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請問這件青銅器的詳細信息?

請問這件青銅器的詳細信息?

簋,讀作“詭”(Guǐ),是中國古代用於盛放煮熟飯食的器皿,也用作禮器,流行於商朝至東周,是中國青銅器時代標誌性青銅器具之壹。

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圓口,雙耳。自商代開始出現,延續到戰國時期。《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簠簋”。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器自銘則常為“皀殳”。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復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壹樣無耳,後來才出現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據《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現而知,簋常以偶數出現,如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

流行於商至春秋戰國時期。主要用於放置煮熟的飯食。簋的形制很多,變化較大。商代簋形體厚重,多為圓形,侈口,深腹,圈足,兩耳或無耳。器身多飾的獸面紋,有的器耳做成獸面狀。西周除原有式樣外,又出現了四耳簋、四足簋、圓身方座簋、三足簋等各種形式,部分簋上加蓋。簋是商周時重要的禮器,宴享和祭祀時,以偶數與列鼎配合使用。史書記載,天子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