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蝗災是與水旱災害並列的重大自然災害,在古代,人們是如何應對蝗災的?

蝗災是與水旱災害並列的重大自然災害,在古代,人們是如何應對蝗災的?

在古代,人們會用驅蟲藥應對蝗災。

蝗災的成因是什麽?

首先,蝗災的出現與幹旱密切相關。每當幹旱時,蝗蟲很容易爆發。因為此時的土壤條件比較幹燥松軟,恰好為蝗蟲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溫床?。如果幹旱持續很長時間,蝗蟲將有機會大量繁殖。這樣,用不了多久蝗蟲的數量就能達到泛濫的地步。但在氣候潮濕的情況下,土壤會變得潮濕、粘稠,不利於蝗卵的存活。所以即使蝗蟲這時候能產下大量的卵,這些卵以後也不會發育成成蟲。這樣,自然災害的可能性就會降低。

蝗災的出現與蝗蟲本身超強的繁殖能力和驚人的生長速度有關

蝗蟲是農業害蟲,繁殖能力非常強。壹只雌蟲平均壹次能產幾百個卵,它們每三周能繁殖壹次。可以說繁殖能力有點太驚人了。此外,壹只蝗蟲從卵態變成成蟲只需要壹兩個月的時間。再加上卵的數量驚人,災難自然會成為壹件極其容易的事情。

蝗災是與水旱災害並列的重大自然災害,在古代,人們是如何應對蝗災的?

在古代,蝗災和旱災壹起發生的時候,到處都很悲慘。人無食可吃,只有吃草根、樹皮。不僅如此,蝗蟲吃了食物後,甚至進入人們的家庭,就連家裏養的牲畜也難逃蝗蟲的迫害。在古籍中,蝗蟲被描述為?遍布山野,草、苗、樹、葉都被它們吃掉?,?餓死了幾十萬人?。古人的智慧當然起到了壹定的作用,他們發現雞鴨鳥都可以吃蝗蟲,所以遇到蝗蟲壹般會選擇生物防治或者驅蟲。但是古代沒有農藥,就收集艾草來驅趕蝗蟲。即使是現在,中國也擺脫了20多年的嚴重蝗災,可想而知蝗蟲的威力。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