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張齊賢洞察力的來源

張齊賢洞察力的來源

選自:昨日非尼姑庵編

作者簡介:鄭玄,本名瀚峰,昔為庵中居士,閩縣下渡(今福州)人。我從小天資聰穎,讀書念念不忘。祖父鄭日秀,明嘉靖年間舉人,官學。父親鄭元勛,縣秀才。祖父和父親都在北京讀書,教過幾百個學生,所以鄭玄結交了國內外的名人。明日中考第四年(1624)為舉人,崇禎四年(1631)為秀才,授南京戶部主任,掌管倉庫、錢糧賬冊等。後來出任浙江嘉興知府,重視教育,興修水利,深受百姓愛戴。幾年後,任應天(今南京)巡撫。他是個清官,什麽都不拿,過著清貧的生活,妻子還穿著布裙。他說,“我是壹個三腳唐慶。已經好幾六年了,從小就做。如果妳想修理它,采取措施是不容易的。“當時北方鬧饑荒,難民紛紛逃往南京。但是南京的百姓賦稅很重,百姓不聊天。有壹個武術家叫李偉,他建議把江南的富戶的財源搶過來發工資,遭到錢的強烈反對。鄭玄立即退休回了老家。唐王朱在福州設立隆武小朝廷,封鄭玄為工部尚書,太保親王。鄭玄與大學士黃道周、巡撫張肯堂壹起輔佐政府。當時的武將專橫跋扈,朝廷的命令無法傳達到幾個州。隆武二年(1646),朱兵敗被殺,鄭玄抑郁,不久死於家中。後來被供奉在嘉興六仙廟。鄭玄喜歡讀書,精通文學,與倪、等學者“重文章”。鄭玄寫了四卷《吳宓疏草》,未傳世。他也是《昨日非尼庵日編》二十卷的作者,這是鄭玄官署裏的圖書館。鄭玄序曰:“昨知錯。“時刻警告自己。這本書是他的讀書筆記,是從正史、詩集、野史、雜記等書籍中分門別類搜集來的。”這本書記住了古代的說法和行為。"他說:"我不想把事情弄得花裏胡哨,也不想讓人覺得可笑。我把它從世界宗教、倫理、修德和佛教中分離出來,這就足夠了。“希望它能啟迪世人,作為人們行動的指南。這本書剛壹出版就立刻引起了朝野的關註。有人把它比作西漢劉向的《說苑》。很快,這本書被介紹到日本,受到歡迎。在日本商界轟動了400年。這本書是明代的,是釋印本,近年有影印。1995,中州古籍出版社還有兩卷《文白全譯》,非常方便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