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既有陰陽之分,又有表裏之別:《素問·金匱真言論》說:“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任脈循行於身前,在胸腹部與手足六陰經貫通;督脈循行於身後,在大椎穴處與手足六陽經交會,從而維持著身體前後的平衡形狀。在任、督二脈的命名、分布和功能之中,均寓意著陰陽表裏配偶之意。《十四經發揮》所雲:“人身之有任督,猶天地之有子午也。人身之任督以腹背言,天地之子午以南北言,可以分,可以合者也。分之於見陰陽之不雜,合之於見渾淪之無間,壹而二,二而壹者也”即是謂此。
陰維脈起於內踝,維系諸陰,主壹身之裏;陽維脈起於外踝,維系諸陽,主壹身之表。陰蹺脈起於足跟內側,伴足少陰經下行,主壹身左右之陰(裏);陽蹺脈起於足跟外側,隨足太陽經下行,主壹身左右之陽(表)。
二蹺出入相交也是陽入陰,陰出陽。《難經·二十九難》說:“陽維為病苦寒熱(表證),陰維為苦楚心痛(裏證)。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二維脈和二蹺脈的這種陰脈主裏、陽脈主表的生理聯系和病理表現,本身就是壹種陰陽表裏配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