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瘛疭簡介

瘛疭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概述 4 瘛疭的癥狀 5 瘛疭的病因病機 6 瘛疭的辨證論治 7 參考資料 附: 1 治療瘛疭的穴位 2 治療瘛疭的方劑 3 治療瘛疭的中成藥 4 古籍中的瘛疭 1 拼音

chì zòng

2 英文參考

clonic convulsion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概述

瘛疭(clonic convulsion[1])為證名[2]。是指急性熱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發作,以手足屈伸牽引,發熱,神昏,兩目竄視,頭顫動為主要表現的疾病[1]。見《黃帝內經靈樞·熱病》。亦作瘼疭或痸疭,又稱抽搐、搐搦、抽風等[2]。

4 瘛疭的癥狀

手足伸縮交替,抽動不已[2]。

《傷寒明理論》卷三:“瘈者筋脈急也,疭者筋脈緩也;急者則引而縮,緩者則縱而伸。或縮或伸,動而不止者,名曰瘈疭。”

5 瘛疭的病因病機

多由熱盛傷陰、風火相煽、痰火壅滯,或因風痰、痰熱所致[2]。

6 瘛疭的辨證論治

治宜平肝息風,清心瀉火,祛風滌痰等法[2]。亦有熱傷元氣者,四肢困倦,指麻瘛疭,宜人參益氣湯[2]。

有脾胃虛弱者,嘔吐泄瀉,時作瘛疭,宜補中益氣湯加桂、附[2]。

有肝臟虛寒者,脅痛,眼目昏花,時時瘛疭,宜續斷丸[2]。

有失血之後,氣血耗傷,筋脈失養而瘛疭者,宜八珍湯加減[2]。

本證可見於多種疾患[2]。如腦炎、腦瘤、癲癇、肝性腦病、尿毒癥、高熱中暑、破傷風、藥物中毒等[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