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約公元前303年 - 公元前238年) 名況,世尊稱荀子、荀卿,或稱孫卿,戰國 趙人,曾到過齊、秦等國,晚年應春申君之召入楚為蘭陵令。荀子是戰國後期著名的思想家,集諸子之大成者。荀子的語言學思想主要體現在《正名篇》壹文中。該文著重討論了詞與概念、語言與思維、方言與***同語的關系,指出“名”與“實”的聯系是“約定俗成”,這壹學說正確揭示了語言的社會本質,是我國古代語言研究的第壹塊理論基石。
揚雄(公元前53年 — 公元18年) 或作楊雄,字子雲,西漢 蜀郡 成都(今四川 成都)人,辭賦家、哲學家和語言學家,為人口吃,不能劇談而好學深思,善辭賦,官給事黃門,歷成、哀、平三帝。新莽時召拜大夫,後貧病而終。著作有《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訓纂篇》、《別字》、《蒼頡傳》、《法言》、《太玄》、《甘泉賦》、《長楊賦》、《羽獵賦》等。其中《方言》十五卷,九千余字(今本十三卷,壹萬壹千九百余字),歷時二十七年,保存了大量古漢語詞彚和方言的寶貴資料,不僅是我國歷史上的第壹部方言學專著,而且在世界語言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流傳至今。《別字》、《訓纂篇》、《蒼頡傳》等三種涉及語言文字的著作均佚。
劉歆(約公元前五53年 — 公元23年) 字子駿,後改名秀,字穎叔,西漢目錄學家、古文經學家。沛(今江蘇 沛縣)人,楚元王 交五世孫,劉向次子,幼承家學,善著文,博通詩書。成帝時為黃門郎,後歷任中壘校尉、京兆尹等職。曾奉詔與父劉向同領校群書,劉向死後,劉歆繼續校理六藝群書,並在劉向《別錄》基礎上撰成《七略》。《七略》是我國第壹部圖書分類目錄,具體包括輯略(總論)、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術數略、兵書略和方技略。原書早佚,主要內容多保存在《漢書·藝文誌》中。在經學方面,劉歆為將《左傳》、《毛詩》、《古文尚書》等古文經書立於學官作出過巨大的努力,同時著有《春秋左傳註》、《爾雅註》等書,均佚,清人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有輯錄。
許慎(約公元58年— 約147年) 字叔重,東漢 汝南 召陵(今河南 偃城縣東)人,古文經學家、文字學家,博通經籍,先後任郡功曹、太尉南閣祭酒、洨長等職,世稱“許祭酒”,曾校書東觀(皇家圖書館),時人有“五經無雙許叔重”之語。許慎的主要成就是《說文解字》壹書,該書建立了研究漢字結構的“六書”的理論並按照這種理論對書中所收九千余字逐壹進行了分析,指出了每個漢字的本義和結構,同時析漢字為五百四十部,創立了部首檢字法。這些成就使許慎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語言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馬融(公元79年—166年) 字季長,東漢 右扶風 茂陵(今陜西 興平市東北)人,歷任校書郎中、議郎、武都太守、南郡太守等職,是東漢著名的古文經學大師、文學家,為人才高多識而達生任性,不拘小節,善鼓琴吹笛,生徒千余,著名學者盧植、鄭玄皆出自其門下。馬融對古文經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著述頗豐,主要有《三傳異同說》、《孝經註》、《論語註》、《毛詩註》、《周易註》、《三禮註》、《尚書註》、《烈女傳註》、《老子註》、《淮南子註》、《離騷註》等,另有賦、頌、碑文、琴歌、對策等二十壹篇散文詩歌作品,均佚,清人馬國翰有輯錄。
鄭玄(公元127年—200年) 字康成,東漢 北海 高密(今山東 高密縣西南)人,漢代經學的集大成者,世稱“後鄭”,以別於先鄭 鄭興、鄭重父子。少時曾為鄉穡夫,無意為吏,入太學攻《周易》和《公羊傳》,繼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左傳》等,後西行入關從馬融學古文經,遂博通群經,回鄉後客耕萊陽,從學者千計。黨錮禍起時被囚禁,獲釋後杜門不出,潛心著述,大將軍何進、袁紹等人先後召他為官而不就,後征為大司農,故世又稱為鄭大司農。治學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學,遍註群經,使古文經學地位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所著《毛詩箋》、《三禮註》影響最大,流傳至今,其余《周易註》、《論語註》、《尚書註》、《詩譜》、《六藝論》、《駁五經異義》諸書均佚。
劉熙(不詳) 字成國,東漢 北海(郡治在今山東 濰坊西南)人。所著《釋名》壹書是我國第壹部系統研究語源學的專著。全書仿《爾雅》體例,***八卷二十七篇,收詞壹千五百余條,釋義以聲訓為主,即根據詞的語音探求詞得名的由來,雖不免穿鑿附會,但在很大成程度上揭示了漢語聲同義通的特點,對於漢語語源、訓詁、音韻的研究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郭璞(公元276年—324年) 字景純,東晉 河東 聞喜(今山西 聞喜縣)人,初官尚書郎,後為王敦記室參軍,因諫阻王敦謀反而被殺。為人性格豪放,不修威儀,博學多才,長於訓詁,尤好古文奇字。註書甚富,釋文註重古今比較,保存了許多晉代語料,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其中《爾雅註》、《方言註》、《山海經註》、《穆天子傳註》、《楚辭註》、《子虛賦註》、《上林賦註》等均流傳至今,另有《三蒼解詁》、《爾雅音義》、《爾雅圖贊》、《易洞林》、《毛詩拾遺》等書已佚。
顧野王(公元519 年-581年) 字希馮,南朝 梁 陳 時吳郡 吳(今江蘇 蘇州市)人,文字訓詁學家。歷官太學博士、金威將軍、太子率更令、黃門侍郎、光祿勛等職,曾主修梁史。所著《玉篇》,是繼《說文解字》之後出現的文字學著作,在我國文字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全書三十卷,依仿《說文》體例,***分五百四十二部,收字壹萬六千九百壹十七個,說解詳明。原書已佚,流傳至今的是宋 陳彭年等人的重修本,改名為《大廣益會玉篇》,收字增多,體制亦非舊時,所幸日本尚流傳有唐 宋間的寫本《玉篇》殘卷,從中可以看到《玉篇》的原貌。顧野王的其它著作有《輿地誌》、《符瑞圖》、《通史要略》、《國史紀傳》、《爾雅音》等,均佚。
陸法言(公元562年—?) 名詞,壹作“慈”,字法言,隋 魏郡 臨漳(今河北 臨漳縣)人,音韻學家。曾官承奉郎,後因其父陸爽得罪朝廷而被免職。所撰《切韻》壹書,反映了漢語中古音的面貌,是研究中古音的主要材料,同時也是研究上古音和近代音不可缺少的參照和依據,在中國語言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書***五卷,分韻壹百九十三部,編寫大綱由顏之推、蕭該等八人***同制定。原書在宋以後亡佚,直到清末才在敦煌石窟、新疆 吐魯番、故宮等地發現了壹些唐傳寫本或增修本,且多是壹些殘卷。不過,《切韻》的內容、體例等被完整地保留在宋人增修的《廣韻》壹書中。
陸德明(公元556年—627年) 名元朗,字德明,經學家、訓詁學家。陳 隋 唐之際蘇州 吳(今江蘇 吳縣)人。在陳官國子助教,陳亡歸故裏,隋煬帝時復征為國子助教,唐 貞觀中拜國子博士兼太子中允,封吳縣男。著作主要有《經典釋文》、《老子疏》、《易疏》等,均傳世。其中《經典釋文》匯編漢 魏 六朝二百三十余家的音切及註釋材料而成,是研究漢 、魏至隋 、唐時期漢語音韻訓詁及經籍版本的重要數據。全書三十卷,涉及典籍十四種,包括《周易》、《詩經》等十二種經書以及《老子》、《莊子》兩種子書。不收《孟子》是因為唐時《孟子》尚未列為經書,收入《老子》、《莊子》是因為受到玄學的影響。
徐鉉(公元719年 -992年) 字鼎臣,北宋初會稽(今浙江 紹興市)人,文字學家。初仕南唐,歷任尚書右丞、翰林學士、禦史大夫、吏部尚書等職;入宋後,官拜散騎常侍。善屬文,好小篆,工隸書。奉詔與句中正等人***同校訂《說文解字》壹書,糾正訛誤,補出原書正文所脫者十九字,新增原書所未載者四百〇二字(即新附字),給每個字加了反切,部分字尚作了註,同時將原書十五卷分為三十卷,在卷首列有五百四十部部目表。經過校訂的《說文解字》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該書的原貌,提高了實用性,是學習和研究《說文》的最通行的校本,世稱“大徐本”。
徐鍇(公元920年 —974年) 字楚金,徐鉉弟,文字學家。仕南唐官集賢殿學士、內史舍人等職,宋軍攻占金陵時死於城中。四歲時喪父,從兄鉉學,博聞強記,精於小學,成就與兄鉉齊名,世稱“大小徐”。所撰《說文解字系傳》,三十卷,是壹部全面傳釋和研究《說文》的著作,成書先於大徐本。該書對許意每有闡發,所論“假借”、“古今字”、“引申義”、“因聲求義”諸事多開了清人研究《說文》的先河,受到歷來研究《說文》者的重視,世稱“小徐本”。
周德清(公元1277年 —1365年) 字挺齋,元代 瑞州 高安(今江西 高安)人,音韻學家。擅長音律,於泰定帝 泰定元年(壹三二四年)撰成《中原音韻》壹書。該書取韻定音以當時北方的實際語音為依據,與《切韻》以來的正統韻書有很大差別。全書分韻十九部,分平聲為陰陽兩類,中古部分上聲字被歸入去聲,中古入聲被取消,這些特點與今北京話的讀音已很接近。由於該書反映了漢語語音在元代時的重要變化,對於研究近代音及漢語語音史來說具有很高的價值,故為學界所重。
陳第(公元1541年 — 1617年) 字季立,號壹齋,又號溫麻山農,明代 連江縣(今福建 連江縣)人,音韻訓詁學家。青年時曾從軍,官至遊擊將軍。精於音韻訓詁,對待古音具有歷史發展的觀念,反對“葉音”說,指出“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這種正確認識對後來清人的古音學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其著作有《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讀詩拙言》、《伏羲圖贊》、《尚書疏衍》等。
顧炎武(公元1613年—1682年) 初名絳,字寧人,後改名炎武,號亭林,明末清初昆山(今江蘇 昆山)人,著名的音韻訓詁學家、經學家。明末舉秀才,自幼受嗣母愛國思想教育,以報國為懷,曾加入復社,與宦官豪強作鬥爭。清兵入關後,積極投身昆山地區的抗清起義,失敗後亡命北國,終身為學不仕。康熙十七年(壹六七八年),朝廷曾詔纂《明史》,被斷然拒絕。顧氏治學主張經世致用,反對空談,註重考據,開清代樸學之風。於天文地理、經史百家、音韻訓詁、金石文字,無所不及,無不專深,著述極豐,卓然成壹代宗師。所撰《音學五書》三十八卷,歷時三十年,五易其稿,為清代古音學的奠基之作。除《音學五書》外,顧氏涉及語言文字的著作尚有《金石文字記》、《石經考》、《九經誤字》《左傳杜解補正》、《日知錄》、《京東考古錄》、《唐宋韻補異同》等。
江永(公元1681年 — 1762年) 字慎修,清 江西 婺源縣(今江西 婺源縣)人,經學家、音韻學家。壹生好學深思,無意仕途。於經書、小學、典章、制度、地理、鐘律等無不涉獵。治經以考據著稱,開皖派經學之風。治音韻以審音見長,為審音派之祖。分古韻為十三部,對顧炎武的十部之說多有糾正。其語言學著作主要有《古韻標準》、《四聲切韻表》、《音學辨微》等,經學著作主要有《周禮疑義舉要》、《禮書綱目》、《儀禮經傳通解》等。
戴震(公元1723 年— 1773年) 字東原,號果溪,清代 安徽 休寧 隆阜(今安徽 屯溪市)人,經學家,音韻訓詁學家。曾問學於江永,後中鄉試,但試禮部不第。乾隆三十八年(壹七七三年)詔充《四庫》纂修官,不久賜同進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壹生博聞強記,所涉極廣,而專精於小學、數學和地理,是考據派中皖派的代表人物。研究音韻分古韻九類二十五部,第壹個提出上古音陰陽入三聲相配的格局。著作主要有《聲韻考》、《聲類表》、《續方言》、《方言疏證》、《六書論》、《爾雅文字考》、《孟子字義疏證》、《毛鄭詩考證》、《屈原賦註》、《儀禮考證》、《古歷考》、《勾股割圜記》、《策算》、《考工記圖》等。
錢大昕(公元1728年— 1804年) 字及之,又字曉微,號辛楣,又號竹汀,清 江蘇 嘉定(今上海 嘉定縣)人,歷史學家、音韻訓詁學家。乾隆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侍讀學士、詹事府少詹事等。後因丁父憂辭歸鄉裏,居家三十余年,著書講學,主持鐘山、婁東、紫陽書院,授徒計二千余人。少時曾從惠棟、沈彤等名師學,於辭章、歷史、文字、音韻、訓詁、天文、歷算、地理、金石、官制等無不通曉,撰《二十四史考異》壹百卷、《十駕齋養新錄》二十三卷、《潛研堂文集》五十卷,另有《經典文字考異》、《唐經石考異》《音韻問答》以及詩集等數十卷,均傳世。在音韻學方面,錢氏首次得出了“古無舌上音、古無舌上音、古人多舌音、古影曉匣喻雙聲”的結論,為古音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段玉裁(公元1735年 — 1815年) 字若膺,壹字懋堂,清江蘇 金壇縣(今金壇縣)人,文字音韻學家,曾師從戴震,乾隆舉人,先後任貴州 玉屏、四川 富順、南溪、巫山等縣知縣。年四十六以父老引疾辭歸,居蘇州 楓橋,閉門著書三十余年。畢生多致力於《說文》研究,著《說文解字註》三十卷,歷時十九年,勇於自信,破字取義,深稽博辨,研究《說文》在清代成就最著,影響也最大。又撰成《六書音韻表》,分古韻為十七部,創獲頗多,並提出了“同諧聲者必同部”的著名論斷,解決了擴大古韻歸字的重要課題。除以上二書外,段氏的著作尚有《汲古閣說文訂》十六卷、《聲韻考》四卷、《毛詩小學》三十卷、《重訂毛詩故訓傳》三十卷、《春秋左氏古經》十二卷、《周禮漢讀考》六卷,等等。
桂馥(公元1736年—1805年) 字冬卉、天香,號未谷,清 山東 曲阜縣(今曲阜縣)人,文字訓詁學家。乾隆進士,先後官雲南 永平、順寧知縣。壹生博涉經籍而專精小學,治《說文》成就與段玉裁齊名,並稱段、桂。著作主要有《說文解字義證》、《繆篆分韻》、《說文段註鈔案》、《說文諧聲譜考證》等。其中《義證》五十卷,用力四十年,壹義之證,力窮根柢,遍及群書。
王念孫(公元1744年—1832年) 字懷祖,號石臞,清 江蘇 高郵(今高郵縣)人,音韻訓詁學家、校讎學家。曾師從戴震,乾隆時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官工部主事、郎中、陜西道禦史、永定河道等。著作以《廣雅疏證》、《讀書雜誌》最為著名。《疏證》十卷,因聲求義,不限形體,嚴而不亂。《雜誌》八十二卷,校經、子、史書流傳刻抄之誤,壹字之校,遍及群籍,為校勘典範。在音韻學方面,分古韻為二十二部,貢獻也很大。著作另有《毛詩群經楚辭古韻譜》、《說文解字校勘記殘稿》、《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疏證》等,均傳世。
孔廣森(公元1752年— 1786年) 字眾仲,壹字撝約,號顨軒,清 曲阜(今山東 曲阜縣)人,孔子六十八代孫,經學家,音韻學家,又長於數學和文學創作,曾師從戴震、姚鼐。乾隆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官散館檢討,無意仕途,尋歸。著《詩聲類》,分古韻分為十八部,主張“東、冬”分立,首創“陰陽對轉”說。其余著作有《春秋公羊音義》、《大戴禮記補註》、《禮學卮言》、《經學卮言》、《少廣正負術內外篇》等多部。
阮元(公元1764年—1849年) 字伯元,壹字伯梁,號蕓臺,又號雷塘庵主,清 江蘇儀征(今儀征縣)人,經學家、校勘學家。乾隆進士,選庶吉士,歷官湖 廣、兩廣、雲 貴總督、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等職,謚文達。生平以興辦教育、提倡學術為己任,先後在杭州、廣州創立詁經精舍、學海堂以培養人才。博學融通,著作主要有《詩書古訓》、《孟子音義校刊記》、《曾子註釋》、《釋文校刊記》、《四庫未收書目提要》、《兩浙金石誌》、《山左金石略》、《學海堂經解》、《積古齋鐘鼎彜器款識》等,主編《經籍籑詁》、《十三經註疏校刊記》,主持校刻《十三經註疏》、匯刻《皇清經解》。其中《十三經註疏校勘記》***二百四十三卷,為《十三經註疏》最佳校本。
王引之(公元1766年—1834年) 字伯申,號曼卿,清 江蘇 高郵人,王念孫子,訓詁學家。嘉慶進士,授編修,擢侍講,官至禮部尚書、工部尚書。幼承父學,精於考據,諳熟語法,著作主要有《經義述聞》十五卷、《經傳釋詞》十卷、《字典考證》三十六卷、《春秋名字解詁》二卷等。嚴謹專深,精博過於惠(棟)、戴(振),學術成就與父齊名,世稱“高郵王氏父子”。
江有誥(?— 1851年) 字晉三,號古愚,清 安徽歙縣(今歙縣)人,文字音韻學家。年二十二為學官弟子,壹生無意仕途,杜門著述。成就主要是音韻學,撰《詩經韻讀》、《楚辭韻讀》、《群經韻讀》、《先秦韻讀》、《廣韻諧聲表》、《廣韻入聲表》、《四聲韻譜》、《唐韻四聲正》等十部,合稱《江氏音學十書》。分古韻為二十壹部,創見頗多,為學界盛贊。晚年更研文字,撰成《說文六書錄》、《說文分韻譜》、《說文質疑》、《說文系傳訂偽》、《說文匯聲》、《經典正字》、《隸書糾謬》等書,惜遭宅中失火而盡焚,唯《音學十書》傳世。
王筠(公元1784年 — 1854年) 字冠山,號菉友,清 山東 安丘(今安丘縣)人,文字學家。道光舉人,遊學京師三十年,後官山西 寧鄉知縣。自幼喜好篆籀,博涉經史,尤精《說文》,是清代四大《說文》學家之壹,著作有《說文釋例》、《說文句讀》、《文字蒙求》、《說文系傳校錄》、《文字蒙求廣義》、《說文部首讀補註》、《說文韻譜校》、《說文新附考校正》、《正字略》等,其中《釋例》、《句讀》是王筠的代表作,影響最大。前者系統研究了《說文》的體例,後者博采諸家之說對《說文》作了全面的解釋。除《說文》學著作外,王氏尚有《禮記讀》、《四書說略》、《讀儀禮鄭註句讀刊誤》、《毛詩雙聲叠韻說》等他類專書多種。
朱駿聲(公元1788年— 1858年) 字豐芑,號允倩,晚號石隱山人,清 元和(今蘇州)人,文字訓詁學家,《說文》四大家之壹。出錢大昕門下,嘉慶舉人,屢試進士不第,被薦主江陰 暨陽書院講席,又先後主持吳江、蕭山書院,道光時選授黟縣訓導小官。鹹豐時因獻所著《說文通訓定聲》壹書而被授予國子監博士,遂升任揚州府教授。壹生涉獵極廣而著述甚豐,著作除《定聲》外,又有《說文讀若例》、《說文引書分錄》、《六書假借經征》、《七經緯韻》、《古今韻準》、《小爾雅約註》、《說雅》、《左傳旁通》、《離騷補註》、《詩集傳改錯》、《易學雜記》、《春秋評議》、《六十四卦經解》、《秦漢郡國考》、《淮南書校正》等數十種。其中以《定聲》最著名,全書十八卷,在《說文》所收字之外增收七千余字,釋義兼顧引申與假借,並打破原書列字次第按古韻排列,為觀察字音與字義的聯系帶來了方便。
陳澧(公元1810年—1882年) 字蘭甫,號東塾,清 廣東 番禺(今廣州)人,音韻訓詁學家。道光舉人,先後任河源縣訓導、廣州學海堂學長,晚年主講菊坡精舍,從學者甚眾。博通天文、地理、樂律、文字、數學等,尤精音韻訓詁學,著作有《切韻考》、《說文聲表》、《聲律通考》、《漢儒通義》、《東塾讀書記》、《東塾雜俎》、《水經註西南諸水考》、《公孫龍子註》等。在《切韻考》壹書中,陳澧發明了“反切系聯法”,並首次考訂出《廣韻》的聲類和韻類,為通過反切研究古音開辟了道路,貢獻巨大,影響深遠。
羅振玉(公元1866年—1940年) 字叔蘊,壹字叔言,號雪堂,清 浙江 上虞(今上虞縣)人,古文字學家。十六歲中秀才,繼而兩舉鄉試落第,後創辦農學堂、東文學社、江蘇師範學堂及《農學報》、《教育世界》等雜誌。辛亥革命後曾勾結日本支持溥儀建立偽滿洲國,並任監察院長、文化協會會長等職。畢生熱衷搜集史料、古器物、金石文字等,為發現甲骨出土地、保存甲骨片及甲骨文的分類、考釋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著述極豐,多達數十種,或說壹百多種,主要者如《殷虛書契前編》、《殷虛書契後編》、《殷虛書契菁華》、《殷虛書契考釋》、《流沙墜簡考釋》、《三代集金文存》、《石鼓文考釋》、《秦漢瓦當文字》、《雪堂所藏金石文字錄》、《老子考異》等。
馬建忠(公元1845年—1900年) 字眉叔,清 江蘇 丹徒(今丹徒縣)人,語法學家。早年留學法國,畢業於巴黎大學政治學院,受任於駐法使館翻譯、外交官。歸國後為北洋大臣李鴻章的幕僚,協理新政,官至道員。馬氏少好學,諳熟古籍,工古文辭,又精通英文、法文和拉丁文。在學術上的主要貢獻是仿拉丁語法撰成《馬氏文通》壹書。該書全面揭示了漢語語法的特點和規律,建立了漢語語法的體系,是系統研究漢語語法的奠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