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藝術在繪畫上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抄本畫上。蠻族人的抄本畫壹般分為三種類型:壹是扉頁裝飾;二是字母裝飾;三是插圖。
扉頁裝飾處於抄本的重要位置,它往往以充實的構圖,鮮明的色彩和細膩的手法來表現。墨洛溫王朝抄本畫的最古老的作品當推現藏列寧格勒國立圖書館的《聖庫萊尼奧斯的愛依爾書註解》。這個抄本的扉頁裝飾是壹幅帶有深刻寓意的象征性繪畫。在壹個長方形的構圖中,中央位置是壹圓形紋樣,象征著太陽,是壹切生命的源泉。扉頁的上下各有聖樹和樹枝,樹的左右是壹對富有裝飾性的鳥。此種樣式的構圖代表了早期墨洛溫王朝扉頁裝飾的基本特征。
現藏巴黎國立圖書館的《舊約七書註解》的扉頁是8世紀中期抄本畫盛行時的代表作,整個構圖是把壹個十字架和鷲的圖案安排在壹個圓拱形的神聖空間中。中間的十字架是由壹個方塊和四個三角形組成的。在三角形和圓拱的飾帶中描繪了各種動態的聖獸,站立在十字架上的鷲象征著基督的復活。另外在圓拱的下面還有兩只側立的獅子,整個畫面極為完整,有壹種對稱穩定的感覺,而其中的動物的千姿百態又給人以生動活潑的美感,兩者的結合形成了壹種動與靜的強烈對比。
蠻族抄本繪畫中還有許多扉頁裝飾的珍品,但總的說來不外乎上述的長方形和圓拱形兩種構圖,只是裝飾的紋樣略有變化而已。
字母裝飾是抄本畫中最令人驚異的壹種。其裝飾誇張的手法和程度是很少見的。許多字母裝飾繪畫中,壹個字母就幾乎占據了滿滿壹頁紙,而在這碩大的字母內又安排了繁縟的裝飾紋樣。尤其在抄本中的第壹個字母都做了這樣的處理。現存巴黎國立圖書館的《典禮書》中的第壹個字母D的裝飾就非常具有代表性。這個字母內側表現的是“祭墓的聖女們”,字母右側的圓弧中描繪了馬利亞和基督,整個字母的空白處又由枝葉環繞補充。同時在石率色和金色底子上的紫紅色勾線顯得極為富麗並充滿了宗教的神秘性,尤其是過於平板的字母和寫實多變的枝葉對比,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效果。另外在正文的重要段落中間,每個字母也都進行了裝飾,而且通常是整篇字母無壹相同。變化手法之多完全體現了蠻族人豐富的想像能力。特別是那些人物和鳥魚的形象與字母形狀相互巧妙的安排,顯示了他們卓越的裝飾技巧。
《聖馬太》歐洲中世紀蠻族藝術插圖裝飾作為抄本的壹種完全是為了圖釋抄本的內容。它往往采取比較現實的或約定俗成的象征性表現手法,這壹點,可以讓文盲充斥的社會中的教徒們更好地理解教義。此類插圖中較多的作品壹般都集中在加洛林王朝以後的時代。在這之前波恩國立圖書館藏的《福音書》插圖可作為代表作品,畫面的構圖和表現手法,尤其是線條的運用體現了東方藝術的風味,可能也正是出自於從敘利亞和埃及移居到此的修道僧侶們之手。
8世紀,蠻族已經成為橫行歐洲大陸的封建領主,法蘭克國王查裏曼成為歐洲最偉大的統治者之壹。他經過數十年戰爭,把西歐大部分地區統壹起來,建立起加洛林王朝。
查裏曼的理想是恢復昔日羅馬的繁盛,在文化上恢復羅馬的傳統。他召集了壹大批文人學者在首都阿琛收集整理古籍,讓藝術家仿照古典樣式進行創作,以宮廷為中心形成了復興古典文化的潮流,歷史上稱為“加洛林文藝復興”。
加洛林王朝時的抄本繪畫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著名的有查裏曼福音書的插圖《聖馬太》。這幅作品在風格上力圖恢復古代的寫實手法。在構圖、造型和人物的精神狀態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充分顯示出“宮廷”派繪畫所具有的寫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