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李家文的蔬菜生產發展

李家文的蔬菜生產發展

李家文為促進中國蔬菜園藝事業的發展,不斷拓寬蔬菜科學研究領域。

1.重視研究古代蔬菜科學遺產。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了極為豐富的蔬菜種類和品種,積累了大量精耕細作的栽培經驗。他認為,發掘和吸取這些寶貴的科學遺產,是園藝學家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在大量搜集、閱讀古籍,探討和考證蔬菜生產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總結了中國蔬菜種類的來源和進化過程,並把它們引用到教材中,以此鼓勵自己和學生們為發展中國蔬菜園藝事業去勤奮學習和工作。

他努力研究古籍,做到古為今用。他利用《齊民要術》中提到的“中條子”(蒜珠)可繁殖大蒜的方法,作為在生產中防止大蒜退化的方法之壹,受到群眾的歡迎。

2.“南選北繁”,實現中國甘藍生產用種國產化。60年代,中國廣大南方蔬菜產區種植的甘藍,須依靠從日本進口的黃苗甘藍種子,曾因受外商的控制和盤剝,嚴重地影響了生產。1967年,在農業部、商業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組織下,山東農學院園藝系蔬菜教研室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及山東、廣東、天津等省、市有關單位聯合協作,開始了在北方繁殖甘藍種子的研究。當時正處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李家文身受限制,為不使該項工作受到影響,他克服種種困難,幾次到廣東、福建,探索黃苗甘藍種子繁殖的關鍵技術。他積極指導並親自參加該項研究工作,提出了“南選北繁”的理論和技術措施。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解決了中國南方近百萬畝越冬甘藍種子的供應問題,使北方生產的黃苗甘藍種子超過了日本進口的種子質量,使南方甘藍種子生產實現了國產化。該項科研成果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勵。同年,李家文被授予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