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新編》應該算是魯迅的小說中較為另類的壹部了,其在取材和寫法上都不同於《吶喊》和《仿徨》,是壹部依據古籍並容納現代的作品。魯迅先生將現實主義的真實感觸與浪漫主義的想象結合在壹起,為我們創造了這部既有現實批判力度又閃耀著樂觀主義色彩的經典,實是中國文壇之大幸。
《故事新編》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大都是有歷史文獻根據的,但是在寫法上卻只取“壹點因由”而加以“點染”,將古人與今人納入同壹形象系列,將古代與現代的情節融為了壹體,但卻又不是“將古人寫得更死”,而是力求將古人寫活,不是“神化”或“鬼話”古人,而是將古人當作現實中的人來寫。其實,書中所寫到的這些聖人和賢人,也許已經不是古代的人物了,而是變成了現代的、在魯迅眼中的人物,所以我們才會在讀完小說之後感覺到其中真實的力度。
究竟是歷史典籍和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更接近於歷史的真實,還是《故事新編》中的人物更接近於歷史的真實,或者是這些人物中根本就沒有真正存在於歷史之中呢?誰也不知道正確的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立場,所以每個人也都可以創造出自己眼中的歷史人物。我們並不需要知道哪壹個才是真實的,我們需要的只是閱讀和寫作時所獲得的感受。魯迅先生筆下的歷史人物,都是他從實際的境遇出發進行構思、並且從他心裏真實的生長出來的。從某種角度來講,那些故事才是壹種存在的真實。
其實,寫作《故事新編》時的魯迅先生,能夠在人生的盡頭穿越壹世的前塵舊夢,用壹種從容的心態來感悟古今與世情,也許是他早已參透人生真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