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阮籍的故事吧。
阮籍(210 ~ 263)三國時魏的壹位詩人。繼承人這個詞。陳留偉(今河南)人。他是建安七子之壹阮瑀的兒子。他曾經是步兵校尉,在世界上被稱為阮步兵。崇拜莊子、莊子之學,但政治上采取避災的謹慎態度。與嵇康、劉玲等七人為友,常聚竹林下,自得其樂,被譽為天下竹林七賢。阮籍是“始聲”的代表,其中詠懷詩八十二首最為著名。阮籍通過比喻、象征、寄托等不同的寫作手法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以古諷今,形成了“悲憤悲涼、晦澀曲折”的詩風。除了詩歌,阮籍還擅長散文和辭賦。九篇散文,最長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傳》。此外還有《清思賦》、《首陽山賦》等六首。有《鴿頌》《猴頌》。《隋書經籍誌》考錄《阮籍集集》十三卷,但恐怕已失傳。明代張浦編撰《阮步兵集》,收集漢魏六朝藏書130部。最接近黃節的是《阮步兵愛情詩劄記》。阮籍有在政治上幫助世界的野心。他曾去光霧城,看楚漢戰場,感嘆“當時無英雄,立子成名!”當時明帝的曹操已死,曹爽、司馬懿輔佐曹芳。兩人勾心鬥角,政局十分險惡。曹爽曾召阮籍參軍,他因病辭官。前十年(249),曹爽被專事國事的司馬懿所殺。司馬殺異己,很多人受牽連。阮籍在政治上傾向曹魏皇室,對司馬集團不滿,但同時又覺得天下無由,於是采取了不惹事、明哲保身的態度,或閉門讀書,或近水攀山,或酩酊大醉,或守口如瓶。但在某些情況下,阮籍被司馬的傲慢所逼,不得不敷衍了事。他接受司馬授予的官職,做司馬父子的副將,兼常騎、步兵校尉,所以後來人們稱他為“阮步兵”。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的公瑾寫《勸金文》,並準備酒Xi。所以司馬對他采取了寬容的態度,對他的各種喪心病狂、違反禮儀的行為都不追究,最後得以死。阮籍的作品有詩歌6首,散文全集9篇,詩歌90余首。阮籍的詩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學成就。他的主要作品是五言律詩82首。阮籍作品《隋書經濟誌》收錄於13卷。原劇集已經丟失。然而,他的作品並沒有丟失很多。以詩歌為例,《晉書·阮籍傳》說他“作懷詩八十余首”,似乎都是傳世的。明代版本較多,其中張浦的《阮步兵集》被收入漢魏六朝文集壹百零三部。上海古籍出版社於1978編輯出版了《阮籍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阮步兵詠淮詩》有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