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西省 市 縣 全部地名誰知道?

山西省 市 縣 全部地名誰知道?

1)孝義:孝義由“孝”和“義”兩字合成。之所以取孝義作為縣名,是由當地的鄭興“割股奉母”的純樸孝行,和“義虎救樵夫”(又說:尉遲恭在孝降唐王李世民而義)的美麗故事感動天下,演變而來。 據記載,孝子鄭興,自幼很有誌向,終日勤勞耕作,侍奉父母,但家境貧寒。父親去世後,鄭興守孝3年。母親久病不愈,鄭興服侍床前,從不解衣,不離母親半步。母親想吃肉丸湯,鄭興因無錢買肉,於是割下自己的肉煮湯奉母。此事傳開後,人人都為鄭興的孝道所感動。“割股奉親,乃世乏奇事!”。在清乾隆《孝義縣誌》中有這樣的記載:“因邑人鄭興孝行聞於朝,遂改名孝義。事見唐李吉甫《元和郡國誌》。”而“義虎救樵夫”則是壹樵夫遇險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清乾隆《孝義縣誌》記錄了壹個動人的故事,說的是明朝有個樵夫砍柴墜入深淵的虎穴中,老虎不僅沒有吃他,反而將他背出山外。樵夫千恩萬謝,與老虎約了個時間在西門外答謝它,到了時日,老虎如期而至,將樵夫送它的東西叼了後離去。2)介休:介休歷史悠久,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賢士名達,素有“三賢故裏”之稱。總面積744平方公裏,總人口37.25萬人。 介休歷史悠久,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時,曲沃莊伯伐翼,晉翼侯奔隨,隨在今介休城東,當時為晉大夫士會食邑。公元前636年,晉文公返國賞隨臣,介子推不言錄,與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子推竟與母抱樹而死。後,介休即依介子推休於此而得名。3)左權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始置遼州,治所遼山縣,轄遼山、交漳兩縣。大業二年(606)廢遼州。唐武德三年(620)復置,轄遼山、樂平、和順、平城、石艾5縣,治樂平。六年(623)徙治遼山。八年(625),遼州易名箕州(故縣村傳為古箕城,故名)。先天元年(712)易箕州為儀州。天寶元年(742)改儀州為樂平郡。乾元元年(758)復名儀州。五代後梁開平三年(909),儀州復名遼州。北宋熙寧七年(1074)廢遼州。元豐八年(1085)復置,轄遼山壹縣,榆社、平城、和順三鎮,黃澤壹寨。金天會六年(1128),遼州更名南遼州,天德三年(1151)復名遼州,轄遼山、榆社、和順、平城四縣,隸河東南路。元代,遼州隸屬晉寧路。明洪武元年(1368),升遼州為直隸州,轄榆社、和順兩縣,隸山西布政使司。清雍正九年(1731),遼州隸冀寧道。民國元年(1912)廢州,改名遼縣。1941年9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決定,以平遼公路為界,劃縣境西北部置遼西縣,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蒿溝村,隸屬太行第三專區。1942年5月,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在反“掃蕩”戰鬥中於十字嶺壯烈犧牲。為紀念左權將軍,是年9月經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批準,遼縣易名左權縣。4)和順縣:和順,春秋時名蓋與,為晉大夫梁余子養封邑。戰國改名為閼與,隸上黨郡。北魏孝昌二年(前236年),閼與改置為樂平郡及樂平縣。北齊置梁榆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590),定名為和順縣。5)蒲縣:據古籍記載,蒲衣本姓伊,名疇,因為他常年穿壹件蒲草編的粗服,所以人們稱他為蒲衣,或蒲衣子,也有的古籍記為蒲伊子、伊蒲子。相傳他渾渾噩噩,淡泊名利,隱居深山之中。帝堯聞其賢,特登山造訪,拜他為師。《高士傳》中也有類似的故事,說帝舜也曾拜蒲衣為師,還要把天下禪讓給他,蒲衣不受而去,繼續隱居山間。蒲衣的神化傳說通過蒲邑、蒲陽及蒲子、蒲川、蒲縣等縣名的演變,壹直流傳了幾千年。現在縣北的蒲子山上還留有蒲衣廟和講道壇的遺址,相傳蒲衣隱居於此,並曾為帝堯講道。誠如清代《蒲縣誌》中對悠久歷史的贊嘆:“帝師高隱而蒲可名國;公子分封而蒲始有誠。蒲之由來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