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紀念屈原的日期是哪壹天?

紀念屈原的日期是哪壹天?

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節、五月節、五月節、艾節、端午節、午節、午節、夏節。它原本是夏季驅除瘟疫的節日。

端午節的起源: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壹直是多民族的民間節日,是全民健身、防病、避疫趕人、祈福健康的節日。

端午節,也被稱為端陽節和中秋節,據說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壹的屈原死於古洛河的日子。兩千多年來,農歷五月初五已經成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的醫生、愛國詩人屈原得知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痛欲絕,義憤填膺。他毅然寫下了最後壹首詩《懷沙》,投汨羅江自盡。沿河的人們紛紛牽著船競相打撈,沿著水面招魂,往河裏扔粽子,防止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種習俗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詩篇深入人心。人們“緬懷它,悼念它,把它的話傳於世,傳下去。”在民間文化領域,中國人從此將賽龍舟、端午節吃粽子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壹起。隨著屈原的影響越來越大,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端午節逐漸流傳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有許多別稱,如:午時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中元節、詩人節、龍舟節等等。雖然名字不壹樣,但是各地人的習俗都差不多。內容主要有:女兒回父母家,掛鐘馗像,掛菖蒲、艾草,戴香囊,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給孩子畫雄黃,喝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迷信活動逐漸消失,其他習俗已經遍布中國和周邊國家。

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這壹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草和艾葉、熏蒼術和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端午節被命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端午節(英語,龍舟節或雙五節)也叫端陽節,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在湖北、湖南、貴州和四川,端午節分為大端午節和小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