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為啥叫華夏

中國為啥叫華夏

中國叫華夏的原因如下:

“華夏”壹詞最早見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說無論是中原地區的民族,還是邊遠地區的民族,都對周武王表示順從。

其中的“華夏”是指中原地區的民族,即後來的漢族。孔子卻認為“夏”與“華”為同義詞。同時在甲骨文中,“華”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中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華夏族”的概念剛產生時,大家對種族認同感並不強烈,直到到周代時,華夏才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

周朝自從打敗商紂王之後,統壹中原後,物質文明比周邊的夷族發達多了,之後周公更是制定了禮樂制度,這樣夷族就更加顯得野蠻粗俗了。逐漸地人們便產生了壹種優越感,進而產生了族群認同感,“華夏族”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

在春秋戰國時期,位於西部地區的秦國本屬於西戎之列,到戰國時則成了華夏諸邦中最強大的諸侯國。南方的楚國,本被中原諸國視為“南蠻”之邦,詩人屈原曾為自己的“蠻夷”身份感到苦惱。但到戰國時,楚國已挺起腰桿以“華夏”自居了。?

事實上,整個春秋時期,四夷的華夏化是整個時代的基本旋律之壹。後來的歷代每當漢族人擴張領土到了蠻夷之地,都會進行同化蠻夷,又或者蠻夷遷居漢人居住區並被同化,都以“華夏”令其他民族產生認同感。因此可以說華夏族就是中原民族與四周夷族不斷融合而形成的。?

後來漢代的強盛,人們便將華夏民族稱為漢族。但在古代早期文獻中,經常以“華夏”代指“中國”,因此後世的人們還經常以華夏代指中國。

華夏的發展?

先秦的華夏僅僅用來代指魯、晉、齊、鄭、蔡、衛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國,再加上行周禮與臣服於周朝的宋、陳等異姓諸侯。

到了戰國時期,楚、趙、魏、韓、齊、燕六國及秦國都被視為“諸夏”及九州(華夏)的組成部分。漢代在先秦諸國的基礎上萌芽出後世漢族九州的概念。自漢代以後,“華夏”成為漢民族的別稱,同時也是漢地的別稱,而“華人”壹詞在狹義上是指漢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