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周作人、張愛玲,當這些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曾經那麽輝煌耀眼的名字再度從塵封湮沒中走出,重現昔日光彩的時候,帶給人們的應該不僅是懷舊的快慰、知性的咀嚼,更能由此而引發出對歷史的反思和清理,對文學本質的思考和探究,對世態人性的洞察和體驗。
1、沈從文
壹個早在30年代就已卓有成就的作家,卻在不適合其生存的環境中,活埋式地沈默了四十多年,忽然於衰朽之年,再獲關註,成為文壇的傳奇人物。其遭遇和經歷,正反映了中國知識分子所經受的屈辱與埋沒。而沈從文作品的終歸社會,壹版再版,廣受註目,終於證明了歷史上曾被冷落的文學現象不壹定永遠地遭受冷落。
奇特的經歷 創作的特點 沈默與歸來
2、周作人
周作人的名字被淹埋得太久了,直至近些年,它曾有過的光彩才再度顯露出來。有關的年譜、傳記、論著接連出現,他的為數眾多的小品散文不斷被結集出版,他的作品豐富了人們的閱讀趣味,他的文風成為追慕仿效的對象……但人們關註周作人,在更深的意義上,或許是因為可以從他復雜的經歷和人格狀態中,看到中國現代歷史的紛紜變化和身處其中者所面臨的多重選擇。
雙重面貌 文學實績 淹埋與顯露
3、張愛玲
張愛玲可說是個矛盾的結合體,她的壹生充滿奇異而不協調的內容,雖身出名門,但早年的生活環境卻極端陰冷惡劣;兩度婚嫁,或汪偽要員,或左翼作家,感情難得超脫;遠渡重洋,將近三十年與世絕少交涉,寂然而終。她的作品也壹如其人,交織著新與舊、雅與俗……。更為重要的,張愛玲遭逢的是壹個亂世,而她是“廢墟上的罌粟花”,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壹個“異數”。在文壇銷聲匿跡三十年後,張愛玲奇跡般地被喚醒,人人爭讀,“張愛玲熱”從港臺席卷大陸。探尋“張愛玲熱”的實質,除了她的作品迎合了世紀末漸盛的懷舊熱之外,或者是她的作品所具有的"現代性"而引發起人們對文學的本質的深層思考。
新舊交織 雅俗邊緣 消失與再熱
二、認識的重建
時代社會的急劇變化,在這些年來是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思想文化的變遷使得壹向敏感的文學也緊隨潮流而動,無論在觀念形態、本質認識等方面都在進行深度的探索。由此,壹些混淆的概念得到了澄清,壹些僵硬的教條被丟棄,壹些全新的認識正在重建……透過這些文壇景觀,當能感悟到歷史的腳步。
1、魯迅
魯迅,在20世紀的中國思想史、文學史上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他是壹位豐富復雜、根植於中國歷史和社會的文化巨人,他的極富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學創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魯迅研究,以它自身的輝煌的歷史和豐厚的內涵,在紛紜復雜的現代思想文化界始終是熱點所在;但真正要理解和消化他留給我們的思想文化寶藏,還需要時間,還需要真正的科學的學術品格的建立。
批評的反思 探索的深入 價值的挖掘
2、錢鐘書
要說二十年來的文化熱點人物,幾乎無人能與錢鐘書相媲。身當作家學者兩職,巍峨高聳,占盡風光。《管錐編》的淹博宏通、圓融靈妙,使人生仰止之嘆;《圍城》的知性洞悉、尖刻機趣,籍著各種媒介的攻勢,充斥耳目,幾成巷議。而處在旋渦中心的錢鐘書,卻始終寧和超然,讓人更遐想其智慧風度。對於這位堪稱中國二十世紀最富才智的學術大師的才性作品作真實科學的品評,當有助於我們對中國二十世紀文化景觀的全面認識。
智者本相 “圍城”真諦 “圍城”啟示
三、湧動的熱點
縱觀80年代後的中國文壇,可謂流派紛呈,熱點頻湧。壹面感受著時代的急劇變化,壹面觀望著世界潮流的倐忽變遷。關於文學的觀念,如重波疊浪,撲面而來:古典與現代,經典與通俗,精英與痞子,中世紀與後現代,女性文學、民間視角、新狀態文學、新市民小說、新生代創作……令人目不暇接。值得探尋的是湧動的熱點背後所昭示的深意。
1、金庸與武俠小說
金庸大約是當今華文作家中擁有讀者最多的作家。從80年代起金庸武俠便席卷內地,發燒熱潮,至今未見消歇。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人物,金庸將從公案俠義小說和30年代通俗武俠小說發展起來的新武俠小說的優長充分發揮,並形成了金庸武俠的獨特世界。"金庸熱"的升溫,對我們在通俗文學的價值評估、文學作品的娛樂性等問題的探討上,無疑提供了新的視野。
金庸熱 藝術特征 文化底蘊
2、王朔與新市民文化
王朔從1985、1986年開始在文壇引人矚目,1988年有幾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而走紅,從此愈發不可收拾,小說與影視俱熱,熱遍全國。王朔現象構成了90年代壹個復雜的人文景觀,批評界對此眾說紛紜,壹時間,王朔成為關註、討論的話題和熱點。王朔的成功,不是以小說的藝術性獲得的,而是他筆下的人物的生存境遇、生活態度和精神特征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轉型期人們的特殊狀態,導引了大眾文化的潮流,他為我們提供了壹種新的社會視角和文化意識。
3.五四文學的再評價問題
五四是現代文學的起點。1999年時逢五四運動80周年,現代文學界形成了紀念五四的熱潮。《文學評論》等刊物紛紛開辟專欄,發表了壹批有分量的論文。其中,楊義的《"五四"運動與現代中國人文建設》,把實證與思辨、歷史感與當代性融為壹體,文中指出:"'五四'本身蘊含著壹部世紀文化啟示錄",它"所啟動的時代主題,它的思維指向,均牽涉著中國的命運和中國人文精神的形態。因此,重論'五四'話題,乃是對中國命運和中國人文形態的再思考,是壹種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的世紀對話。"這篇論文在中國文化現代化與創造性地建設中國現代人文精神的總進程中,在深度上對五四進行還原研究,在廣度上對五四進行參照研究,分析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文化姿態、精神方式和思辨邏輯,探討了民主與科學的觀念同其倡導者之間的復雜關系,及其對現代學術與文化精神建設的錯綜影響,對現代中國人文精神和人文學術體系的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但另壹方面,隨著民族文化傳統的升溫,也出現了壹種否定五四新文化的傾向。現代文學學術界對此做出了壹些回應。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編輯部,於1999年3月20日在京聯合舉辦了"紀念五四新文化運動80周年"座談會。會上的發言,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第壹,五四的偉大歷史功績不容抹殺。與會者對近幾年來出現的有意識地否定五四、謾罵五四的不正常現象表示了憂慮和駁難。王培元說,否定論者其實對魯迅與五四都很隔膜,阿Q時代遠未結束,五四精神絕未過時。王中忱認為,中國民主化的建設還是壹個遠未完成的過程,五四文化先驅所面臨的困境今天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得到。第二,對五四的反思應該多元化。陳平原主張應該回到五四本身做些清理工作,"直接觸摸歷史"。錢理群認為,作為學者,"復雜地說話"是必要的。吳福輝認為,現代文學界對新儒學與後現代主義的夾擊缺乏必要的回應,我們壹要有"說真話"的勇氣,二要坐得住冷板凳,增強回應挑戰的底氣。壹些學者提出要對以往有關五四的單壹化、片面化的理解與闡釋進行重審、反思,應該把五四還原為相對復雜的歷史,變革研究的觀念,豐富研究的視角,加強系統性研究,但反思要防止走向不客觀,不能脫離特定的歷史背景,不能用"歷史的敘述"代替"歷史的真實"本身。第三,與會者還就研究五四的新方法新思路做了交流與探討,諸如:先驅者從個性自由的追求向體制性追求的轉換;胡適與魯迅的分合與異同,代表了五四壹代知識分子的分化與整合;思想啟蒙與教育制度的關系;新文化運動與白話文運動之間的雙向互動關系;"思想群體"的研究;等等。
4.魯迅問題。
經典總是在不斷的質疑與重新闡釋中為人們所認識。世紀之交,魯迅作為20世紀中國的經典作家,遭遇到壹陣質疑性、甚至貶損性的聲浪,在文學界與學術界激起了強烈的反響。秦弓《學術批評要有歷史主義態度》、紅孩《為炮制悼詞者出示紅牌》、吳中傑《評壹種批評邏輯》等文,對貶損者的非歷史主義態度提出批評。新華社發了題為《貶損魯迅引起作家朱振國質疑》的消息,《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報刊紛紛予以報道。網上更是七嘴八舌,眾說紛紜。魯迅評價問題成為壹個引人關註的文化熱點。中國魯迅研究會與《魯迅研究月刊》編輯部、上海魯迅紀念館等分別在京、滬召開魯迅研究熱點問題討論會,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對貶損魯迅現象做出了比較全面的、理性的分析。與會者認為,對於壹些對魯迅的質疑性、貶損性的言論,要汲取歷史教訓,避免不分青紅皂白,回之以急風暴雨的簡單化方式,更要杜絕以前發生過的以行政處罰代替學術討論的生硬化弊端,而是應該以平常心與寬容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審美鑒賞中的不同感悟,不必強求壹律;因時代的變遷與所見資料有限而產生的誤解,應該予以澄清;敢於表達區別於既定結論的真誠見解,其勇氣值得肯定;對確有根據與獨立思考的觀點,應該歡迎;但對於那種出於非學術動機、背離事實和學理、壹心顛覆魯迅的貶損性言論,則必須從觀點、方法、學風上予以嚴肅的批評,以澄清其影響。壹年間,有數十篇剖析貶魯現象的文章與訪談錄見之於全國各地報刊,實事求是地對貶魯沖擊波進行了深入的學理性批評。文學界、學術界及領導部門對待這次風波的理性態度,表明了文化環境的寬松與學術主流的成熟。高旭東編的《世紀末的魯迅論爭》(東方出版社2001年版),葛濤、谷紅梅編的《聚焦"魯迅事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葛濤編的《網絡魯迅》(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大致反映了這場論爭的情形。
貶低魯迅,表面上是對壹個作家的評價問題,實際上則意味著對20世紀中國經典文化的否定,意味著對中國文化傳統的割裂。中國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建立起宏大的格局與堅實的基礎之後,不斷吸取異域文化,到19世紀已經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優秀遺產,但也淤積了相當多的糟粕,成為束縛國人的枷鎖。五四壹代敞開胸襟引進西方文化,高屋建瓴地整理、批判與澄清中國傳統文化,給中國文化註入了勃勃生機。正是沿著五四開辟的道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基本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的文化轉型,形成了繼承民族傳統、融會異域文化、可以同世界平等對話的20世紀中國文化。魯迅正是這壹文化最傑出的代表。在他那裏,我們可以看到對中國歷史的深邃洞察,也可以看到對現實問題的密切關註,可以看到對傳統文化最深刻的剖析,也可以看到對西方文化最機智的借鑒,可以看到對人民的深沈關愛,也可以看到對國民性的犀利解剖。魯迅對西方文化負面性的認識,對於我們今天全面認識西方世界仍是清醒的提示;魯迅關於"立人"和"國民性改造"的思想,對於我們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仍是深刻的啟迪;魯迅思想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思想資源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魯迅的文學傑作即使放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也毫不遜色。魯迅是可以和孔子、老子、莊子、司馬遷、朱熹、李贄、黃宗羲等壹並代表中國文化傳統的偉人,魯迅世界有著無比廣闊的闡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