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湯開建的主要論著

湯開建的主要論著

-《宋金時期安多吐蕃部落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黨項西夏史探微》(45萬字),臺北允晨出版社,2005年

-《委黎多〈報效始末疏〉箋正》(25萬字), 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澳門開埠初期史研究》(25萬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明清士大夫與澳門》(30萬字),澳門基金會,1998年

-《東坡事類》(35萬字),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年

-《宋代吐蕃史料輯校二》(60萬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9年

-《宋代吐蕃史料輯校壹》(55萬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葡萄牙外交部藏葡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檔案》,廣東教育出版,2009年

-《澳門編年史》(6卷),澳門基金會,2009年

-《澳門史新編》(150萬字),澳門基金會,2007年

-《中國古代史論集》(1-3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2006年

-《暨南史學》(1-4輯),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2006年

-《〈澳門憲報〉中文資料輯錄(1850-1911)》(120萬字),澳門基金會,2002年

-《澳門歷史研究》(1-5輯),澳門歷史文化研究會,2001年-2005年

-《鴉片戰爭後澳門社會生活記實──近代報刊澳門資料選粹》(60萬字), 花城出版社 2001年

-《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五、六冊,150萬字),人民出版社,1999年

-《今日澳門》(22萬字,教育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歷史文獻與道統文化(迎澳門回歸專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香港6000 年(遠古 1997)》(400萬字),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1998 年

-《港澳大百科全書》(300萬字),花城出版社,1993年 - 《康熙時期艾若瑟出訪羅馬始末考》,收入《明清時期的中國與西班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澳門理工學院出版,2009年

- 《美北長老會在廣東地區的出版活動:1844-1899》,收入《自西徂東——基督教來華二百年論集》,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9年

- 關於明季意大利耶穌會士畢方濟奏折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1期(2萬)

- 明季寓居澳日本基督徒與廣東政府的防範,《中華文史論叢》2008年第1期(2.5萬)

- 彭昭麟與澳門,《澳門研究》2008年第1期(2萬)

- 明代中暹關系的壹份重要文獻──田生金《暹羅國報貢疏》研究,《暨南大學學報》

2007年第4期(2.5萬)

- 劉堯誨《督撫疏議》中林鳳與西班牙史料,明清時期西班牙與中國關系國際學術討論

會論文,2007年10月(2萬)

- 16─19世紀澳門人在帝汶的活動,《世界民族》2007年第2期(2 萬)

- 順治時期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清王朝的正式交往,《文史》2007年第1期(2.5 萬)

- 兩廣總督張鏡心《雲隱堂文錄》中保有的崇禎末年澳門資料,《澳門研究》第35期,2006年(1.5 萬)

- 胡璉與中葡茜草灣之戰,《澳門歷史研究》第5輯,2006年(1.8 萬)

- 許之漸與康熙歷獄,清代西學學術研究論集,2006年(2.2萬)

- 明末清初耶穌會在江南地區的活動,上海《社會科學》2006年第12期(1.5 萬)

- 明代中西關系漢文資料的發掘與利用,《國際漢學》第14輯,2006年(2萬)

- 民國時期澳門興起的各項體育運動,《澳門研究》第30期2005年(2.2 萬)

- 明清時期華人向暹羅的移民,《世界民族》2006年第6期(2.5萬)

- 中國天主教史研究的新進展──從《明清之際西班牙方濟會在華傳教研究

(1579─1732)》說起,

《中國史研究動態》2006年第10期(1萬)

- 清朝前期西洋鐘表的仿制與生產,《中國經濟史研究》2006年第3期(2萬)

- 明清之際自鳴鐘在江南地區的傳播與生產,《史林》 2006年第3期 (1.2萬)

- 美南浸信會澳門活動考述(1836-1937 ),《澳門研究》2006年第34期(1.8萬)

- 明清之際澳門天主教的傳入與發展,《暨南學報》2006年第2期 (1.8萬)

- 葡萄牙傳教士安文思在華活動考述,《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1.5萬)

- 美國長老會傳教士早期澳門活動述略,《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1.6萬)

- 清末澳門華人納稅制度的形成與發展,《浙江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1.5萬)

- 16─19世紀澳門“黑人”來源考述,《世界歷史 》2005年第5期(1.8萬)

- 19世紀美北長老會在粵傳教活動述論,《世界宗教研究》 2005年第3期 (2萬)

- 明中後期廣州交易會始末考,《學術研究 》2005年第5期 (1.5萬)

- 16─17世紀在暹羅的葡萄牙人,《世界民族》 2005年第3期 (1.8萬)

- 明清時期西洋體育在澳門的傳播,《世界漢學》 2005年第1期 (2.5萬)

- 清末民初聖母聖心會新疆傳教考述(1883-1922年),《西域研究》 2005年第2期(1.8萬)

- 清中後期西洋體育在澳門的傳播,上海《社會科學》 2005年第5期 (1.5萬)

- 1900年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的反洋教運動,《西北民族研究》 2005年第2期 (1.5萬)

- 明末耶穌會著名翻譯陸若漢在華活動考述,《文化雜誌》第55期,2005年(3萬)

- 明中後期澳門葡人幫助明朝剿除海盜史實再考──以委黎多《報效始末疏》資料為中心

展開,《湖北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1.2萬)

- 明末天主教徒韓霖與《守圉全書》,《晉陽學刊》 2005年第2期 (1.2萬)

- 美國傳教士哈巴安德在華活動述論,《暨南學報》2005年第2期(1.8萬)

- 清末澳門鏡湖醫院的建立與發展,《澳門研究》2005年第31期 (2萬)

- 明中後期中葡貿易中餉稅問題考述, 《中西文化研究》2005年第1期(1.8 萬)

- 民國時期澳門近代體育的形成與發展,澳門《行政》雜誌第68期2005年6月(2 萬)

- 晚清柏塘教案始末,《深圳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1.5 萬)

- 英國循道公會澳門檔案中的早期傳教士活動,《中國文化研究》 2004年第3期

(1.8萬)

- 澳門土生族群研究三人談,《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7期 (1.8萬)

- 晚清天主教在陜西三邊的傳播,《西北師大學報》2004年第4期 (1.6萬)

- 晚清聖母聖心會寧夏傳教述論(1874-1914)(下),《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1.5萬)

- 黑人:明清時期澳門社會中的壹種異質文化景觀,《世界民族》 2004年第2期(2萬)

- 雍乾時期中國與暹羅的大米貿易,《中國經濟史研究》 2004年第1期 (2萬)

- 晚清聖母聖心會寧夏傳教述論(1874-1914)(上) ,《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3.5萬)

- 葡人驅盜入居澳門說新史料,載於澳門《文化雜誌》2004年夏季刊第51期

- 近代佛山西醫業的興起─略論佛山循道醫院的創辦、發展、特點和影響,香港

《近代中國 基督教史 研究集刊》第4期 2004/2005

- 萬歷四十八年紅夷船沈陽江始末考,載《澳門研究》2003年12月。(2萬)

- 明清之際經澳門進入中國內地西洋畫家勾沈,中山大學出版社《藝術史研究》第3輯 2002年(3萬)

- 明清之際方濟各會在中國的傳教,載《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2003年9月 (2.5萬)

- 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國社會的發展及興衰,載《國際漢學》第9期 2003年9月

(4.0萬)

- 康熙後期陳?治臺事跡述評,《暨南學報》2003年第6期 (2萬)

- 明清之際西洋音樂在中國內地傳播考略,《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 (1.8萬)

- 進壹步加強澳門近代史研究──以《澳門憲報》資料為中心展開,《學術研究》

2003年第6期(1萬)

- 清末民初聖母聖心會甘肅傳教述論(1878-1922),《西北師大學報》2003年第3期

(1.5萬)

- The Relation of Missionary between Macao and Continental China under the Ming

Ch'ing,in Religious Studies Review, No.4-2003. (1.5 萬)

- 爪哇與中國明朝貿易關系考述,《東南亞縱橫 》2003年第6期 (1.1萬)

- 清初澳葡政權的走向及與清政府的關系,《中華文史論叢》第68期2002年12月(2萬)

- 明清之際澳門與中國天主教傳播之關系,臺灣《漢學研究》第20卷2002年第1期(3萬)

- 明萬歷末熊明遇筆下的歐洲三國,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創刊號2002年6月

(2.8萬)

- 明清之際天主教藝術在中國內地的傳播,《暨南學報》2002年第5期。(2萬)

- 陳垣與中國基督教史研究,《暨南學報》2002年第3期(1.5萬)

- 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西洋音樂在澳門的傳播與發展,《學術研究》2002年第6期

(1.5萬)

- 順治朝全國各地天主教教堂、教友考略,《清史研究》2002年第3期 (2.2萬)

- 澳門──西洋美術在中國傳播的第壹站,《美術研究》2002年第4期 (1.1萬)

- 明季澳葡政權的走向及與中國政府之關系,臺灣史語所主編《新史學》第12卷第3期, 2001年9月(2.8萬)

- 順治時期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清史論叢》2001年號(2萬)

- 中國現存最早的歐洲人形象資料──《東夷圖像》,《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1年第1期

(1.2萬)

- 明代管理澳門仿唐宋“蕃坊”制度辯,《西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1.4萬)

- 16─18世紀經澳門進入中國內地的西洋音樂家考述,《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

2001年第3期(1.2萬)

- 明清之際天主教在海南的傳播、發展及興衰,《海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1.5萬)

- 元明之際廣東政局演變與東莞何氏家族,《中國史研究》 2001年第1期 (2.0萬)

- 明清之際中國天主教會傳教經費之來源,《世界宗教研究》 2001年第4期 (2.5萬)

- 蔡汝賢《東夷圖說》中的葡萄牙及澳門資料,《世界民族》2001年第6期 (1.2萬)

- 穆桂英人物原型出於黨項考,《西北民族研究 》2001年第1期 (1.1萬)

- 試論澳門土生葡人的形成和發展,《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1.2萬)

- 平托《遊記》中“ Linpao ”考實──兼談《甓余雜集》中的葡萄牙史料,

《國際漢學》2000 年7月第 6 輯(2.2萬)

- 澳門諸名芻議,《歷史地理》 2000 年 7 月第 16 期。(1.8萬)

- 《粵大記·廣東沿海圖》中的澳門地名,《嶺南文史》2000年第1期 (0.8萬)

- 雍正《廣東通誌·澳門圖》研究,《暨南學報》2000年第6期 (1.5萬)

- 祝淮《新修香山縣誌》澳門圖研究,《暨南學報》2000年第3期(1.5萬)

- 關於澳門土生葡人問題的思考,《民族研究》 2000年第6期 (1.2萬)

- 嘉慶十三年《澳門形勢圖》研究,《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2期 (1.2萬)

- 明朝在澳門設立的有關職官考證,《暨南學報》1999年第1期(1.8萬)

- 明代澳門城市建置考,《文史》1999年第3期(總第44期)(2.5萬)

- 佛郎機助明剿滅海盜考,澳門《文化雜誌》 1999年第2期(總第39期)(2.5萬)

- 澳門開埠時間考,《暨南學報》1998年第2期 (2.2萬)

- 印光任、張汝霖與澳門,《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8年第4 期(1.2萬)

- 明代澳門地區華人居住地鉤沈──兼論望廈村媽閣廟及永福古社之起源,《海交史研究》1998年第1期(1.8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