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書家在同壹個時期作書,有合與不合,(也就是得勢不得勢、順手不順手的區別,這與本人當時的心情思緒、氣候環境頗有關系。)合則流暢雋秀,不合則雕零流落,簡略說其緣由,各有五種情況:精神愉悅、事務閑靜為壹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為二合;時令溫和、氣候宜人為三合;紙墨俱佳、相互映發為四合;偶然興烈、靈動欲書為五合。(與此相反,)神不守舍、雜務纏身為壹不合;違反己願、迫於情勢為二不合;烈日燥風、炎熱氣悶為三不合;紙墨不協、器不稱手為四不合;神情疲憊、臂腕乏力為五不合。合與不合,書法表現優劣差別很大。天時適宜不如工具應手,得到好的工具不如舒暢的心情。如果五種不合同時聚攏,就會思路閉塞,運筆懵懂;如果五合壹齊俱備,則能神情交融,筆調暢達。流暢時無所不適,滯留時茫然無從。有書法功底的人,常常是得其意而忘言,不願對人講授要領;企求學書者又每每慕名前來詢其奧妙,雖能悟到壹些,但多疏陋。空費精力,難中要旨。因此,我不居守個人平庸昧見,將所知的全盤貢獻出來,望能光大既往的風範規則,開導後學者的知識才能,除去繁冗雜濫,使人見到論述即可心領神會。
註:文中部分字讀音及字義
徇(xùn)
1.依從;曲從:~情。~私。
2.對眾宣示。
3.同“殉”
遽(jù)
1.匆忙;急:匆~。急~。
2.立即;趕快:情況不明,不能~下定論。
3.驚慌:惶~。
4.姓。
闌(lán)
1.同“欄”
2.同“攔”。
3.將盡:歲~。夜~人靜。
4.擅自(出入):~出。~入。
萃(cuì)
1.草叢生。
2.聚集。也指聚在壹起的人或物:薈(huì)~。出類拔~。
遏(è)
阻止;禁止:~止。響~行雲。怒不可~。
揆(kuí)
1.估量;揣測:~度(duó)。
2.道理;準則:其~壹也(其道理是壹樣的)。
3.掌握;管理。後因稱宰相、內閣總理的職位為揆:以~百事。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