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姚廣孝為何被稱為“妖僧”呢?

姚廣孝為何被稱為“妖僧”呢?

朱棣之所以能成為唯壹的,以藩王身份謀反並成功的人,不僅在於他能力強悍,時機把握得準,還因他身邊有位“妖僧”,這便是姚廣孝。那麽姚廣孝為何被稱為妖僧呢?這就要從他少年時說起了。

姚廣孝14歲時就出家了,這本該是壹位好高僧的苗子,可惜姚廣孝卻不這麽認為。他雖研習著佛法,但更好“陰陽之術”,後來幹脆拜了壹位道士為老師。

道士在古代,壹直都跟最上層的關系密切,有的是煉丹,所謂的求長生不老。還有的就是充當“謀士”。因為“道”的根,是紮在《道德經》、《易經》等古籍之中。而這些古籍裏,又充滿了各種智謀,甚至是權謀,兵法等。

再看姚廣孝,披著佛門的袈裟,卻如饑似渴地研習著“陰陽之術”,所謂反常為妖,這不是壹個妖僧模樣是啥?

果然,後來當他遇到了當時著名相士袁珙後,就驚得袁珙壹聲高叫: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

姚廣孝“妖僧”之稱,恐怕就是脫胎於這句話。首先是定性為“異僧”(妖僧),跟著就評述長相。“長著壹對三角眼,如壹只病虎壹樣”。最後是歸類,“壹看就是嗜殺之人,跟輔佐忽必烈的劉秉忠是壹個類型”。

由此,姚廣孝妖僧之說,算逃不掉了。按常理來言,尋常僧人必會反感這種評價,哪料姚廣孝,非但不惱反而還高興萬分。為何?恐怕是“劉秉忠”這三個字,正中他下懷。即,姚廣孝的偶像就是劉秉忠。

不得不承認,姚廣孝真趕上了如劉秉忠那樣的好機遇。壹次他做法事時,恰好遇到了燕王朱棣,姚廣孝主動接近,由此跟上了朱棣完成了第壹步,如劉秉忠壹樣先成為幕僚。

關於此事,也是有壹個故事的。說,姚廣孝壹見朱棣,就斷定此人日後必成大業。所以他第壹句話就是:送妳壹頂白帽子。朱棣當時是燕王,王字之上,加個白字,正是“皇”!

不過,朱棣對此卻並沒有太過在意。畢竟那時朱標還活著呢,別說給他姚廣孝了,就是把諸葛亮和劉伯溫壹起打包給他,朱棣都不敢亂來。可惜隨著朱標早亡,他的兒子朱允炆成了太子。

朱棣平靜的心起了波瀾。他服氣朱標,那是因他清楚,老爸把最好的資源都傾註在朱標身上,且從小朱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分,處理朝政井井有條。對兄弟們,寬厚仁愛,既是壹位好儲君,又是壹位好哥哥。

可朱允炆算啥?朱棣豈能服氣!姚廣孝也敏銳覺察到了“此處應有雷霆”,開始攛掇朱棣奪皇位。哪料朱棣這還沒下定決心呢,登基後的朱允炆就幫他下了決心:要實行削藩。

朱棣深知壹旦被削藩,自己絕沒有好果子吃。若是朱標削藩,他肯定沒啥反應,清楚哥哥不會要自己命,相反還會給更多的好處,讓自己成為壹個“快樂無比的王爺”,可朱允炆削藩,卻是生怕被奪權,必會置自己與死地。

姚廣孝也這麽認為,先是把袁珙介紹入府,給朱棣和他府內的親信相面,自然是朱棣壹看就是老大命,過了40必登大位。至於親信們則都是王侯將相。其實這就是姚廣孝用這些“亂力鬼神”給朱棣打氣。

隨後便是靖難之役發生了!姚廣孝再壹次表現出其妖僧本色,在朱棣最艱難的時候,提點朱棣:妳別天天圍著北方這幾個地方折騰了,幹脆直搗黃龍長途奇襲京城,只要那裏壹拿下,天下也就拿下!

壹句話讓朱棣茅塞頓開,最終攻入都城,朱允炆失蹤,至今都沒有“找到”,朱棣成了絕對老大。而姚廣孝卻壹點不貪婪高官厚祿,非要繼續為僧。由此被朱棣稱為“少師”,並讓他培養朱瞻基(皇長孫出閣就學,廣孝侍說書)。

所以姚廣孝為何被稱為妖僧?從他的經歷來看,就因有三個反常(反常為妖)!其壹:以僧人身份,卻苦習道家的“陰陽之術”。其二:以世外高僧的身份,卻比誰都操心紅塵之事,憋著勁要建功立業。其三:功績無雙,卻還是繼續當和尚,全然不理會高官厚祿,光宗耀祖等事。搞不懂他為啥非冒著殺頭危險,輔佐朱棣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