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氣的含義是什麽秋分象征著什麽
秋分節氣的含義是什麽秋分象征著什麽代表平分秋季中間,晝夜等長。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在每年公歷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二十四節氣之壹,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示晝夜平分之意,同春分壹樣,此日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相等。此後,陽光直射位置開始進入南半球,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氣溫降低,在全國具有普遍意義。秋分,“分”即為“半”。秋分時,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壹天晝夜均分,各12小時;在北極點與南極點附近,這壹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秋分之後,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秋分的特點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特殊的。秋分為什麽晝夜平分?晝夜交替是由地球的自轉產生的。由於地球不發光也不透明,在同壹時間裏,太陽只能照亮半個地球,被照亮的半球為白天,沒被照亮的半球為黑夜,地球自轉壹圈為壹晝夜,白天與黑夜的分界線稱為晨昏線;而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在傾斜著身子圍繞太陽做公轉,而且傾斜的角度始終不變,公轉壹圈為壹年,這樣,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上,受太陽照射的情況也不完全相同(受太陽直射的緯度不同),於是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由於地球上的人通常感覺不到地球的運動(公轉),就像坐在行駛車輛中的人感覺的是周圍的物體向後運動壹樣,地球人所看到的是太陽在恒星組成的星空背景上向後運動,每年轉壹圈,並將其稱為太陽周年視運動,將太陽運行線路(即地球公轉軌道在天球上的反映)稱為黃道。黃經就是黃道上的度量坐標(經度)。按天文學慣例,以春分點為起點自西向東度量,分360°。我國古人把太陽黃經的360°劃分成24等份,每份15°,為壹個節氣。在秋分(太陽到達黃經180°)這壹天,太陽再度直射赤道,晨昏線同樣經過南北極點,與地球的經圈重合,將所有緯線平分為兩部分,所以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所不同的是,在北半球春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太陽輻射逐漸增多,天氣壹天天變暖,同時白晝漸長,黑夜漸短;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太陽輻射逐漸減少,天氣壹天天變冷,同時白晝漸短,黑夜漸長。南半球剛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