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伏羲是古代傳說裏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是中國醫藥鼻祖之壹。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蔔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
舜帝:是中國上古時代的部落聯盟首領。被後世尊為帝,列入“五帝”。傳說姓姚,名重華,字都君。出生地在諸城,治都蒲阪(今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受堯的“禪讓”為有虞氏首領。尊號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戰國簡牘“清華簡”《保訓》中提到虞舜傳承“中道”:“測陰陽之物,鹹順不逆,舜即得中”。《史記·五帝本紀》講“天下明德皆自舜帝始。”《童子問易》考證舜帝系大易重卦之人,來自《易經》的德道淵源於舜帝,所以舜被稱為易學發展史上五聖之壹。
文王: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季歷之子,周朝奠基者。其父死後,繼承西伯之位,故稱西伯昌,在位50年,歷史上的壹代明君。
周公: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制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