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益智湯簡介

益智湯簡介

目錄1拼音2益智湯別名3處方4方法5功能主治6用法用量7摘錄8三因卷8 8.1方名8.2益智湯別名8.3組成8.4適應癥8.5益智湯用法用量8.6制法8.7註:古籍中的益智湯1拼音yì zhì tāng

2益智湯別名益智湯(《辨證論治規範·類方》卷六)。

3處方鹿茸(脆皮去毛)巴戟天(去核)熟地黃(酒浸)枸杞(酒浸)牛膝(酒浸)附子(去皮、去臍、炮制)桂心(未焙)山茱萸、赤芍、防風(叉形)、甘草(焙)等分。

4.制備方法是將藥物研磨成粉末。

功能:主治右腎虛寒、尿頻、遺精濁、腰脅脹痛、咳嗽氣短、心煩肢痛、耳暗、骨蒸潮熱、頭暈目眩。

6益智湯用法用量:12g,水230ml,生姜5片,鹽少許,煎至150ml,空腹服用。

7摘自《三因壹病綜合征》卷八。

8《三因》卷八8.1唐

8.2益智湯別名益智湯

8.3它由鹿茸(脆皮烘烤,去毛)、巴戟天(去核)、熟幹地黃(酒浸)、枸杞子、肉蓯蓉(酒浸)、牛膝(酒浸)、附子(烘烤,去皮臍帶)、肉桂(未烘烤)、山茱萸、白芍、防風(叉狀)、甘草(烘烤)組成。

8.4主治:右腎虛寒、小便不利、腰痛、脅痛、氣短咳嗽、四肢心煩疼痛、耳鳴、面黑、骨間熱、夢遺濁、頭暈目眩、各種乏力嗜睡。

8.5益智湯用法用量:每服4元,65,438+0.5杯水,生姜5片,鹽少許,水煎7分鐘,飯前服用。

8.6制備方法為粉劑。

8.7註益智湯(《衡類方》卷六)。

古籍中的益智堂《明代雜藥》:【卷壹】老益牡蠣、龍骨、山茱萸七分。若腎氣不足者,宜用益智湯、金鎖鄭源丹。對於肝腎虛熱者,用六味丸、加味逍遙散。...

醫學基地:活人服藥治療傷寒妊娠壹例:溫酒疼痛、當歸酒血氣痛、湯產後心痛脹滿、益智湯難產、當歸湯產後血瀉、酒赤白帶、艾湯煎服緩解內外傷寒。...

經略全書:【卷二十九必收,莫遺精雜證】論遺精,列舉方藥120個)八味丸(補121)天王補心丹(補180)益智湯(熱165)《經驗》諸毒丸(固四十)逍遙散(補...

《景嶽全書》:【卷五十八周吉谷方八珍】熱陣以鹽絞之,煎七分,溫服,始食。茯苓和甘草加在壹邊。益智湯治療腎經虧損,遺精,白濁,四肢乏力,有時蒸熱。...

景嶽全書:【必集二十九卷,雜證皆濁】治(* * *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