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ú jīn cǎo
2 英文參考wire grass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goose grass [21世紀英漢漢英雙向詞典]
goosegrass herb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全草·《中醫大辭典》·牛筋草
牛筋草為中藥名,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
3.1 牛筋草的別名蟋蟀草、路邊草、扁草、千斤草、牛頓草[1]
3.2 來源及產地禾本科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ertn.的全草。分布全國各地。[1]
3.3 性味甘、淡,平[1]。
3.4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散瘀止血[1]。
①治傷暑發熱,小兒急驚,風濕性關節炎,黃疸,腸炎,痢疾,淋濁,乳癰。煎服:9~15g。[1]
②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鮮草搗敷。[1]
3.5 化學成分本品莖葉含異葒草素、木犀草素7O蕓香糖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小麥黃素、牡荊素等[1]。
3.6 藥理作用牛筋草蒸劑對乙腦病毒有抑制作用[1]。
4 禾本科植物狗牙根的全革·《中醫大辭典》·牛筋草牛筋草為中藥名,出自《河南中草藥手冊》,為《滇南本草》記載的鐵線草之別名[1]。
4.1 牛筋草的別名絆根草、馬根子草、牛筋草、鋪地草[2]
4.2 來源及產地禾本科植物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 Pers.的全革。廣布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各地。[2]
4.3 性味苦、微甘,平[2]。
4.4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清熱利濕,止血散瘀[2]。
①治風濕痹痛,半身不遂,黃疸,痢疾,腳氣,水腫,小便不利,鼻衄,咯血,吐血,便血。煎服:15~30g。[2]
②治跌打損傷,臁瘡,搗敷;外傷出血,研末撒[2]。
4.5 化學成分本品含β谷甾醇及其D葡萄糖苷、棕櫚酸[2]。
4.6 牛筋草的藥理作用提取液在體外試驗,能增強人的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此植物可產生氰酸,牲畜食之,有時可發生中毒。[2]
5 禾本科蟋蟀草屬植物牛筋草的全草·《全國中草藥匯編》·牛筋草 5.1 拼音名Niú Jīn Cǎo
5.2 牛筋草的別名蟋蟀草、路邊草、鴨腳草、蹲倒驢、牛頓草、千人踏
5.3 來源為禾本科蟋蟀草屬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ertn.的全草。夏秋采,洗凈曬幹備用。
5.4 性味甘、淡,平。
5.5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散瘀止血。用於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濕性關節炎,黃疸型肝炎,小兒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尿道炎;外用治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狗咬傷。
5.6 牛筋草的用法用量1~2兩;外用適量,鮮全草搗爛敷患處。
5.7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6 禾本科蟋蟀草屬植物牛筋草的全草·《中華本草》·牛筋草 6.1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6.2 拼音名Niú Jīn Cǎo
6.3 英文名Goosegrass Herb
6.4 牛筋草的別名千金草、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椮子草、牛頓草、鴨腳草、粟仔越、野雞爪、栗牛茄草、蟋蟀草、扁草、水牯草、油葫蘆草、千斤草、尺盆草、路邊草、稷子草、鵝掌草、野鴨腳菜、老驢草、百夜草
6.5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eusine indica(L.) Gaertn.
采收和儲藏:89月采挖,去或不去莖葉,洗凈,鮮用或曬幹。
6.6 原形態牛筋草,壹年生草本。根系極發達。稈叢生,基部傾斜,高1590cm。葉鞘壓扁,有脊,無毛或疏生疣毛,鞘口具柔毛;葉舌長約1mm;葉片平展,線形,長1015cm,寬35cm,無毛或上面常具有疣基的柔毛。穗狀花序27個,指狀著生於稈頂,長310cm,寬35mm;小穗有36小花,長47mm,寬23mm;穎披針形,具脊,脊上粗糙;第1穎長1.52mm,第2穎長23mm;第1外稃長34mm,卵形,膜質具脊,脊上有狹翼,內稃短於外稃,具2脊,脊上具狹翼。囊果卵形,長約1.5mm,基部下凹,具明顯的波狀皺紋,鱗皮2,折疊,具5脈。花、果期610月。
6.7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於荒蕪之地及道路旁。
資源分布:分布幾遍全國。
6.8 性狀性狀鑒別 根呈須狀,黃棕色,直徑0.51mm。莖呈扁圓柱形,淡灰綠色,有縱棱,節明顯,節間長48mm,直徑14mm。葉線形,長達15cm,葉脈平行條狀。穗狀花序數個呈指狀排列於莖頂端常為3個,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皮層由46列薄壁細胞組成,中柱鞘纖維成環狀排列,其外側有約20個棱脊維管束斷續排列成環狀。中柱維管束散在,外韌型,具環管纖維。髓細胞呈類多角形,中部常萎縮而中空。
6.9 化學成份莖葉含異葒草素(isoorientin),木犀草素7O蕓香糖甙(luteolin7Orutinoside),小麥黃素(tricin),5,7二羥基3',4',5'三甲氧基黃酮(5,7dihydroxy3',4',5'trimethoxyflavon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xide),特荊素(vitexin),異牡荊素(isovitexin),三色堇黃酮甙(violanthin)及3OβD吡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3OβD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和6'O棕櫚酰基3Oβ吡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6'Opalmitoyl3Oβ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
6.10 牛筋草的藥理作用非洲民間用作利尿,祛痰劑,或治腹瀉。
6.11 性味甘;淡;涼
6.12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傷暑發熱;小兒驚風;乙腦;流腦;黃疸;淋證;小便不利;痢疾;便血;瘡瘍腫痛;跌打損傷
6.13 牛筋草的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90g。
6.14 各家論述1.《百草鏡》:行血,長力。
2.《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清熱,消疝氣。
3.《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強筋骨,治遺精。
4.《閩東本草》:治小兒急驚,石淋,腰部挫傷,腸風下血,反胃,喘咳。
5.《上海常用中草藥》:活血補氣。治脫力勞傷,肺結核。
6.15 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