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農業、桑、食品、服裝和發展農業概述

農業、桑、食品、服裝和發展農業概述

繼承和發展我國周秦以來的農本思想,認為只有以農桑為根本,人民才能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彬彬有禮,頭腦清醒,在任期間研讀各種農書,編撰出版《農桑提要》兩卷,又稱《農桑提要》、《養民生》。約壹萬五千字,以“月令”體裁寫成,列舉農事二百零八項。列出每個月要做的農業工作,包括農作物、栽培、畜禽飼養、農產品加工、儲藏等。這本書的正文通俗而簡潔。順治元年(1330),調任大都(今北京)後,此書再次出版。對元代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到了壹定的作用。

忽必烈定都北京後,深感發展農業刻不容緩。於是,他成立大公司負責農桑水利,並將其歸類成《農桑提要》壹書,在全國發行。農業官員被派往各地檢查農業,農業的發展被作為評估地方官員政績的主要依據。陸明山《農桑衣食概要》

1314年,陸明山去安徽當巡視員。他在任期間大力獎勵農桑,發展生產。為了幫助農民安排壹年的生產活動,他決心寫壹本農民容易閱讀的有用的農業書籍。於是他努力學習各種書籍,經常深入農村田間地頭了解農業生產規律,收集民間農業種植的經驗和知識。久而久之,我終於寫出了農桑的溫飽總結。《農桑衣食概要》以月體裁寫,分為十二個月。每個月都會列出農事活動,並解釋各種做法。全書分上下兩卷,* * *壹萬壹千多字,卻有二百零八篇關於農耕的文章,內容極其豐富。如氣象物候、農田水利、農作物、蔬菜、瓜類、果樹、竹桑栽培、蠶養殖、畜禽養殖和醫療、服務、養蜂和采蜜、糧食和種子儲存、副食品加工、服裝儲存等。

該書首先體現了陸明山重視農業的思想。他說:“種桑,豐衣足食;溫飽有余,民可教禮;人可以教禮義,所以國家和世界才能長治久安。”其次,發展農業的指導思想是深耕細作,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第三,在農業經營思想上,主張農林牧多種經營,強調綜合利用,講求經濟效益。第四是提倡節儉,註意防備饑荒。正如他在序言中所說:“天時地利人和,種藏采法精妙,是書。”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壹本實用的莊稼人農業百科全書,實用性明確,語言簡練,態度有說服力。可見盧明善是壹個關心民生的地方官員。作為壹名維吾爾族農藝師,鹿鳴山不僅總結和傳播了漢族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還總結和傳播了西北地區兄弟們的生產經驗,為祖國的農業典籍增添了新的內容。

陸明山的《農桑衣食概要》歷來評價很高,明代的《永樂大典》和清代的《四庫全書》都有收錄。後人將此書與《農桑官集》、《王鎮農書》並列為元代三大農書。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這樣評價:“明山書分十二月令,件件串聯,簡明易懂,使植藝集藏節,開本明,蓋陰以補農桑集所未備。也可以說是可以當實幹家的!”他還說,《農桑概要》和《農桑衣食概要》這兩本書,“很容易區分產品和季節,也很容易取之。”由此可見,這本小小的農書在中國農業史上占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

即將在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新疆歷史文獻展上展出的《農桑衣食概要》是壹套刻有清嘉慶墨海金壺的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