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圖書館始建於1909年(清宣統元年),當時廣西提學使李翰芬,奏準在桂林籌建廣西圖書館,並委托廣西教育總會辦理。會長唐鐘元、陳智偉倡議募款,李翰芬率先捐銀500兩,並向參加優拔考試之生員按名派捐,得銀16170兩。在桂林靖江王城(今廣西師範大學) 東南隅興建館舍。接收廣西官書局與優級師範所藏圖書及上海各書局及省內外官紳贈書。於1911年2月竣工開館,藏書3447種、17000余冊。定名廣西圖書館。首任名譽監督唐鐘元,駐館提調(館長)龔鑒清。
建國前40年間,政局不穩,戰亂不斷,該館事業發展緩慢,館名幾經更改,歷經蒼桑。1919年稱廣西省立第二師範學校附屬圖書館,1928年稱廣西省立第壹圖書館,1937 年稱廣西省政府圖書館。1940年6月稱廣西省立桂林圖書館。抗戰時期,桂林作為大後方,各省文人名士雲集,文化出版事業十分活躍,該館亦成為圖書文獻收藏和利用的重要場所,藏書達30萬余冊,以其“藏書之豐富,設備之完善,在西南各省首屈壹指”。1944年,桂林淪陷,該館將部分藏書轉移到廣西昭平縣,館舍及其余藏書毀於兵災,劫後余書7萬多冊,其中包括廣西地方歷史文獻和抗戰時期桂林出版物等。1946年抗戰勝利後,在舊址重修建館舍,同年9月竣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