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貴州省。查白歌節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壹日在貴州頂效鎮查白村舉行。它源於布依族口傳民間故事《查郎與白妹》。相傳古時候,查白場(原名虎場壩)的查郎救了白妹的命,兩人遂成為情深意長的伴侶。白巖寨頭人野山貓為搶奪白妹,害死了查郎。白妹放火燒死野山貓,自己也投入火海殉情,與查郎壹同變成白仙鶴比翼雙飛,飛上九天,成為紫雲歌仙。人們為了紀念這對忠貞的夫婦,就將查郎和白妹的姓連在壹起,把虎場壩改名為“查白場”,將六月二十壹日定為“查白歌節”。
每年這幾天,周圍遠近各縣和毗鄰的廣西、雲南等地各族群眾三四萬人,前來參加歌節,規模宏大,氣氛熱烈,蔚為壯觀。查白歌節主要的活動內容有:歌節賽歌、認親訪友、吃湯鍋、趕表和祭山等,壹般連續3天,第壹天是高潮。 查白歌節源於布依族口傳民間故事《查郎與白妹》。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南盤江畔有壹個叫虎場的大土坡。壩上有壹個獵戶的兒子查郎和
壹戶人家的女兒白妹從小在壹起玩耍,他們形影不離,親如兄妹。長大後,兩人心中互相愛慕,於是互贈信物,私訂終身。就在這時,寨中出現了虎怪,它叼走牲畜、搶走娃娃,壹時間人人談虎色變。勇敢的查白郎 組織起全寨的後生,將虎怪殺死,請全寨的老少吃虎肉、喝虎湯。
寨中有個財主看上了年輕貌美的白妹,讓媒人到白家提親,白妹壹口回絕。可財主並不死心,派人留話說不管白妹從或不從,都要在七月二十八把她娶回家。面對財主的逼婚,白妹與查郎商量好要趕在那天之前搶先成親。財主得知後想了壹條毒計:在查郎和白妹下田的時候,派家丁把查郎用箭射傷後把白妹搶回家。
查郎回到家中後邀約眾兄弟商量對策,決定由查郎去到財主莊上騙家丁和自己打鬥,其余的人趁莊中空虛救出白妹。白妹被救出來了,查郎卻因箭傷未愈被財主捉到,捆在壹棵大糖梨樹上被殺害了。
白妹得知消息後痛不欲生,回家拜別父母趁著天黑重新返財主大院,在柴堆上放了壹把火 。火越燒越旺,財主聞訊趕來捉拿白妹。看到整個莊子將要化成灰燼,白妹縱身躍入火中,為查郎殉了情。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為愛情獻身、不畏強暴的布依夫婦,把他們生活過的虎場壩改名為 查白場,並把白妹殉情的日子農歷六月二十壹這天定為查白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