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路和北方的全真路在義理和修行方法上都不壹樣。全真道與正義道的主要區別:
第壹,全真路
1,創作時間:金默
2.主要經典有:《道德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小經》(主張道、佛、儒三位壹體)。
3.主要特點:強調內丹修煉,不講究神韻,不黃白之術(煉金銀之術),以真道修煉為正道。
4.戒律:道士必須出家住寺,不得養妻,並制定嚴格的戒律。
5.傳播區域:中國大部分道觀和北方地區的道教都屬於全真派。
二、正義路
1.形成時間:元朝
2、主要經典:《鄭宜靜》
3.主要特色:主要特色是行走的符號(畫符號和誦經,驅鬼驅魔,祈福消災)。
4,管教:道士可以成家,但不出家,不住寺廟,管教不如全真道嚴格。
5.傳播地區:主要流行於江南省和臺灣省。
擴展數據:
道教概況
道教起源於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是壹種原始的多神崇拜的宗教形式。它的主要目的是追求不朽,達到不朽,並幫助世界和拯救人民。
它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並在現代世界中積極發展。道家雖然自戰國以來就是諸子百家之壹,但是道家卻把以前的道德哲學家神化了。
直到漢末才出現邪教,宜州(今四川)的石天尊稱老子為大老先生。到南北朝時期,道教的宗教形式逐漸完善。
老子李二(太上老君)是唐朝的始祖,在唐朝尊稱老子為大道元闕聖人,太上皇軒轅。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之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教與儒教、佛教壹起,是壹種占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是壹種尋求修仙的途徑。
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中國古代的宗教信仰,它繼承了方、黃等大多數宗教觀念和實踐方法以及民間的神靈信仰,逐漸形成了以“道”為最高信仰。
是壹種以太上老君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修仙經典而非修仙主經,追求修仙的中國宗教。
道教成仙或成仙的途徑主要有五種,即服用仙藥、外用仙丹、煉氣導化、修煉內丹、通過道器、自魔修煉等儀式達到長生不老。
後來的神仙大多是內丹、德行、道教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