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康熙王朝》姚啟聖深得聖心,卻為何又功成身退不願為官?

《康熙王朝》姚啟聖深得聖心,卻為何又功成身退不願為官?

姚啟聖恃才傲物憤世嫉俗,精通清廷律例,藐視朝廷官員,譏諷皇親國戚。很多人拿他都沒有辦法,對至高無上的皇權也是冷嘲熱諷,寧願在荒原餵馬也不願意入朝做官。

固守漢族的王道,始終認為滿清人蠻夷草寇,駿馬彎刀只能成壹時之雄,配不上孔孟之道、黃河長江,遠遠比不上漢人5000年的文明。

姚啟聖從皇上龍輦中的眾多典籍知道,康熙學識如淵似海貫通今古,不讓任何當代宗師。康熙為了收攏人心,破祖宗先例,燒了順治的旨意(姚啟聖之人。 孤傲自許放浪形骸。 忤逆有司 踐踏律法。著剝奪官職, 發往邊疆充軍,永不錄用),破例錄用他,知人善用,委以平臺重任,讓孤傲的姚啟聖心服口服。

對待平臺方略,他主張在威服的同時,尤為註重恩服,以攻略為主戰略為輔,二者結合,恩威相濟,撫剿並用。他既知海戰又知陸戰,既知滿又知漢,是曠世奇才。

堅持三必剿, 其壹鄭經等人孤懸海外,早有列島為疆,另立皇朝之心,首在剿其心, 其二臺灣水師所以橫行無忌,是因為臺灣水師勝於大清, 二在剿其兵。其三 臺灣荒蠻之地,既缺人又缺糧,無論軍需民用全仰仗於大陸通商,三在剿其海路。姚先生對臺灣是了如指掌招招打在要害上。

三必剿僅僅是威服,欲使臺灣長治久安,還必須有三必撫。 正經之父鄭成功。。從我何蘭洋毛子的手中。收復了臺灣。 可謂中華萬世之功。壹撫慰祖上之功業。 臺灣百姓是內陸血脈, 他們可不願意與大陸壹刀兩斷。成為海外棄子,二撫其民。 民心不可欺。

要不可棄, 撫慰延平王正經。朝廷平臺之後,臺灣居民人人皆大歡喜。 唯壹不歡喜的只有正經壹人。從此以後,他從王位上掉下 成為臣成為民, 甚至成為階下囚。簡直生不如死,三撫慰鄭經,姚啟聖對臺灣是了如指掌,招招打在要害上。

姚啟聖晚年能遇到明君,讓他有生之年再次有所作為,施展了全部才華,但是他深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兇險,不留戀官場上的榮華富貴,見好就收急流勇退。

他向康熙辭行時說道:自己熱鬧過了也老了, 就想回家讀讀書、釣釣魚,過幾天清閑日子,已經很知足了。康熙對他可是又愛又恨,但是他更愛才,最後封他為杭州西湖候 ,還附帶壹座行宮和壹千三百卷珍本古籍,姚啟聖以他的絕世智慧,功成身退得以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