學習。於是家裏只為兩個弟弟請了薛先生。

也許是因為叛逆的天性,袁性格開朗,愛讀書,有才華,但不喜歡與“女紅”獨處閨房,而是偷偷跑進書房,成為薛老師的旁聽者。大概是因為她是審計吧。她比她的兩個弟弟學習更努力,看起來也更好。弟弟們逃學,她經常扮演“小助教”的角色,把丈夫的講義傳給弟弟。過了壹段時間,袁不僅練就了紮實的文字功底,寫出了漂亮的字,還贏得了弟妹們的欽佩和信任。在親身實踐的帶動下,妹妹也從小學會了做壹個自立的女兒,將來壹定會很優秀。三姐袁行淑的女兒瓊瑤是著名的高產小說家。四姐景源的《新兒女英雄傳》影響了幾代熱血青年。回憶起這段時間,袁老幽默地稱自己為“吸油學生”。

辛亥革命爆發了。通過來她家的客人,她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正在進行壹場影響了很多年輕人的“五四運動”。也深深影響了她走過閨房。幽深的庭院,高貴的貴婦,再也抑制不住袁年輕沖動的心。她向全家人正式宣誓:“妳們把我關了十八年,我要投身革命,做壹件前無古人的事。”父母深知這個聰明的女兒叛逆的性格,所以這次破例了。父親問她要去哪裏,袁毫不猶豫地回答:“南方是革命的起源地,我要去南方。”同樣是父母的擺布,這壹次,只為鑄就壹個女兒坎坷而傳奇的壹生。

沖破家庭的枷鎖,海闊天空。但畢竟路途遙遠。當初是豪邁沖動,遠在天邊的袁不知所措。知道自己沒有畢業證,為了壹紙畢業證,她壹個人跑到上海,費了好大的勁,才上了劉海粟的藝術學校。但是,藝術不是她的目標,她想尋求壹條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兩個月後,她毅然退學,來到了當時激進的南京。

國民政府剛成立,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大量的新人才。袁報名參加了中文秘書的工作,並以第壹名的成績被聘為農礦廳廳長何玉書的中文秘書。她第壹次進入政界。在此期間,袁不僅工作出色,還繼續練習書畫,參加各種書畫藝術展覽,獲得了眾多書畫界知名人士的贊譽。

出國留學

不久,袁不甘於做壹個沒有獨立人格的普通女秘書,又做出了壹個決定——出國留學。也許機會總是偏向那些勤奮有抱負的人,可惜當他們未能大顯身手時,難得的機會又來了。1930年,政府官員高盧被派往日內瓦任公使。袁馬上找到推薦自己當他的秘書。想壹起出國但沒錢沒勢沒學歷沒資歷沒野心沒理想的袁立馬被拒絕了。從小培養毅力,死不罷休的袁,整天去泡高盧,好幾次求情告白。高盧不禁被女孩的堅持所感動,同意自費帶她出國。袁迅速賣掉了所有的首飾。

面對希望的曙光,袁終於登上了遠洋航船,開始了追求真理和知識的漫漫長路。在滿是臭魚蝦的四等艙裏,35天的航程中,她剛剛克服了翻江倒海的眩暈,很快自學了法語。當船抵達馬賽時,她已經能夠用法語交談了。就連從來不輕易誇人的高盧也連連說“佩服,佩服”。

也是在這艘海船上,小源遇到了陪伴她壹生的人——葉楠。雖然小源坦白承認葉娜夢裏不是誌同道合的戀人,但他們的相識也充滿了浪漫。

那時候,留學女性幾乎是“稀有動物”。此外,袁是壹位才貌雙全的女士,這自然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當時有壹大批黃埔軍校派的學生去歐洲留學。因此,頻繁“圍攻”袁是的必然。就在這時,壹個帥氣的小夥子主動靠近她,充當護花使者。小源出門的時候,打著傘,提著包,壹步壹步跟著她;當小源嘔吐時,他帶來了茶和水陪伴他。那些無法接近小源的學生想找機會打敗他。他就是葉楠,時任江蘇省政府主席葉楚傖的兒子。就這樣,在35天的航行中,形成了接下來百年的奇怪命運。

在袁到達日內瓦之前,她告別了葉,在法國馬賽下了船。後來,她在普魯士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癡情的葉楠苦苦追求小源,但野心勃勃又不想過早結婚再次陷入家庭束縛的小源自然不願意答應葉楠的追求。為了逃避現實,小源搬到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和在那裏學習的弟弟住在壹起。壹天晚上,小源正在房間裏看書,突然聽到壹陣急促的敲門聲。小源打開門,看到那是滿臉是血的葉南風。原來,他不知道他從哪裏得到了比利時小源的消息和地址。為了早點見到小源,他騎著摩托車壹路去見小源。

在法國日夜學習,小源的生活非常緊張。她沒有得到家裏的任何經濟資助,也不想接受葉楠的資助。小源在國外舉目無親,不得不靠為大使館復印文件謀生。如果說經濟上的困擾始終是靠壹種執著的求學信念支撐著的,那麽在偶然得知母親去世的消息後,這個堅強、執著、壹心為祖國的女孩再也抑制不住深深的鄉愁,悲痛欲絕,毅然回國。

回國後去找蔣光鼐。

回國後,當時蔣光鼐、蔡廷鍇的十九路軍在福建獨立,成立了“人民革命政府”。袁欣然投奔。正在四處物色人才的蔣光耐喜出望外,當即任命她為廈門市商業稅務局副局長。上任不久,她父親的很多老朋友都要求辭去銀行的工作,來找她“做稅務工作”。小源疑惑地問他們為什麽。他們說:“稅收是個富人的空缺,有很多漏洞,最能省錢。”小源聽後,立即嚴詞拒絕說:“我是來搞稅收的,只是為了堵塞稅收漏洞。不幹凈的人做不了稅務。”她不僅拒絕,還針對稅局的弊端制定了許多有針對性的規章制度來堵塞漏洞,使稅局在短時間內煥然壹新。時任福建省財政廳廳長的範對她更加關註,稱贊她是革命女性。

但是,她也砸了那些靠稅收發財的人的飯碗。那些人討厭小源,處處刁難她。最後,這位女稅務官在從政壹年後主動辭職,離開了稅務局。

又去法國留學了

她再次留學法國,尋求真理。這次,她學的是國際關系。壹年半後,她回到外交部工作半年,被任命為駐印度加爾各答領事館的副領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女外交官。

為抗戰奔走,籌款。

這時,抗日戰爭爆發了。國內反侵略戰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袁和不遺余力地呼籲抗戰,勸說華僑集資。但華僑捐贈的軍火多次被當地政府無理扣押,袁也多次與英國政府交涉。

在印度期間,他負責海外教育。

袁在印度期間負責海外教育。壹天,袁去壹個老華僑家裏,看見墻上掛著壹條鞭子,就問為什麽?老華僑回答說:“我勸我那些中文學得不好,不會說中文的子孫。”海外華人不學中文,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炎黃子孫。“老華僑的話不僅深深觸動了小源的愛國熱情,也促使她去學習中國文化,如何用簡單的方法教中文。她擠過人群,開設漢語課,編寫通俗易懂的漢語教材,親自教授海外華人漢語。直到現在,當地的壹些華僑仍然記得她教中文。

袁在領事館任職6年,葉楠被任命為駐法武官。雖然我沒有放棄外交官花園,但還是經不起葉楠的再三勸說,不得不跟隨葉楠到戰後的法國上任。在法國,袁受到戴高樂將軍的親切接見,並被邀請與戴高樂將軍壹起進入凱旋門。

調回國內後,他被選為“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47年,葉南風調回國內,任國防部二廳廳長。袁還當選為的“副手”。這時,在與姐姐的接觸中,袁漸漸學會了佩服中國* * *產黨的政策綱領。當國民黨的反* *高潮日益囂張時,袁燁夫婦聯名給國民黨政府寫了壹封公開信。信中痛斥國民黨的黑暗統治、腐敗無能,並大聲呼籲中國與中國合作實現統壹。

蔣介石因為壹封公開信被開除黨籍。

這封公開信無疑是壹枚重磅炸彈,也觸及了蔣介石的痛處。無奈之下,蔣介石開除了袁燁的黨籍,並以“附匪罪證”的罪名通緝他們。

蔣介石的這種卑鄙手段,無疑促成了袁燁夫婦與國民黨的徹底決裂。他們宣布脫離國民黨後,經香港去了美國。

定居美國

袁定居美國後,以紮實的漢語功底和流利的英語、法語、阿拉伯語考入聯合國秘書處,並獲得第三名,專門撰寫對向聯合國贈送禮物的國家和地區的致謝。“我記得有壹次新加坡向聯合國贈送了壹尊和平之神的雕像,總部讓我用中文致感謝詞。其中壹句話是‘願全世界人民在沒有戰爭的寧靜環境中幸福和平地生活’受到了聯合國許多高級官員的稱贊。"

袁在聯合國總部秘書處多年的語言文字工作經歷,也給了她更多的歷練機會。當時她做翻譯,手下有美、法、俄、西班牙四國語言的工作人員。她腦子裏有壹本字典、壹支筆和成千上萬個漢字,從來不會翻譯失敗。“但是,有人說中國的漢字太復雜了。壹個字就是壹個音,不像外語26個字母,好記好讀。”這時,袁總要反駁他們:“中國的漢字是先易後難,而外語是先易後難,語法變化大,難記難懂……”

成功研究出壹套“袁拼音方案”

雖然袁在聯合國極力維護漢字的尊嚴,但她也知道中國的漢字筆畫多,認壹個字壹個音真的很難。要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我們必須進行改革,實現漢字的現代化。因此,她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投入到了漢字的研究和改革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探索,袁終於研究成功了壹套“袁氏拼音方案”。

這是壹種新型的漢字,她因此被稱為“現代倉頡”。經過對漢字的反復分析、對比、歸納,她提取了108個拼音漢字字母,分為基本輔音、基本元音和混合音。使用的字母都是基本漢字的組成部分。利用雌雄形音結合原理,學習者可以“見字就讀,會說話就寫”。她在北京和內蒙古的幾所小學和幼兒園嘗試過這個方案,達到了“能讀會說會寫”的程度。

袁的語言文字改革受到了總理的稱贊和尊重。1971,尼克松訪華後,中美關系有所緩和。作為第壹個申請率團訪華的美籍華人,袁受到了周總理和鄧等中央領導同誌的接見。周總理還下令在六所大學試行人民幣拼音方案。由於種種原因,這個節目目前還沒有在全國推廣。但她主張“知繁而寫簡”,以利於中外交流和祖國統壹的主張得到普遍認同。

中美關系的大門打開後,也促進了中美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葉楠每年都參加廣交會。壹踏上祖國的土地,袁就積極推動促進中美關系和交流的工作。她還走訪了祖國各地,寫了關於日新月異的祖國的文章,架起了中美文化的橋梁。這些文章現已收入由袁主編、趙樸初題名的《小源文選》。

恢復中國公民身份

壹次次回國後,強烈的愛國熱情終於促成了她在13年前決定放棄美國,帶著另壹個兒子回國。當她出現在美國駐華大使館,想問如何退出美國時,對方的文化參贊很驚訝地說:“妳已經是美國人了,妳回來吧。”小源嚴肅地說,“這次我是來歸還妳的美國國籍的。我想恢復我的中國公民身份,成為壹個中國人。”輔導員聳聳肩說:“別人都在問怎麽做美國人,妳卻是第壹個從美國退休變成中國人的人。”當人們問她這個決定的心態時,袁老說:“如果中國和美國壹樣強大,我不會要求回去。正因為中國現在沒有美國強大,所以我們需要每壹個中國齊心協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和美國壹樣強大。”1985年,袁帶著半個世紀的風塵和壹顆赤子之心,毅然離開丈夫和兒子,拋棄美國優越的環境,只身回到祖國,定居北京。

建立醫院和出版物。

回國後,袁連任第六屆、第七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會委員,並擔任革命委員會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會長、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會長和六所大學名譽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她變賣家產,積極捐贈給祖國的公益事業,創辦了“小源中醫醫院”,開辟了國際友誼林,如今已成為各國元首和來賓種植友誼樹的紀念勝地。根據她的提議和捐贈,著名的秦文泰山石碑被修復到泰山之巔。

回國後,她捐出了全部積蓄6萬美元。為了實現自己的愛國願望,她不分年齡,到處宣揚熱愛祖國、熱愛漢字的文化。很多支持她的人勸她說:“妳老了,該安享晚年了。”但她認真地說,“大家都覺得60歲是退休年齡,但我覺得這是我人生的開始,現在是我人生的壯年……”但她依然不改熱愛祖國漢字文化的初衷。我拿出自己的積蓄,致力於創辦《中國雜誌》,壹時間成為研究漢字文化的權威雜誌。但令她遺憾的是,在《中國人》雜誌交由壹位副社長之後,誰料他改變了袁老推動中國文化研究改革的初衷,以營利為目的,違背了袁此前的辦刊宗旨。雜誌水平下降,他從中賺了不少錢,所以最近雜誌被迫關閉。副局長怕袁老追求,還是和妻子辦理了移民手續,去了加拿大。就是這個人,曾經是個窮學生,也是在袁老的幫助下,發展到今天。提起這件事,這位百歲老人深感悲痛。

南京是袁老的第二故鄉。回國後,他訪問這裏10次。當她聽說周婷婷有壹個聾兒康復中心,並成功地訓練了五名聾兒時,她非常高興。她連夜把刻有《東方神話》、《對人的愛》的書送給了康復中心。第二天早上,我參觀了六樓的康復中心,接受了康復中心顧問的聘書。

成立“袁愛國文化基金會”

為了實現漢字文化的變革,袁老在南京成立了袁愛國文化基金會,繼承和發展她未竟的事業,讓有誌於研究漢字文化的青少年得到援助,讓壹部分失學兒童重返課堂。

2003年6月165438+10月17日下午2點50分,傳奇女子袁以102歲的高齡,平靜地告別了她傳奇的探索與追求的壹生。兩個多月前,袁老身體還很好,每天下午都會寫毛筆字和人見面。但是後來肺部感染,控制不住,心力衰竭,死了。6月165438+10月18日,國家有關部門派員到南京,與家屬商議成立治喪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