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周歷與夏歷是怎麽回事?

周歷與夏歷是怎麽回事?

具體地說,語境就是時間、地點、場合、對象等客觀因素和使用語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職業、修養、心情等主觀因素所構成的使用語言的環境。語境的功能有兩個,其壹是解釋功能,其二是過濾功能。語境不僅幫助我們推究詞義,還幫助我們防止不合規範的語言現象出現。因此在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中,研究語境對詞義的影響是很有必要的。語境對詞義的決定作用,是語言中的壹個普通現象,但在中學文言文教學中卻又常常被忽略——往往只註重字詞的獨立意義,求大概說得通,而忽視從語境的角度對語意進行整體把握。本文從四個方面來探討文言文中語境對詞義的影響。

(壹)社會語境決定詞義

在不同時代,所處社會環境不同,語言環境也肯定有所不同。學習時壹定要註意到這種不同,才能更好地理解詞義,理解文章的主旨所在。例如《莊子·秋水》中的“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我們理解為:“秋水到來之時,大大小小的河水都匯集到黃河。”“河”古代專指黃河。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秋天的水勢有那麽洶湧麽?而黃河流域的雨季也應該在夏季,為何叫“秋水”呢?莊子生活的時代是我國歷史上的東周,周朝的歷法叫周歷。周歷與夏歷在季節劃分上不壹樣,夏歷秋季在七八九三個月份,周歷的秋季是五六七三個月份。我們現今所說的秋季與夏歷相近,與周歷不同。大致現在的夏季,在周歷正是秋季。由此我們就可以理解秋水洶湧的含義了。《季氏將伐顓臾》中有“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壹句。“事”字書上未註,根據社會語境分析,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春秋時期的文獻言及“事”,專指戰爭和祭祀。如《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大祀與戎。”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這裏的“事”不是現今泛指的事情,而是發動戰爭。

(二)個人語境決定詞義

在文言文閱讀中,我們不能忽略個人語境的影響,也就是說在具體的文章中,說話人本身的處境以及他的性格氣質對詞義的影響。

《鴻門宴》中有壹段話:“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課文註:“與”即“和”(連詞);步走,快步逃跑。根據語境分析,“與”作“和”解不妥,“步走”也應理解為“徒步逃走”。那麽“與”字講成什麽才合適呢?在這裏,講成“許”、“從”才合適。為什麽?我們來分析劉邦這個人。當時劉邦的處境是很危險的,而劉邦是壹個有心計且狡詐的人,這時他考慮到自己的處境,想逃跑,目標又不能太大,所以,他自己獨自騎馬,而特許樊噲等四人步走保護自己。這樣就不會引起別人的註意。

(三)情景語境決定詞義

在理解文言文時,還要考慮當時的情景。根據具體的情景來理解會更準確地領會詞義。

《鴻門宴》中有“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壹句。壹般情況下,這裏的“請”字我們理解成“請允許我幹什麽事”,那麽這句話就可譯成“請允許我進去”。可按當時情景,如果譯成“請允許我進去”就有問題。“請允許”是句客套話,而當時劉邦處境危在旦夕,樊噲在那樣急迫的心情下又怎麽可能講客套話呢?所以,“請”字理解成“情願”才比較合適。此外,“請”字當作“情願”理解,在古漢語中不只於此。《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不當,請伏斧持之罪。”《漢書·景帝十三王傳》:“吳、楚時,非(韓非)年十五,有才氣,上書自請擊吳。”這兩處的“請”字,按當時的情景都應理解成“情願”。

(四)上下文語境決定詞義

在文言文閱讀中,除了以上三種語境決定詞義外,我們還需考慮上下文語境對詞義的影響;如果考慮不全面,也會使理解出現偏差,甚至出現錯誤。壹定要註意上下文語境的連貫性和壹致性。

例如《屈原列傳》中,“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課本註解曰:“奪,強取”,下文的“不與”作“不給”解。在這裏根據當時的語境分析,註釋不妥。理由是:①“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不敢強奪;②“上官大夫與之同列”,同朝為官,看見就搶,沒度;③“屬草稿未定”,這是草稿,需要改動,搶了也沒用;④“欲奪之”中的“欲”是內心反映,不是實際產生的行為。根據這四點,將“奪”解解為“強取”不妥;“不與”解釋為“不給”也不妥。從上下文語氣、意思來分析,“奪”應解為“改變,變動”,更確切地講是“修改”;“不與”應解為“不同意”。

我們再對“奪”、“與”作進壹步考證來驗證壹下。《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奪,變更。《爾雅·釋詁三》:奪,易也。《玉篇》:奪,易也。孔穎達《周易正義》: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所以,“奪”即“易”,“易”即“改變,變更”,引申為“修改”。《論語·述而》:“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與,許也。朱熹:“與,許也。”小司馬索引:“與,猶許也。”由此看來,“不與”,即“不允許,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