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豬龍為岫巖軟玉,通體呈牙白色,肥首大耳,吻部平齊,三角形切口不切透內圓,身體首尾相連,成團狀卷曲,背部對鉆圓孔,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整器似豬的胚胎。首尾銜接如環形的玉豬龍,較多地保留了豬的形象,屬於早期的作品,很有可能是“豬乃龍象”這壹古諺的最早源頭。隨著時間的推移,豬龍慢慢首尾分離,頭上長出了鬣或角。而蜷體玉龍同樣為岫巖軟玉,呈墨綠色,短龍首,吻部前伸上撅,鼻端截平,雙圓鼻孔,梭形目,長鬣扁薄,明顯地具備豬首的特征。同時龍體卷曲呈“C”形,剛勁有力,顯現騰雲駕霧的動感,無疑又具備蛇的特征。有專家認為,古人以蛇象征土地和繁殖力,崇拜蛇。體現在玉器造型上,就把豬和蛇結合起來,出現了豬首蛇身龍的形象。至此,壹條原始的龍被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來了,蜷體玉龍也由此被稱為中華第壹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