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惟楚有才故事 惟楚有才為什麽在湖南 惟楚有才 惟楚

惟楚有才故事 惟楚有才為什麽在湖南 惟楚有才 惟楚

惟楚有材,意指楚地出人才。常用於湖南湖北地區。以湖南省長沙嶽麓書院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聞名於世。

同義詞有"惟楚有才","唯楚有才"。

出處源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惟,系語首助詞,古籍惟、唯、維通用。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學(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孔,諸生向他反映,武昌府學為鄂省鄉學之冠,但校舍破敗不堪。學子們表示能體諒國家壹時經濟困難,願將津貼捐出來維修校舍。在林天擎大力支持下,修葺工程於兩年後完成。據《湖北通誌》記載,新府學落成後,林天擎記下兩年前學子謁見之事,並發出由衷感嘆:"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艷羨。況我清賓興疊詔,已多聯翩而登為之前茅者矣。後之龍攄鵬奮,何可數量?" 自林天擎後,武昌府學"嗣是代有修葺",而且重視培養"楚材"的文字屢見於湖北方誌。1732年,湖北巡撫王士俊說"楚材號天下久矣",並希望"從此楚材輩出"。

《左傳》又名《春秋左氏傳》,成書於春秋時期,《論語》也是成書於春秋。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是以湖北為政治中心的,楚國最強盛的400年國都在湖北荊州,所以湖北又稱荊楚。

湖南作為楚國故地,歷來自稱楚地。古長沙國為楚國文化的繼承,以湖南為政治中心也有五代十國時期的南楚。嶽麓書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名聯為集句聯,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本為孔子盛贊周武王時期人才鼎盛局面 。傳說清嘉慶年間,時任山長袁名曜出上聯,貢生張中階對下聯。"惟"在這裏是個語氣詞,"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就是說"楚國出人才,而這裏的人才又最為興盛"。

嶽麓書院楹聯

既然說是"楚材",則當然源自楚國,與楚國人才關系理應很密切。"惟楚有材"是從"雖楚有材"轉化過來的,是因其意而引伸之。"雖"、"惟"雖有壹字之差,在內容上實際是壹致的,都說的是楚國(地)有材,是很符合歷史事實和邏輯規律的,故已成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