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是說誰的?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是說誰的?

從妳的描述來看,這應該說的是王國維吧。

王國維簡介:

民國十六年六月二日(陰歷丁卯年五月初三日)的壹個午前,壹位學者形態的老者,身著中國服裝,鼻粱上架著深度的近視眼鏡,雇好洋車,從清華出發,壹直到達頤和園。購好門票入園,步行到排雲殿西的魚藻軒前,面對著昆明湖水,若有所思,但態度異常鎮定,還從懷裏掏出煙盒,取紙煙壹枝,吸之至盡,然後向湖內縱身壹躍!園丁聽見有人落水,便連忙跑去,把他救了起來,但不到兩分鐘,已氣絕身死。

入殮時,在他的裏衣中,發現他寫給第三個兒子貞明的遺書壹紙,紙已濕透,但字跡完好。這遺書的全文是這樣的:

“五十之年,只欠壹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槁葬於清華塋地。汝等不能南歸,亦可暫於城內居住。汝兄亦不必奔喪,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門故也。書籍可托陳吳二先生處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歸。我雖無財產分文遺汝等,然茍謹慎勤儉,亦必不至餓死也。五月初二父字。”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是我國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1903年起,任通州、蘇州等地師範學堂教習,講授哲學、心理學、邏輯學,著有《靜安文集》。

1907年起,任學部圖書局編輯,從事中國戲曲史和詞曲的研究,著有《曲錄》、《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等,重視小說戲曲在文學上的地位,開創了研究戲曲史的風氣,對當時文藝界頗有影響,辛亥革命後以清室遺老自居。至老,王國維也沒有剪掉作為時代象征的辮子。

1913年起轉治經史之學,專攻古文字學、古器物學、古史地學,先後致力於歷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齊魯封泥、漢魏碑刻、漢晉簡牘、敦煌唐寫經、西北地理、殷周秦漢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釋研究,還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註疏工作。他治史嚴謹,考證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見,主張以地下史料參訂文獻史料,多能發前人所未發,對史學界有開壹代學風的影響。

1923年春,當時溥儀小朝廷要選海內碩學之士,王國維經升允推薦,到北京充任遜帝溥儀的南書房行走(五品)。

次年冬天,馮玉祥“逼宮”事件發生,王國維結束了“南書房行走”的工作。胡適、顧頡剛等人邀約他出任新成立的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王國維推而不就,僅任教授;以其精深的學識、篤實的學風、科學的治學方法和樸素的生活影響了清華學人,培養和造就了壹批文字學、歷史學、考古學方面的專家學者。時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並稱清華四大導師“教授的教授”。

1927年在北京頤和園投水自盡,給中國知識界留下了深深的顫栗和遺憾,也給後人留下了難解之謎。

當時的壹些清朝遺老把王國維比作屈原懷忠而自沈汨羅。《清史稿》還為他立了個“忠義傳”。壹向苛以譽人的魯迅先生認為“他才可以算壹個研究國學的人物”(《熱風·不懂的音譯》)。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