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對於那些剛出庫等待修復的古籍,首先需要建立修復檔案,拍攝每壹頁的破損情況,建立圖像和文字檔案。再根據破損情況設計修復方案。
②拆書,揭頁。面對壹些破損嚴重的古籍,將粘連的古籍分頁也絕非易事,得使用“幹揭”、“濕揭”、“蒸揭”等手法。揭好頁後,需要為每壹頁書籍編號,否則書籍順序會被打亂。
③古籍修復有兩種方法,壹種是全手工修復,另壹種是使用紙漿補孔設備修復。在開始修補之前,需要先為古籍配紙。古籍修復手工紙可以分為麻紙、竹紙、皮紙、混料紙等。修復古籍需要選用古法造紙的紙,即仿造古時候的原材料、簾紋、工藝生產的紙張。修書不是選擇最貴的紙,而是要選擇最恰當的紙。有些制紙工藝現在已經失傳,為古籍修復帶來很多不便。選配的紙張通常要與待修的古籍材質、簾紋相同、顏色相仿。如遇材質特殊或帶有顏色的紙張,還需要自行調配紙漿或為紙張染色。
④選好配紙,就進入正式手工修補環節。古籍修復過程中最常遇到的是修補破洞,所用工具即是最簡單的壹張紙、壹支毛筆、壹碗漿糊。具體步驟為用沾上漿糊的毛筆在破洞處塗刷,將補紙快速粘在破洞上填補破洞。修補過程中所選用的漿糊必須是去筋的小麥澱粉所調制,這樣的漿糊壹則漿性溫和、穩定性好,而且具有操作的可逆性,壹則因為所用修復材料需要天然不含化學成分。
⑤紙漿補孔機修復壹般適用於蟲蛀破損嚴重的古籍。這種機器修復機由國外進口,上海僅兩臺,操作步驟包括放入修復紙和文獻、加蓋註水、倒入紙漿、放水,最後在書頁上墊保護紙,放到冷吸力臺上,進行幹燥處理。
⑥所有修補完的書頁,需要進行壓平處理。在書頁上噴上水,放在吸水紙內壓平,等書頁幹燥、壓平整之後,再拿出來折頁,修剪書頁上多余的補紙。修剪完後,在裝訂前還需將所有書頁放入壓書機進行壓平處理。
⑦經過壓平處理後的書頁將被復原裝訂成冊。裝訂過程包括搓紙撚釘、理齊、打眼、穿紙撚釘……搓紙撚釘是壹個手工活,沒學過的人肯定搓不好,搓出來的釘頭要硬硬的,裏邊則是空心的。
⑧理齊、打眼均是細致活,每壹針下去都要對準古籍原先留下的釘孔,不能有絲毫誤差,否則會對古籍造成新的損害。
⑨穿紙撚釘。這是流傳上千年的古籍裝訂方法。紙撚釘可以保持長久不壞,古人很聰明,用紙撚釘來固定書葉,即便訂書的線斷了,書葉也不會散。最後壹步是粘上封面,用真絲線裝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