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宮殿
中國古建築中的主要建築包括殿和廳兩類建築,其中殿是供奉宮殿、儀式和宗教的建築。大殿和寺廟的名稱都出現在周代。“廳”這個詞出現的比較早,原意是指建築正面對外開放的部分。大廳左右兩邊井然有序,夾在中間,兩邊是房間和隔間。這樣的壹組建築也統稱為廳堂,壹般指皇帝、王子、醫生、學者的居住建築。“廟”字出現較晚,原意是Kobuko的出現;用於建築物,表示高大,地位突出。自漢代以來,廳堂壹般指府衙中的主要建築和第壹宅,但宮殿、寺廟中的次要建築也可稱為廳堂,如南北朝宮殿中的“東西堂”、佛寺中的講堂、齋堂等。寺廟和大廳可以分為三個基本部分:臺階,房屋主體和屋頂。其中,臺階和屋頂構成了中國建築最明顯的外觀特征。由於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寺廟和殿堂在形式和結構上都有所不同。寺廟和大殿在臺階做法上的區別出現的比較早:大殿只有臺階;寺廟不僅有臺階,還有特色,就是除了自己的基座,下面還有壹個高高的平臺作為基座,用長長的臺階連接起來。寺廟壹般位於宮殿、寺廟、皇家園林等建築的中心或主軸線上,平面多為長方形,也有方形、圓形、工字形。寺廟的空間和構件規模往往較大,裝飾手法也較為講究。壹般來說,大廳是大廈、辦公室、住宅和花園中的主要建築。它的平面形式多樣,體量適中,結構做法和裝飾材料簡單,往往表現出更多的地方特色。
(2)展館
中國古建築中的多層建築。早期的建築和亭子是有區別的。樓是指沈重的房子,亭是指下部架空,底部高懸的建築。壹般亭子平面近方形,兩層,可橫坐,在建築群中能占據主要位置。比如佛寺裏有亭子,都樂寺的觀音閣就是壹個例子。建築狹窄彎曲,在建築群中往往占據次要地位,如佛寺中的佛經樓、宮殿中的後樓、陽臺樓等。,位於建築群的最後壹排或左右隔間。後世的“亭”和“閣”兩個字沒有嚴格的區分,在古代也有很多建築形式和用途。塔出現在戰國時期。漢代的塔都達到了三層樓。闕樓、石樓、王樓等。都是漢代廣為使用的亭臺樓閣。漢武帝相信神仙方術,認為建高閣可以成仙。佛教傳入中國後,大量的佛塔建築也是亭臺樓閣。北魏洛陽永寧寺木塔“四十余尺”高,數百裏之外都能看到。山西應縣佛宮寺薩迦塔建於遼代,高67.31米,至今仍是我國現存最高的古代木結構建築。可以登高遠眺的風景建築通常以亭臺樓閣命名,如黃鶴樓和王騰亭。中國古代的亭子大多是木制的,有很多種框架。井場形狀的正方形重疊而成的高樓叫井型;單層建築層層疊疊,形成整體建築,過磅房型。唐宋以來,樓層之間增加了壹層平臺結構層,其內檐形成暗樓和地板,其外檐挑出來形成平臺。這種形式在宋代稱為平坐。各層上下柱不連接,結構連接方式復雜。明清以來,亭閣結構將各層木柱連成長柱,並與橫梁重疊形成整體框架,稱為柱。此外,展館框架還有其他變化。
(3)展館
在中國傳統建築周圍開放的小規模點狀建築,用於人們停留和觀看,也用於儀式,俗稱亭臺樓閣,出現於南北朝中後期。“館”也指古代的基層行政機構,它也有招待所的形式。壹般亭臺樓閣都設置在人們可以駐足觀賞的風景優美的地方,如山丘、水邊、城頭、小橋、花園等。還有壹些特殊用途的亭子,如碑亭、井亭、祭亭和鐘亭。除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多邊形外,還有十字形、鏈形、梅花形、扇形亭形等多種形式。展館的屋頂有復雜的點、丘、錐和其他形式。大亭子可以建重檐,也可以四周建築。陵墓和祠堂裏的碑亭和井亭可以做得很莊嚴,比如明長陵的碑亭。大型的亭子可以做得富麗堂皇,比如北京景山的萬春亭。小亭子可以做得輕盈飄逸,比如杭州的三角亭。不同形式的展館可以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結構做法,亭子結構多為木質,也有磚石結構。亭子大多由金字塔形屋頂和圓錐形屋頂構成。四角錐頂出現於漢代,八角錐頂出現於唐代明代。宋代《建築法式》所載的“亭鬥尖”與傘架結構相似。這種做法在清代南方的園林中可見壹斑。明清以後,方亭用角梁,多角亭用烤梁,層層疊疊。長方形亭子的結構與建築基本相同。
(4)畫廊
中國古代建築中的有蓋通道,包括回廊、遊廊,具有防曬、防雨、供人休息的基本功能。畫廊是形成中國古代建築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門廳檐口下的走廊作為室內外的過渡空間,是建築造型中形成真實感和節奏感變化的重要手段。庭院四周的回廊對美化庭院空間的格局和體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造成莊重、活潑、開放、深邃、閉塞、連通等不同的效果。園林中的遊廊主要起到劃分景點、引起各種空間變化、增加景深、引導最佳觀賞路線的作用。在走廊的細節中,往往有幾何形的欄桿、長凳、鵝頸椅(也稱美人斜倚或王子斜倚)、懸掛、彩畫;隔墻經常用各種各樣的透光窗、漏窗、月門、瓶門和其他裝飾性建築構件來裝飾。
(5)臺灣館
在中國古代,地面上高高的夯土墩叫梯田,梯田上的木屋叫亭子,兩者統稱為梯田。最早的露臺只是壹個小規模的開放式大廳,有圓柱,沒有墻壁,建在夯土平臺上,用於俯瞰,盛宴和拍攝。有時它有防潮和防禦的作用。太虛境內遺址眾多,如春秋時期的金盾新田遺址、戰國時期的燕下渡遺址、邯鄲的趙國古城、秦代的鹹陽宮等。,所有這些都保留了巨大的階梯夯土平臺。亭子也指壹個四面敞開的大房子。唐代以後,臨水或建於水中的建築稱為水榭,但與亭臺樓閣完全不同。
(6)寺廟
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形式要求嚴肅整潔,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祭祖的寺廟。中國古代皇帝和王子以及其他供奉他們祖先的建築被稱為祠堂。皇帝的祠堂叫太廟,廟制世代不同。祠堂是最高等級的建築。貴族、顯貴和貴族家庭祭祀祖先的建築稱為家廟或祠堂。模仿祠堂的朝向,位於大宅東側,規模不壹。有的祠堂附設義學、義倉、劇場,功能超出祭祀範圍。
2.供奉聖賢的廟宇。最著名的是孔丘的孔廟,也被稱為文廟。孔丘被認為是儒學的始祖,漢朝以後的歷代皇帝都崇拜儒學。山東曲阜的孔廟是最大的。供奉三國時期名將關羽的廟宇,叫關帝廟,也叫武廟。有的地方建三義廟,供奉劉備、關羽、張飛。很多地方也供奉名臣、聖賢、義人、解列,如四川成都、河南南陽,那裏供奉諸葛亮的“武侯祠”。浙江杭州、河南湯陰祭奠南宋民族英雄嶽飛的“王越廟”、“嶽飛廟”。
3.供奉山川和神靈的廟宇。中國自古以來就崇拜天、地、山、川等自然物並設立寺廟供奉,如後土寺。最著名的是供奉五嶽的寺廟——泰山、華山、衡山、衡山、嵩山,其中泰山的岱廟最大。還有大量源於各種宗教和民俗的祭祀建築,如城隍廟、土地廟、龍王廟和財神廟。
7)祭壇
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祭祀天、地、國。天壇、地壇、日壇、月壇、谷經壇、國壇等。北京內外。祭壇不僅是祭祀建築的主體,也是整個建築群的總稱。祭壇的形式是基於陰陽五行學說。比如天壇和地壇的主體建築分別是圓形和方形,來源於天是圓的,地是圓的理論。天壇所用石頭的數量和大小都是奇數,這就是古人以天為正,奇數為正的說法。祈年殿有三重重檐,上覆三色琉璃瓦:上檐的藍色象征藍天,中檐的黃色象征土地,下檐的綠色象征萬物。乾隆十六年,三層樓都是藍色的,是為了祭天而設計的。
(8)塔
供奉或收藏佛教遺物(佛骨)、佛像、佛經、僧人遺骨等的高聳的點狀建築。,又名“佛塔”、“寶塔”。寶塔起源於印度,也常被稱為“佛像”、“寶塔”、“浮圖”。塔是中國古代最具多樣性的建築類型之壹。
塔壹般由地宮、塔基礎、塔身、塔頂、塔閘組成。地下宮殿包含遺跡,位於塔基礎中間的地面以下。塔架基礎包括基座和底座。寶塔在塔頂之上,通常由須彌、蓮花、蓋碗、相輪、寶珠組成。還有壹座寶塔,寶蓋,圓燈,初升的月亮,輪頂的圓球。
塔的種類很多,中國現存的塔有2000多座。按性質分,有佛塔、僧墓塔供祭祀;按所用材料可分為木塔、磚塔、石塔、金屬塔、陶塔。按結構和形制可分為亭塔、密檐塔、單層塔、喇嘛塔等特種塔。著名的亭閣有Xi安慈恩寺塔、興教寺玄奘塔和蘇州雲巖寺塔。著名的米巖塔包括登封宋嶽寺塔,Xi安建福寺塔和大理崇聖寺千尋塔。著名的單層寶塔有歷城神通寺的四門塔、北京雲居寺的石塔群、登封惠山寺的凈藏禪師塔等。寶塔漆成白色,俗稱“白塔”。著名的有北京妙應寺白塔和山西五臺縣塔院寺白塔。金剛寶座塔因北京正覺寺的金剛寶座塔而聞名。
(9)影壁
建在庭院大門內側或外側,作為大門對面屏障的墻,也叫照壁或照壁。影壁可以形成壹個過渡空間,與街巷相連,但限制在大門內外。明清時期,影壁在形式上分為壹形和八形。北京大型住宅大門兩側有許多八字墻,與馬路對面的八字影壁相對,形成比大門前街道略寬的空間;門內用壹面之字形的影壁,與左右墻壁和紗門組成壹個方形的院子,成為街道到住宅的兩個過渡。南方住宅的影壁多建在門外。農村房屋的影壁也是用夯土或土坯建造,上面有瓦頂。宮殿和寺廟的影壁大多鑲嵌玻璃。明清兩朝的宮殿、寺廟、辦公室、第壹宅都有影壁。山西大同著名的九龍壁是明太祖的孫子朱元璋的兒子朱貴面前的琉璃影壁。北京的北海和故宮的九龍壁也很有名。
(10)方桌
中國古代具有表揚、紀念、引導或象征作用的建築包括牌坊和中國鐘表。牌樓又稱牌坊,是壹種只有單排柱子的建築,用來劃分或控制空間。單排柱有額頭,其他構件無頂的稱為牌坊,有頂的稱為牌坊。這種屋頂俗稱“樓”,柱子上端高於屋頂,稱為“飛檐走壁”。當牌樓建在宮殿、園林、寺廟、陵墓等大型建築群體的入口處時,其形制層次較高。田沖牌樓大多建在城鎮街道的關鍵點,如道路的起點、十字路口、橋梁的兩端和商店的門面。前者成為建築群的前奏,營造出莊嚴、肅穆、深刻的氛圍,為主體建築起到陪襯作用;後者可以豐富街景,標記位置。在江南的壹些城鎮中,許多牌坊相繼建在街道的對面,大多是為了“顯示名譽和榮譽”或“表彰孝順”。在山區景區,牌坊也建在山路上,這不僅是參觀寺廟的前奏,也是山路進步的標誌。
華表是壹對柱子,起象征或紀念作用。漢朝稱桓彪。元代以前,中國的手表主要是木制的,上面插著十字形的木板,頂上立著白鶴,多位於路口、橋邊、辦公室等處。明朝以後,中國的表大多是石頭做的,下面有須彌座;石柱上端雕有雲紋石板,稱為雲板;原來立在柱頂的仙鶴,改成了蹲踞的猛獸,俗稱“吼天”。華表被石頭柵欄圍著。精美的浮雕應用於中國手表和欄桿。明清時期的華表主要立在宮殿、陵墓前,也有立在橋頭的,如北京的盧溝橋頭。北京天安門廣場前的華表和明朝永樂年間修建的十三陵碑亭周圍的華表就是典型的例子。
第壹,萬裏長城
萬裏長城是世界建築奇跡之壹。萬裏長城壹直被視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它聞名於世。
長城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的建造始於戰國時期。當時秦、趙、魏、齊、燕、楚等諸侯國修建長城,是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南侵和自衛。秦國吞並六國後,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劫掠,公元前213年啟動了修建長城的浩大工程,將原來的秦、燕、趙、魏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加以擴建。整個工程* * *征用了30萬農民工,用了10多年才完成。西起甘肅臨洮(今岷縣),沿黃河至內蒙古何琳,北至陰山,南至山西雁門關,東至遼東長城,全長3000多公裏。因為長城工程極其艱巨,民工的處境非常悲慘,所以留下了孟姜女在長城哭泣的傳說。
漢代除了重修秦長城,還修建了內蒙古河套以南的朔方長城和涼州以西的長城。涼州西段北起內蒙古居延海(今額濟納旗),沿額濟納河,經甘肅金塔,西入新疆至安西、敦煌、玉門關。整個長城是“五裏壹檻,十裏壹墩,三十裏壹堡,百裏壹城”,構成了嚴密的防禦體系。
漢朝以後,北魏、北齊、隋朝、晉朝等朝代都部分修建了長城,到了明朝,又全部重修。長城建於明朝,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全長約6700公裏(13000公裏)。整個重建過程持續了100多年,可見工程的龐大和艱巨。其中山西以東的長城采用內夯土外砌,山西以西的長城采用夯土。整個長城上有很多關城,都是建在險峻的地方。著名的有嘉峪關、居庸關、山海關。嘉峪關是現存長城關城中最完整的壹座。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氣勢雄偉,布局縝密,結構嚴謹,被譽為“天下第壹雄關”。相傳修建這座雄關時,不僅設計和建造技藝高超,而且用料計算也十分精確。關城建成後,只剩下壹塊磚,被後人放在關城的小樓裏作為紀念。人們現在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代重建的,而以前的長城只剩下壹些遺跡。
綿延10000多英裏的長城,穿越高山、激流、峽谷等險峻路段。工程的難度是難以想象的,這顯示了中華民族的磅礴精神和智慧,也反映了中國古代勘察、規劃設計、施工技術、項目管理和軍事技術的高超水平。
第二,故宮
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占地1087畝,占地72萬多平方米。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建築傳統和獨樹壹幟的風格。
故宮建於1406,是明朝永樂皇帝從南京遷都北京時修建的宮城。壹般來說,可以分為兩部分,即所謂的外院和內院。外院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為中心,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是行使朝政的主要場所。內廷由正史、交泰殿、坤寧宮和東西六宮組成,是皇室居住和生活的區域。按照四柱為壹室的傳統,有近萬間,建築面積約654.38+0.5萬平方米。
宮殿被紫禁城環繞,高10米,護城河寬52米。整個城市有四個門,東、西、北、南。南門為午門,北門為宣武門,東門為東華門,西門為西華門。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有壹座塔樓。每座角樓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結構復雜,風格奇特,是古代建築中不可多得的傑作。關於炮塔的建造,還有壹個傳說是魯班編了壹筐稻草作為模型演示。整個故宮的建築布局嚴謹規整,主次有序,通過形體的變化和起伏,空間豐富多變。
午門是故宮的正門,城墻墩上建有壹組建築群。中間是宮殿頂上的九間寬的重檐大廳。兩邊檐脊相連的廟宇向外延伸,每個角落都有壹個高高的角亭。這組建築叫五峰塔,雄偉壯觀。進午門,過壹個大院子,過金水橋,進太和門,就是外院三大殿。太和在前,中,後,依次建在高高的工字形橋臺上。橋臺高8.13m,分三層,漢白玉材質。每層都有壹條石雕禦道,兩側裝飾有圍欄、崗哨和水龍頭。據統計,有1414雕刻欄桿,1460雕刻雲龍翔鳳圖案的崗哨,165438水龍頭。這些石雕反映了中國傳統建築獨特的裝飾藝術。同時在結構和功能上起到引流作用。柵欄下和瞭望學校凸出的水龍頭口都刻有小孔。每當下雨的時候,水就從水龍頭裏流出來,就像壹千條龍在噴水,這是壹種壯觀的景象。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皇帝發布政令和舉行儀式的地方。大殿高35.05米,寬63.96米,深37.20米。它是故宮最大的建築,也是中國最大的木結構建築。其結構體現了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的特點。即先在螺栓基礎上架設壹根木柱,將木柱搭在橫梁上,在橫梁上架設壹根小短柱(瓜柱),再在框架上搭壹根較短的橫梁;從大梁到頂部,可以用小柱子把幾層梁重疊起來,層層加高,每層的梁又層層縮短,形成雙檐;頂層架設脊瓜柱,兩組框架之間交叉檁條;檁條上鋪木椽,椽上鋪木板(看板),板上鋪灰背瓷瓦;由於梁架逐級加高,橫梁逐級縮短,形成坡屋頂;屋檐由鬥拱挑起,既能承重,又能增加裝飾效果,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又壹大特色。太和殿采用了這種結構。用73根大木柱支撐梁架,形成雙檐屋頂,上檐鬥拱躍出,單斜、三斜、九階,下檐單斜、七階。整個建築雄偉壯麗,顯示了皇權的至高無上。
與國外要求富麗堂皇、庭院開闊不同,內院作為皇後的生活居住區,呈現出庭院縱深的特點,東、西、西六宮融為壹體,排列有序。還有壹個後院禦花園,美麗幽靜,可供遊樂。
整個故宮布局,以午門至神武門為中軸線,對稱布置。中軸線向南延伸至天安門廣場,向北延伸至景山,與北京古城的中軸線重合。登上景山遠眺故宮,飛檐重疊,琉璃連片,瑰麗多彩,堪稱中國傳統建築之瑰寶。
第三,頤和園
園林集建築美、藝術美、自然美於壹體,是科技與藝術相互滲透、交融的結果,中國的園林建築源遠流長,在世界造園史上獨樹壹幟,成就斐然。在過去的幾年裏,在中國的土地上創造了數以萬計的精致園林。頤和園是壹座大型皇家園林,現在保存完好。它是中國傳統園林的代表,在世界園林建築中占有重要地位。
頤和園位於北京的西北部,距方圓8公裏(16英裏),占地4350畝,規模宏大,風景秀麗。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800多年前的晉朝。金章宗曾在此建有金水書院,是當時西山八大書院之壹。它的山叫金山,玉泉水引至山下作池,叫金池。元朝時,傳說有個老人在山上挖了壹個石刻骨灰盒,把金山改名為翁山。元世祖曾命郭守敬兩次將玉泉之水引至山下,將金池疏浚擴建為大型水庫,改名翁山泊和達波湖,俗稱西湖或西海子,從湖中挖出的泥土運上山加高翁山,成為山高水闊的風景區。到了明代,翁山改為金山,翁山公園改為金海,袁晶廟依山而建,湖濱還建了壹個不錯的山景園,統稱為山浩園,俗稱西湖勝景。1750年,清乾隆皇帝在袁晶廟的基礎上,為慶祝母親生日,修建了大弘治,改金山為萬壽山,疏浚金海,改名昆明湖。整個園林叫清漪園,工程用了15年才完成。此後,萬壽山的清漪園、玉泉山的景明園、香山的景逸園、長春園、圓明園都被稱為“三山五園”,而清漪園更是獨樹壹幟,有“燕山何處最悠然,無雙浪漫月歸昆明”的美譽。讓人氣憤的是,1860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三山五園遭遇厄運。被洗劫壹空後,又被放火焚燒,清漪園除少數建築外,化為灰燼。1886年,慈禧貪汙海軍經費,歷時10年,建成並改名頤和園。1900年,頤和園被八國聯軍劫掠焚毀,1902年,慈禧再次復辟。現存的頤和園,不僅體現了中國古代造園技藝的高超造詣,也將列強侵華的罪行和清末統治者的腐敗行為擺上了歷史恥辱柱。
頤和園繼承了中國古代園林建築的傳統風貌和造園手法,並有所發展。全園布局大致可分為東宮門和東山、前山、後山、昆明湖。整個花園有以下突出之處:
1,以水取勝。水域面積占整個公園的3/4。設計師根據開闊水域的特點進行設計和布置。主要建築和景點面向昆明湖或俯瞰湖面。為避免開闊湖面的單調,用長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幹區域,湖中還布置了鳳凰碼頭、鏡亭、造劍堂等島嶼,以象征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等海上三大神山,使水域既開闊又有趣。
2.湖光山色。湖北岸邊的萬壽山高58米,像壹面綠色的屏風直立著。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千山是整個園林的中心,中間是壹個巨大的建築群。從山頂的智慧海出發,有佛香閣、覃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會玉宇坊到達湖邊。其中琉璃瓦無珠殿(智慧海)和高度為41米的佛香閣氣勢恢宏,是最具特色的建築。在這條中軸線的兩側,排列著許多箔式建築。寶山湖周圍有長長的輪廓和石頭柵欄,清晰地區分了湖和山,並把它們緊密地聯系在壹起。
3.對比鮮明。前山建築金碧輝煌,後山建築掩映,景色幽靜;昆明湖氣勢磅礴,後湖(蘇州河)幽靜玲瓏,東宮門建築密集,西堤、西堤風景秀麗。強烈的對比使遊客感覺不同,從而增加了更多的興趣。
4.場景跟隨步驟。根據不同的地域特點,將樓、臺、亭、閣、堂、閣、亭、閣、廊、曲廊、假山組合起來,形成不同的景點。景點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和有機的聯系,讓人在公園裏漫步,景色處處變化,層出不窮。
5.借景。設計師不僅考慮了園中景物的相互配合和借用,還充分利用了周圍的景物,使西山的山峰、西堤的煙柳、玉泉山的塔影看起來都像是園中的景物。這種巧妙的園內外景手法,給人壹種園林範圍更加擴大的感覺。
6.花園裏有壹個花園。在萬壽山東麓,按照無錫惠山園建造了壹座幽默園。它以水池為中心,有廳、亭、閣、廊、小橋。有自己獨立的格局,成了花園中的花園。而且典雅安靜,與東宮門密集的宮殿建築形成鮮明對比,給人壹種全新的感覺。
7、設置場景寫。園內景點眾多,但並非硬性模仿,而是獨具魅力。如諧趣園仿惠山園,西遞六橋仿蘇堤,堂、景明樓仿黃鶴樓、嶽陽樓,蘇州街仿蘇州街等。,但是有很大的區別。
頤和園匯集了中國傳統園林建築的精華。它是“人造的,就像自然壹樣”,是園林建築的傑作。
中國建築從先秦到19世紀中葉基本上是壹個封閉獨立的體系,兩千多年來風格變化不大,壹般稱為中國古代建築。19世紀中葉以後,隨著社會性質的變化,大量引進外國建築,尤其是西方建築風格,中國建築與世界建築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交流,建築風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壹般稱為中國近代建築。這篇論文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的古代建築在封建社會已經成熟。是壹個歷史最悠久、分布區域最廣、風格最明顯的獨特體系,以漢族木構建築為主,也包括各少數民族的優秀建築。中國古代建築對日本、朝鮮、越南古代建築有直接影響,17世紀後對歐洲也有影響。
與歐洲古代建築藝術相比,中國古代建築的審美價值和政治倫理價值是高度統壹的;根植於深厚的傳統文化,表現出鮮明的人文精神;整體和全面。具體表現如下:
1)重視環境的整體管理
自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有了對建築環境進行整體管理的概念。雖然《李周》中所有關於野、都、俗、鄉、城、山、殿的規劃體系未必全部實現,但至少說明曾經有過系統規劃的大規模區域規劃思想。《騎馬的管子》主張“凡國為都,不在山下,而在廣川之上”,說明城市選址必須考慮環境關系。中國的風水理論起源很早,除了披著迷信的外衣,大多強調環境與建築的關系。古代城市註重城市本體與周邊環境的統壹管理。秦鹹陽,是壹個超規模的城市環境,北起北薩坎,中間貫穿渭河,南至南山,高峰時東西達200-300裏。長安(今陜西Xi)、洛陽(北魏)、建康(今江蘇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經營範圍也遠超城墻;即使是壹般的政府、州和縣城也將郊區融入整體城市環境。重要景點,如吳越五鎮、佛道、城郊園林等。,也把環境管理放在首位;帝陵區更註重風水地理。這些地方的建築大多是依靠環境來展現藝術魅力的。
2)單體圖像融進組序列。
在中國古代,單體建築的形式比較單壹,大多是定型的。孤立的單體建築並沒有構成完整的藝術形象,建築的藝術效果主要取決於群體序列。壹座寺廟,作為序列中的陪襯,不會太大,形象可能會比較平淡,但如果是主體,可能會很高大。比如明清北京故宮的單體建築風格並不多,但通過不同的空間序列轉換,各個單體建築在整體上表現出各自獨立的性格。
(三)結構技術與藝術形象的統壹
中國古建築木結構體系適應性強。這個系統由四根柱子,兩根橫梁和兩根橫梁組成,它們形成了壹個基本框架,叫做隔間。隔間可以左右連接,前後連接,上下重疊,隨意組合,或修改成八角形、六邊形、圓形、扇形或其他形狀。車頂框架有兩種:提梁式和穿鬥式。無論哪種情況,都可以在不改變框架體系的情況下將屋頂做成弧形,在房屋的轉角處做上翹的飛檐,也可以做雙檐、掛鉤、穿插、垂掛等風格。單體建築的藝術造型主要依靠房間的靈活搭配和多樣式的弧形屋頂。此外,木結構的構件便於雕刻和繪畫,以增強建築的藝術表現力。所以中國古建築的造型美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現為結構美。
標準化、多樣化和統壹性
中國的建築主要是木結構的。為了方便構件的制造、安裝、功估算和材料計算,不可避免地要對構件進行標準化,這也促進了設計的模塊化。早在春秋時期,考公基就出現了標準化和模塊化的萌芽,最遲在唐代成熟。到宋元明三年(1100),“建築風格”完全規範,清雍正十二年(1734)頒布的《工部行規》進壹步簡化。建築的標準化促進了建築風格的統壹,保證了每壹個建築都能達到壹定的藝術水平。規範化並沒有過多限制序列的構成,所以單體建築的規範化和群體序列的多樣化可以齊頭並進。作為壹種空間藝術,顯然是壹種成熟的進步現象。中國古代的單體建築似乎少了壹點變化,但群體組合卻多種多樣,因為標準化和多樣化的高度統壹。
(5)詩情畫意的自然園林
中國園林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出成就,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典型園林。有文化素養的人的審美情趣,采用建築空間構成的方法,將自然美典型化,變成園林美。其中蘊含的趣味是詩情畫意的;采用的空間構成手法是自由、靈活、流暢的序列設計。中國園林講究“巧借、巧體”,重視對景物、景物的精妙演繹,以組織豐富的觀賞畫面。同時還模擬自然山川,創造了疊山理水的特殊技能。無論山川相連與否,都能讓詩畫更加深刻有趣。
(六)註重表現建築的性格和象征意義
中國古代建築的政治和倫理內容要求它表現出鮮明的個性和特定的象征意義,為此采用了許多方法。最重要的是利用環境渲染出不同的情調和氛圍,讓人從中獲得多種多樣的審美感受;其次,不同的建築檔次,包括體量、色彩、風格、裝修等。,被規定來表達社會制度和建築內容;同時,我們也盡力使用許多具象的附屬藝術,甚至牌匾和銘文的文字,來揭示和解釋建築的性格和內容。重要的建築,如宮殿、寺廟和廟宇,都有特定的象征主題。比如秦始皇建鹹陽,宮殿象征魏紫,渭水象征天漢,上林苑挖塘象征東海蓬萊。清康熙