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我國的中醫就有壹句至理名言,那就是“治病之要訣,在明氣血”,在我們的中醫理念看來,壹個人是否健康,就看他是否氣血充足,氣血不足則百病生,氣血充足則體健康。
中醫講究的望聞問切,其中排在第1位的望診就是觀察病人的氣血,這是非常重要的壹個診斷標準,因為人體是否健康,在臉上的氣血就是直接的表現。
那我我們平時應該如何補氣血呢?首先如果我們通過診斷標準或者去醫院檢查過,已經自行判斷出我們的氣血虧虛,那麽第壹步需要檢查和保養的就是脾臟功能,在我國的醫學古籍《金匱要略註》中記述:“五臟六腑之血,全賴脾氣統攝。”從這裏我們就可以看出脾臟對於我們的氣血的重要性。
要想補氣血,首先我們就要開始健脾胃,因為脾臟可以說是我們的人體血庫。想要補充脾臟健康的話,我們可以通過艾灸的方式來實現,艾灸可以取足三裏、三陰交等穴位來實現健脾益胃的,還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
另外壹個非常重要的治療方法就是食補,我們的脾臟比較喜歡幹燥,討厭陰濕,因此我們養脾的話,需要吃壹些比較溫性的、壹些幹性的食物或者中藥,比如說肉桂,丁香,花椒等等。
要想達到氣血雙補的效果,最重要的食物就是歸脾湯,這種湯品是在宋代就有醫學家發明了的,是壹記名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