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禦覽:中國古代類書。宋太宗命李昉等14人編輯,始於太平興國二年(977),成於八年(983)。初名《太平總類》,太宗按日閱覽,改題此名。全書1000卷,分55部,每部之下又分若幹子目,***4558類。以引證廣博見稱。據書前“圖書綱目”所載,引用圖書1690種,連同雜書、詩、賦、銘、箴等,引書實用2579種(據近人馬念祖考訂,見《水經註等八種古籍引用書目匯編》)。所引用的古書十之七、八已失傳,是保存古代佚書最為豐富的類書之壹。此書體例是每條引證都先寫書名,次錄原文,按時間先後排列。不加己見。所采多為經史百家之言,小說和雜書引得很少。正文作大字,註文作雙行小字,附於本句之下,較其他類書更為明晰。此書以《四部叢刊三編》的影印本為最好,1960年中華書局據此本重新印行。 此書是北宋前期官修"四大書"之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宋李昉等奉敕撰。以太平興國二年受詔,至八年書成。初名《太平類編》,後改名為《太平禦覽》。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謂書成之後,太宗日覽三卷,壹歲而讀周,故賜是名也。” 此書分50門,每門下又分若幹子目,***4558個子目,子目下按時代先後排列資料,皆先具書名,次錄原文。從研究唐代歷史的角度看,此書的價值主要有:(1)可勾稽久已佚失的唐代史料,如《玄宗實錄》、《開元錄》、《唐雜制》、《唐職員令》、《兩京新記》等,此書所征引者均可勾稽利用,清人就曾從此書中輯出《兩京新記》佚文。又所引題為《舊唐書》、《唐書》的條文也很多,劉文淇就曾輯出這些條文為《舊唐書》逸文12卷,岑仲勉則認為是舊國史、實錄之類,彌足珍貴。(2)因為此書類目全,資料多,可利用來研究唐代服飾、飲食、器物,往往壹檢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